在一个平凡的上午,孩子们和往常一样到学校去上学。早读过后上了一节语文课。下课之后学习委员燕秀秀从办公室抱了一大摞本子,她说老师安排过的,每人发一本,用来写课堂作业。
几个活泼的孩子马上主动帮忙,把本子一一发给同学们。小西贝也领到了一个新本子,她随手翻了翻,意外地发现本子最后一页有一个小纸条,那个小纸条和本子皮一样的颜色,悄悄地夹在本子皮的内部。
小西贝也是个俏皮的小姑娘,她拿着本子翻开本子皮,对同桌炫耀她那与众不同的本子。同桌是一个淘气的男孩子,他叫周小伟。周小伟看了看小西贝的本子一把抢过来,拿起自己的本子要与小西贝换一换。小西贝不愿意换,两个孩子追打嬉闹起来。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俩你拉我扯的时候,那个男孩用力一拉,小西贝一把没抓住,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下,右边后脑勺正好落在连桌椅腿部的三角铁棱子上。小西贝顿时感到一阵剧痛。“不好,田贝贝流血了!”旁边有个同学说道。小西贝用手一摸,手上果然沾上了通红的鲜血。小西贝害怕极了,赶紧往办公室跑,想去报告老师。可是刚出教室,小西贝就倒在了地上,周围围了满满一圈同学,都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小西贝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不知是哪位同学去找的老师,过了一会他们的班主任就来了。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年龄和小西贝的妈妈差不多大,大家都喊她孔老师。孔老师扶起小西贝,用一只手捂着小西贝的头,另一只手架着小西贝的胳膊,两个人一起朝村卫生室走去。
在小西贝的小学校园里没有卫生室,最近的诊所就是村卫生室了。她们一路上慢悠悠的,小西贝刚受了伤,走不快。到了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锁门回家吃午饭去了。那个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别的老师一起来,只有孔老师一个人,还要照看小西贝。孔老师没办法,只好和小西贝一起在卫生室门口等。直到下午两点左右,医务人员终于开门了,一个中年男医生给小西贝消了毒,包扎完毕嘱咐了几句,让孔老师把小西贝带走。孔老师认识小西贝的妈妈田嫂,以前她俩在同一个学校教过学。她还知道田嫂的外婆家就住卫生室附近。为了更快交差,孔老师直接把小西贝送到了田嫂的外婆家。他们一家人非常热情,让小西贝先躺到床上休息,然后做饭端过来给小西贝吃。小西贝流了很多血,打不起精神,很快就睡着了。
到了傍晚,田嫂的外婆一路拎着小西贝把她送回了家,把一包消炎药交给田嫂,又说了一会话就回去了。
第二天田嫂的外婆又送来一些黑槐树皮和一些鸡蛋,让田嫂煮水给小西贝喝,听说黑槐树皮煮鸡蛋专门预防破伤风,喝了就放心了,不用去打针。田嫂按照外婆的吩咐照做了,煮了一大碗水和几个鸡蛋,看着小西贝吃完喝完,才让小西贝躺下睡觉。
过了一个星期,小西贝的伤囗已经好多了,但是还没完全愈合,田嫂没时间辅导小西贝,就让她在自己家看书做功课。
等到小西贝康复又回到学校的时候,就该期末考试了。
为了避免同学们作弊,学校决定把考场安排在操场南边的杨树林子里。这里有高大的白杨树遮荫,比在操场上考试凉快多了。按照学校要求,每个同学从自己家带一个小板凳,一个垫试卷的硬木板或硬皮的试卷夹。只要能放腿上垫试卷就行。
到了考试的时候,老师发给每人一张大白纸,叫做演草纸,是用来列竖式计算数学题的。考语文之前也会发,同学们写作文之前可以在上边列个提纲或打个草稿。同学们拉开距离坐好,横着成排竖着成列,整整齐齐地像在布阵,然后老师发试卷。不一会就有同学交卷了。
小西贝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题的答案才交了卷。
等到回学校领成绩报告单那天,小敏他们那几个和小西贝经常一起玩的孩子都拿到了奖状,小西贝只拿回来一张成绩单。
暑假里小西贝的爸爸严格要求小西贝,并制定了一个复习计划。小西贝也很努力。爸爸又借了几本旧书让小西贝预习新课,小西贝把重点课文都读熟练了,还学习了新字。
到了开学的时候,小西贝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
小西贝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小茜儿上二年级,皮蛋也从学前班进入了小学。
小西贝的新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男老师,他长得瘦瘦的,戴着眼镜,喜欢穿一身宝蓝色的西装。刚开学没几天,这位崭班主任老师让同学们从教室里出来,按照个子高矮站成两队,个子最小的站最前面,最高的站最后面,不分男女性别。两个队的人数一样多,老师从最前边开始,每个队喊出来一个人,然后这两个人坐在教室第一排,他俩坐同桌。
小西贝前边排得很理想,同学们也很遵守纪律,个个服从老师的安排。等到前边的同学都坐在自己的新座位上,轮到喊小西贝了。这时候站在旁边的那支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个长相一般衣装破旧又不讲卫生的男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小西贝不想和他坐同桌,但是老师是按高矮个排的,老师并不是对其他同学偏心。停了几分钟,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见商量不通,就不管小西贝了,让小西贝后边那个同学和那个男孩坐同桌。站在小西贝后边的同学也是个爱干净的小女孩,叫燕红艳,她也不愿和刚才那个男孩坐同桌。老师说不服从安排的就先站一边,接着往后排。燕红艳后边站的是个小男孩,他愿意和刚才那个看起来拉踏的小男孩坐同桌,就这样他俩成了同桌。再往后两个两个的很快就顺利排完了,教室里的座位上坐满了人,外边只剩下田贝贝和燕红艳了。老师指着教室最后边的座位说,这两个小女孩只能坐那里了,别的座位已经没有空着的了。小西贝一看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只好和燕红艳去了教室的最后边,她俩成了同桌。
后来因为离黑板比较远,前边坐的同学又比她俩个子高,她俩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听起课来有些费劲。时间长了,学习成绩一路下滑,甚至有些跟不上了。可是没有别的同学愿意和她俩换位子坐到最后一排,这两个可怜的小女孩没办法,只好坚持下去。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俩成了最好的朋友。
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要到元旦了。就在元旦前一天的下午,放学铃声响了之后,班主任宣布明天是元旦,放一天假,不用来学校上课了。小西贝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拍手叫好一边跳了起来。全班同学都转过身往教室最后一排看,小西贝顿时成了大家目光的焦点。大家哈哈大笑,因为除了小西贝兴奋异常,别的同学都很冷静。小西贝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默默坐了下来。接下来老师就布置了元旦的家庭作业,小西贝认真地记了下来。
其实小西贝表现得比其他同学更高兴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她的小叔就在明天和她的新婶子举行婚礼,老师放了一天假,不正好赶上参加小叔的婚礼了吗?能不开心吗?
第二天一大早,外边天早就亮了。小西贝醒了之后立刻从被窝里钻出来,穿上一身干净的新衣服,从屋里出来才知道,原来天亮得早是因为外边下了大雪……
小西贝惊喜地看着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雪厚厚的一层像是给大地盖上了洁白的棉被。她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她的肩头。
这时,家里人都忙碌起来,准备去参加小叔的婚礼。小西贝跟着家人出门,路上行人很少,偶尔遇见也是匆匆赶路。到了小叔家,喜庆的红色与外面的白色雪景相互映衬。
婚礼开始后,小西贝好奇地看着婶婶漂亮的嫁衣。仪式结束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小西贝团了个雪球,向小伙伴扔去,一场雪仗就此展开。笑声回荡在小院里,和着雪花飘舞。
玩累了的小西贝坐在角落,望着漫天飞雪思绪飘飞。她想到自己在学校的经历,尽管有不如意,但此刻眼前的欢乐却如此真实。雪好像有一种魔力,将一切烦恼暂时掩埋。随着夜幕降临,灯光映照下的雪地闪烁着光芒,小西贝带着满满的快乐回忆,跟着家人踏上归途。
那一年对小西贝一家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就在小叔结婚那一年,小西贝的爸爸生了重病,在他工作的煤矿住了院。田嫂离开了家去医院照顾他,把三个孩子全部留在家里。那时候四姨已经出嫁,不能来照顾小西贝姐弟仨了。临行前田嫂只给田奶奶说了一句帮她看着几个孩子就走了。
小西贝是一个坚强的女孩。她看到奶奶也很忙,就尽量不给奶奶添麻烦,自己的衣服自己洗,饿了就自己做饭吃。那一年天气干旱,自己家院子里的压水井压不出水来,小西贝就用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到南边地里灌溉庄稼的大井里去打水。菜地里有茄子豆角,随便摘些回来洗洗切切就可以炒菜了。厨房里没有柴火烧火了,小西贝就到村东的打麦场边上抽草垛上的麦杆。家里没有馒头了就自己和面贴几个锅饼吃。家里的鹅下了蛋,小西贝就拾起来放好,到菜地里摘几个大番茄回来炒着吃。看到地里有人正在用电泵抽水浇地,小西贝用盆端着自己和弟弟妹妹的脏衣服脏鞋子,带着洗衣粉和鞋刷子到水渠边去洗。每天傍晚还要到门口小池塘边上去把自己家养的几只大白鹅和一群鸭子喊上岸再赶到自己家养鸭子和鹅的圈里。
田奶奶卖菜回来做了饭到小西贝的家里去喊她吃饭,小西贝总是告诉奶奶不用管她。田奶奶感慨万分,自从小西贝的爸爸在新宅基地盖了瓦房,孩子们不和她住一个院子里了,小孩子慢慢长大,也学会独立了。翅膀根一硬,越来越用不着奶奶了,以后可能会越走越远了……平时田奶奶没时间陪孩子,只有夜晚可以留下陪几个孩子一起睡。
一天清早,小西贝又来到自己家的菜地。看到妈妈种的番茄红彤彤的很多都熟透了,吃又吃不了那么多,再不摘就快烂在地里了,妈妈一直在医院照顾爸爸,怎么办呢?多好的番茄呀,如果全部坏了扔掉实在太可惜了。小西贝赶紧回家用平板车拉着两个大筐,然后一个一个地把番茄摘下来放进筐里,自己拉着平板车到集上去卖。
把番茄卖完回到家,小西贝看到几个孩子在门囗摔胶泥,非常感兴趣,马上加入他们,又开心地捏起了泥人……
那年小西贝刚刚十一岁,还是个童心未泯的孩子。在艰苦的生活中,她学会了做饭,学会了洗衣服,学会了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