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殿的人见江义敏入了寝殿,便也回去向如嫔回禀了。
“娘娘,江公公进了西偏殿,看不出送的是何物。”
如嫔却更是烦闷了,“本宫如今‘有孕’在身,不能侍奉皇上,万不能让这些新人趁虚而入。”
如嫔拿着盏盖,上上下下地碰着茶盏,清脆的声响一下一下地扣在蓬织的心上。
洛知微有些不敢相信眼前所见的这个水晶琉璃罐子,竟装着十二只蝴蝶翩翩飞舞着,每只都好看极了,脸上不知不觉竟绽出了好些笑意。
江义敏跟在顾桓祁身边许多年,自然看得出洛知微的笑意是什么意思,这笑意嫣然的模样,想来已经是情窦初开了。
洛知微一双乌黑闪亮的眸子,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琉璃盏,“有劳江公公代我向皇上谢恩了。”
江义敏离开后,洛知微眸光中掠过一丝明厉,冷然道:“好生收着吧,每日采摘些鲜花扔进去,供它们采摘花蜜。”
“是。”
洛知微复又坐在桌案边,画起画来。
直到傍晚,画才算完成了,竹叶靠近看了一眼,洛知微并未为画上的人添上五官,负手而立,衣袂翻飞,腰间挂着一枚玉坠。
竹叶又看了一眼架子上的琉璃盏,“想来今夜皇上要翻小主的牌子了,奴婢伺候小主梳洗吧?”
洛知微看着画上仍未干透的墨迹,犹豫许久,点了点头。
看着铜镜里的自己,洛知微的心绪便乱了起来。
竹叶为洛知微仔细添妆许久,洛知微看着铜镜里的自己,这幅装扮,当真称得上是艳压一方绝色。
洛知微抚着发髻上的簪花,低声唤了一句:“竹叶。”
竹叶赶忙应声道:“小主,是哪里不满意吗?”
洛知微看着铜镜里的自己,问道:“你可曾见过那人?”
竹叶知道洛知微在问什么,恭敬道:“回小主,奴婢是四年前被诚王爷救了下来,一直放在郊外学习者,不曾见过小主所说的那人。”
“你若是见过她,便能将我画得更像她了。”
竹叶先是一愣,看着洛知微出了神。
诚王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将自己安插在洛知微的身边便是要助洛知微完成任务,可洛知微竟能这般心甘情愿地为人替身,不由让竹叶生出了些许心疼来。
“小主本就是天人之姿,已是美极。”
洛知微笑笑,眸光复杂,没再说话。
换好衣裳,洛知微便靠在榻边闲闲翻看着书卷,直到车辙声在宫道上响起,洛知微才缓缓将手里的书放下,按了按太阳穴,“劳你将我装扮地这般好看,梳洗睡下吧。”
竹叶心中更是疑惑,昨日明明见过,皇上的眼神有那般深情,今日又送来一盏的蝴蝶,怎么会不翻洛知微的牌子呢。
“是。”
正殿里,如嫔正被人伺候的洗脚,听见宫道上的车辙声,也是一愣,“怎的,皇上今夜翻的不是洛常在的牌子?”
“回娘娘的话,”蓬织应了一声,“想来是因为洛常在因不服之症起的疹子还未消退,皇上今夜翻的冯答应的牌子。”
“又是她?”如嫔拾起桌上的银叉,在矾红描金芍药碟中挑了一块西瓜,递到嘴边细细尝着,一边吃,一边抚着自己的肚子,眼睛一转,有了主意,“她不来,本宫便去找她。”
第二日,六宫晨昏定省。
吴皇后看着洛知微脸上的薄纱,关切道:“洛常在,怎的你的脸还不见好?”
“回皇后娘娘的话,”洛知微起身屈膝道:“嫔妾日日搽着孙太医给的药,红疹已经消退了大半,只是仍还有些在。”
说着,便要将那薄纱摘取。
“不必摘了,你既然遮着,便是不愿让人见到你这般样子,为了本宫一句话而摘下来,本宫倒成了强人所难之人了。”
洛知微颔首道:“嫔妾谢皇后娘娘体恤。”
“还不知是对哪种花不服吗?桃花,还是桂花?”如嫔搭腔道,眸中满是关怀。
洛知微浅浅摇头,“回如嫔娘娘的话,还不知是对何种花不服。”
“竟是个可怜的孩子,”贤妃将茶盏放回桌上,“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自己是对什么不服。”
洛知微低着头,搅动着手里的丝绢,满脸无辜,不知如何作答。
苏贵人闻言,无奈地看着洛知微,想着缓解缓解这氛围,便玩笑道:“桃花是春天的花,桂花是秋天的花,还好,如今夏日,倒不耽误你去御花园玩。”
洛知微眼含笑意,向苏贵人点了点头,两厢会意。
如嫔悠悠叹了口气,“说来也是,咱们许久没有赏花了。”
吴皇后看了一眼如嫔的肚子,眸光一闪,附和道:“今儿个大家伙都在,不如这便一起去看看!”
“臣妾等荣幸之至。”
“嫔妾等荣幸之至。”
众人纷纷响应附和,而贤妃却皱了皱眉头,站起身来,朝上首位的皇后屈膝道:“皇上今日要臣妾到尚景殿陪皇上一起用午膳,就不陪皇后娘娘与众位姐妹一同赏花了。”
皇后的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悦,“午膳时辰还早,贤妃与咱们一同赏了花,再去也不迟。”
贤妃也不好再说什么,免得落下个不敬中宫的罪名,只好应下,一行人一起往御花园去了。
时间还早,日头不高,清风拂着,花瓣上还沾着些许的露珠。
皇后、贤妃、如嫔三人在凉亭里坐下,其他人皆在一旁伺候着。
品茗赏花许久,太阳渐渐高了。
皇后含笑起身往凉亭边去了,引着众人围在身边,赏花看蝶,极为惬意。
皇后正指着远处,不知谁向前挤了挤,猛地一用力,众人皆慌,站在最前面的皇后竟被挤出了凉亭外,险些翻身下去。
如嫔正奋力拉着皇后,贤妃还未反应过来,正准备向皇后伸出手想要将皇后拉回来,却被身后的人拉了一把,被拽到了极后的位置。
贤妃只觉得脚踝处猛地一痛,再抬起头,方才拉自己的人竟是洛知微。
还不等贤妃恼怒,便又听见一声惊叫。
前头有人惊呼道:“如嫔娘娘,快救如嫔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