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小宁,去参谋部,把长城集团军的报表要过来。”
既然校长给了他长城集团军的番号,白远也懒得自己再想,干脆认下了。
大约十几分钟后,一名年轻参谋捧着一摞厚厚的文件放到了司令办公桌上。
白远下意识的皱眉。
太多了,这得看到什么时候去?
于是又找来了两名参谋,让他们把自己需要的核心数据提炼出来。
最后由最开始进来的那名年轻参谋向白远汇报。
现有部队,新一师,即系统奖励的大编制步兵师。
第1师至第5师,全军列装德械步兵装备和一个炮兵支援连、一个工兵连。
骑一师,大编制机动部队。
独立坦克旅,由缴获的苏式坦克和鼠式组成。
后勤旅,是从东北带过来的老队伍,队内大多是从东北跟过来,无牵无挂的人。
四个独立团,用的日械装备,是黄连生这两个月新拉起来的地方武装。
全集团军合计人。
其中嫡系野战部队人。
司令部5070人,包括警卫团、直属炮团、参谋、各类文职人员、集团军各功能部门等,都是从野战部队调过来的。有些是表现出色升任,也有前线伤残回来打杂的。
后勤旅5136人,四个独立团共6122人。
武器装备全部满配。
装备库存剩余(不含正在列装使用的):
德式步兵装备2075套,可以武装两万人。
德式105毫米榴弹炮200门。
德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147门。
德式师级支援装备52套。
辽式步枪一万两千多条,三八式步枪七千多条,各杂类口径山野炮214门,九二式步兵炮17门,掷弹筒119具。
军用卡车255辆。
其余各类装备过于杂乱,白远懒得一一再看。
听完汇报后,他看向面前的年轻参谋:“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参谋激动到脸上有些泛红,“报告总司令,我叫陆望卿,今年24岁,参谋部参谋,少校军衔……”
“行了行了,我又不是查户口……下次记得,送到我这里的文件要提前整理汇总好。”
“……是!”
看着陆望卿宛如被泼了一盆冷水,略微沮丧的走出办公室,白远微微摇了摇头。
随后他把左丘叫了过来,目的是商讨一下部队整编事宜。
库存这么多装备,要把除却步兵装备之外的都用起来。
左丘来的很快,不过几分钟就推开了白远办公室的大门。
“白总,您找我。”
白远随手指了个位置,示意对方先坐,随后说:“我打算对集团军下的各师进行一番整编,本来柳满楼也是要叫过来的,但他最近太忙了,只好把这件事全交给你了。”
左丘呵呵一笑,回了个放心的眼神。
白远:“一个炮营36门榴弹炮,算上已经列装的,我军现在共可以组建13个炮营,我在想,是时候将给各师添加营级的重炮编制了。”
初步设想,拆掉新一师,然后所有步兵师可以转变为九个步兵营、两个炮兵营的编制。
“师级支援部队,设置工兵连、防空炮支援连、骑兵侦察分队三种,每个标准步兵师合计人。”
左丘沉思,并下意识的点了一根香烟。
随后才意识到这是白远办公室,当即就要掐灭。
白远笑着制止了对方,“抽嘛,没关系,反正我也是个老烟枪!”
左丘也笑了。
猛吸几口后算是打起了精神,连眼神都明亮了不少。
缓缓吐出烟圈后,他才开口说道:“放在欧陆那边,编制可能偏小,因为那边的工业实力强,各海外殖民地资源丰富,一旦打起来战争烈度必然十分恐怖,编制过小部队损失过快的话,可能要不了多久建制就打光了。”
“可是在东亚战场却刚刚好。”
“现在国府那边的德式调整师采用两旅四团制,一个师一万两千人,和我们差不多,可若论起火力和战斗力,不客气的说,我们能一个打三个,这个规模的编制,已经足以应付百分之九十的常规战役了。”
白远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又说:“还有军用卡车,库存255辆,我打算拿出230辆,组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下辖六个摩托化步兵营,师直属摩托化侦查连、炮兵支援连、工兵连,防空连,一共8600人。”
左丘对此感到有些困惑:“我们的部队不是刚添了一个骑一师么?这支部队虽然是骑兵的番号,但完全可以拿来当机械化步兵使用了吧?”
尤其是这支部队还配有大量轻坦,在这个时间段、这个战场,突破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白远微微摇头:“骑一师的战斗力很强,但突破速度较纯摩托化步兵还是差了一截。”
“我个人觉得没必要,这支摩托化师虽然机动性很强,但一时半会我们根本用不上,等战场上能用得上的时候,恐怕他已经不是您的主力师了。”
“完全用得上。”白远纠正了他一下,解释道:
“柳满楼的特务部门得到最新情报,乌栏笆托方向集结了不少苏军部队,在这个时间点、这个位置集结,明摆着是冲我们来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完全赞同您的决定!”
左丘不愧是司令部有名的老烟枪,抽完一根后立刻无缝衔接了一根,继续吞云吐雾。
烟雾缭绕下,他的笑容也带上了一丝狰狞:“呵呵,看来之前是没把他们打疼啊,他们该不会以为滨海的战败全是日本人造成的吧?”
白远:“不管他们怎么想,既然想打,我们就奉陪,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一战,彻底绝了这帮老毛子南下的臆想!”
……
陕北,剿总司令部。
已经蓄起胡子的张汉卿正对着面前的美味大快朵颐。
他就是这样,平日里看起来有一番贵公子气度,但实际相处却意外的平易近人。
在稍微有些饱腹感后,张汉卿抬起头,却看到面前的中年人还没动筷子。
“吃啊,付兄,来我这没必要客气!”
在这位东北军少帅面前的,正是前几天在绥远不战而退的付七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