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星河
时光的书页轻轻翻过,仿若一场仓促的短剧,大三的江北和即将步入大三的沈柠,还没来得及细品这两年的酸甜,日子便马不停蹄地奔涌向前。
沈柠自踏入大学校门,便锚定了心中方向,一头扎进专业知识的浩瀚海洋,如一颗蓄势待发的种子,奋力在学术土壤里扎根、生长。课堂上,她永远坐在前排,眼眸紧锁住教授的板书,手中钢笔沙沙作响,笔记详实工整,像绘制精密地图般,勾勒出专业脉络,那些复杂理论、晦涩公式,于她而言,不是枯燥字符,而是开启神秘世界的密码锁。
专业实验课更是她的“高光舞台”。当同学们还在摸索仪器操作,沈柠已熟稔摆弄设备,精准调配试剂,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步骤。一次化学合成实验,要求在严苛条件下制出高纯度晶体,操作难度极大,实验室里闷热难耐,刺鼻气味弥漫,不少人中途放弃或失误连连,沈柠却身着白大褂,神情专注如鹰隼,紧盯反应进程,微调参数,历经数小时,晶莹剔透、纯度超标的晶体在皿中析出,宛如剔透繁星,闪耀着她努力的光芒,导师赞不绝口,将其作为范例展示,照片张贴在荣誉墙上,激励后来学子。
课后,图书馆角落成了她“闭关修炼”之地。书架上专业书籍被她反复翻阅,边角卷起、书页泛黄,笔记贴纸层层叠叠,每一处标注都是思考沉淀。为钻研一篇前沿学术论文,她自学外语,攻克语言难关,逐字逐句剖析结构、验证数据,直至吃透精髓,还常与学界前辈邮件探讨,谦逊求教,汲取经验智慧,在学术论坛崭露头角,以独到见解回帖,引得同行关注,私信交流里,思维碰撞出绚烂火花,拓宽研究视野。
江北创业浪潮中跌宕起伏,沈柠则在学术天地默默耕耘,两人虽轨迹不同,却同样炽热。周末时光,是他们难得交汇点。江北会暂别公司事务,带着校外小吃,寻到图书馆外草坪等沈柠,看她怀抱书本、满脸笑意跑来,发丝轻舞,满心疲惫便烟消云散。他们并肩躺在草坪,分享一周点滴,沈柠讲实验突破、学术新思,江北谈项目进展、市场博弈,彼此眼中,对方都是逐梦路上最耀眼身影,相互汲取力量,似并蒂莲花,于不同水域,绽放同款坚韧。
可成长之路,不乏坎坷。沈柠准备专业竞赛时,选题遭导师质疑,认为过于冷门、难出成果,团队成员也心生退意,压力如山倾轧。夜里,她躲在操场角落落泪,给江北拨通电话,泣不成声:“我是不是选错了,大家都不看好。”江北赶来,紧拥住她,轻声却有力:“小柠,你眼光独到才敢选冷门,坚持初心,我信你能行。”有了这份信任,沈柠重燃斗志,查阅海量资料、走访专家,优化方案,日夜泡在实验室打磨细节,从实验设计到展示排版事无巨细,最终赛场之上,她凭借扎实功底、创新理念,力压群雄,捧回奖杯,那一刻,掌声雷动,镁光灯下,她泪光闪烁,望向台下江北,满心感恩。
岁月呼啸,沈柠步入大三,学业愈发精深复杂,课程与科研项目交织。但过往磨砺成她铠甲,面对高难度课程设计、紧迫科研任务,她沉稳应对,还牵头组建学习小组,分享经验技巧,带动同学奋进,课堂研讨中妙语连珠,实验室指导新手耐心细致,宛如星芒,照亮周边,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拓展,用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序章,与江北在各自征途,遥相守望,共赴璀璨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