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宋军还是获得了一些战果的,一度收复了河北易州和涿州。】
李世民:???
等等,涿州怎么到外族人手里了?!
【唉,说起来这还是五代的历史遗留问题。】
【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只可惜在五代军阀混战的时候,被人送给契丹了。】
刘彻气笑了,你当买菜呢?
这么重要的地方,说送就送!
怎么不干脆把国家送给他得了!
石敬瑭(卑微):他要是要的话,我...我也只能送啊!
【昔日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为了获得契丹的支持,不惜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交换。】
【称契丹辽太宗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
【每年还要向契丹进贡大量的布帛,主打一个百依百顺,毕恭毕敬。】
嬴政真是气急了,见鬼的儿皇帝!
哪里来的怂包软蛋!
怎么能向夷族称臣,真是把我中原的脸都丢尽了!
李世民也是脸色铁青,双眉紧蹙,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算是知道,皇帝这个职业,上限是没有的,下限也是没有的!!
堂堂一国天子竟然是如此做派,真叫人羞得不敢见人!
他们都没有羞耻心吗?
李清照:呵呵,若是人人都有羞耻心就好了。
从前她读史书只觉得如石敬瑭之辈已经是闻所未闻的昏君了,现在才知道还是见得少了。
论怂的话,如今的官家才令人叹为观止!
【以至于后来大宋一朝终其一生也没能收回失地。】
【刚登基的赵光义想借着收复北汉的气势,也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企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
【战争初期,辽军匆忙迎战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对抗,宋军一路打到幽州城下。】
【但幽州地势险要,虽然辽军处于下风,宋军也没能破城。】
赵匡胤是在战场上厮杀过的人,一听就知道不好。
北汉一战,大宋军队虽胜,但将士们难免疲乏。
而且后勤保障都做好了吗?
赵光义刚被胖揍了一顿,跪在地上看天幕。
悄悄撇了撇嘴,心中不以为意。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就是要趁势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叫世人都看看我这个皇帝不比大哥差!
【大辽这边也不是吃素,得到幽州被围的消息之后迅速组织了部队。】
【但却没有急着反攻,而是坚守幽州城不出。】
【最终的决战发生在高粱河,等到援军的辽军直接发起了反包围。】
【宋军出征数月早已经是疲惫不堪,被彻底击溃,大败逃离。】
呵,还能指望他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赵匡胤都无语了,自己征北汉尚不是一日之功。
如此急功近利赶着去死吗?
【更令人唏嘘的是,作为皇帝的赵光义在战败后不知在哪看见了一辆驴车。】
【狂奔着跳上了驴车,驾着车子夺命跑路了。】
【仅仅一夜就从高粱河跑到了涿州,足足200里地啊!】
【硬生生把精锐的辽国骑兵甩在了身后!】
【故而后世人送外号“高粱河车神”!】
赵匡胤腾地一下子,怒火就冲上了脑门,气得咬牙切齿。
只觉得自己刚刚还是打得太轻了,他这张老脸听着都臊得慌!
这天下百姓要如何看他们皇家!
看自家二哥被大哥打得抱头鼠窜,赵光美趁机也上去补了几脚。
而宋太宗一朝,气氛却是诡异得很。
下面的臣子都是装聋作哑的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这等丑事就这么大喇喇的被公诸于众了,官家的脸往哪放啊?
上面的赵光义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又羞又怒。
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衣袖一拂,怒气冲冲的走了。
同时间的辽国,太后萧绰毫不客气的笑出了声。
凤眸里全是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当真是解气得很!
趁先帝新丧,想要欺负我孤儿寡母?
看老娘不打得你满头包!
天幕上叶楚不知想起了什么,打趣道:【不过有的时候跑得快也算是一种优点了。】
【毕竟要是当初明堡宗能有赵二这个速度,就不会去留学了。】
朱元璋感觉脑子“嗡”的一声,踉跄着被马皇后扶住了。
朱元璋喉咙艰涩,有些不可置信,颤抖着问。
“不会是俺老朱家的皇帝被敌军俘虏了吧?”
下面的小朱棣撇撇嘴,一刀扎在了自家老父亲心上。
“听天幕的意思,肯定是啊!”
“陛下!陛下!”马皇后慌乱的扶起晕过去的朱元璋,瞪了小朱棣一眼。
小朱棣挠了挠头,看向天幕,心中喃喃。
一国皇帝被俘这样的奇耻大辱,是个有气节的男儿都不应该苟活!
但愿别像昔日的徽钦二宗一样。
【但高粱河之战的落败其实是可以预估的。】
【虽然宋军有十万之众,但连续征战士卒疲乏不说。】
【赵光义还抠门得很,打仗这么久一点赏赐都不愿意下发。】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点银子都见不着,谁乐意去打仗啊?】
回到屋子里的赵光义又被下了一个抠门的标签,直接恼羞成怒了。
拿起桌上的镇尺就掷向天幕,喝道:“妖言惑众!”
然而天墓上的叶楚丝毫不受影响,还在继续讲解。
【赵二也算是宋朝皇帝里外号别称最多的皇帝了。】
【历史上怀疑是被他毒死的人,就有后蜀国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以及吴越国王钱俶等人。】
【因此除了车神称号之外,还喜提了“绝命毒师”之名。】
李煜一惊,又有些伤感。
自己都已经投降了,却还是逃不过这样的宿命吗?
【赵光义在军事上没什么才干,还特别自信。】
【非常爱指挥大军作战,甚至赐予了将帅所谓“阵图”。】
【要求他们在战场上按照图来作战,不允许变通。】
霍去病: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如何能够一成不变的按照阵图作战?
小霍不由庆幸,还好自家陛下不会瞎指挥,不然自己做主帅非得气死不可!
【公元982年,辽国君主耶律贤逝世。】
【继位的耶律隆绪年仅十二岁,由太后萧绰摄政。】
【安分了几年的赵光义立马就精神了,加上部分朝臣进言。】
【主少国疑,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于是,赵二决定再次北伐。】
萧绰冷笑一声,看不起我孤儿寡母,真以为是任你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