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炕上,季婉悠悠转醒。当她睁开眼睛时,却发现身旁早已没了顾平的身影。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转头看向枕边,只见自己的衣物被整整齐齐地叠放在那里。
不仅如此,一个绿色的军用水壶静静地立在枕头旁边,显然是顾平特意留下的。
季婉拿起水壶,轻轻拧开盖子,仰头灌了几口清凉的水。经过一夜的折腾,她的嗓子早已干哑得厉害,这几口水下去,总算让喉咙舒服了不少。
喝完水后,季婉侧耳倾听着屋外的动静。安静异常,想来钱榆应该是早早地上工去了,此时的院子里听不到丝毫声音。
季婉低头看着自己身上那些深深浅浅的印记,忍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句脏话。这些痕迹都是昨晚那场激烈“战斗”的见证,让她不禁又羞又恼。
她缓缓坐起身子,动作缓慢地穿上衣服。由于昨天结婚时所穿的那条裙子已不堪再用,所以今日她换上了一件结婚前新做的白色汗衫,下身搭配一条黑色长裤,看起来倒也显得落落大方。
待一切收拾妥当之后,季婉将炕上的被褥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才迈步走出了房间。
季婉出了房门,看到院子里几只鸡正在啄食。她深吸一口气,走向厨房打算看有没有什么吃的。
刚才一番查看,很明显家里没有人在。
刚进厨房,就看到灶台上留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锅里有粥,热一下就能吃。
季婉心里泛起一丝暖意,知道这是顾平留下的。
正热着粥,听到大门处有响声。季婉出去一看,竟是顾平回来了。
他背着一大捆柴禾,脸上带着汗珠。顾平看到季婉,咧嘴笑道:“媳妇儿,我弄了些柴回来。”
季婉听到后,走上前去帮忙卸下柴禾。顾平注意到季婉换了身衣裳,夸赞道:“真好看。”
季婉羞涩地低下头,就在这一刻,她忽然觉得这种平淡而温馨的日子,或许就是婚后幸福的模样。
就在她喝粥的功夫,顾安也从外面打了猪草回来。大队里如今养着八头猪,每天需要大量的猪草。而打猪草的任务就交给了村子里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们身上。
当然,他们的工分并不高,一个孩子每天满打满算也就两个工分。
顾安回来后,看到自己的新嫂子起来了,连忙高兴的跑了过去说:“嫂子,你起来了啊!早上起来我还想找你去呢,但是娘不让,抓着我上工去了。”
季婉一听这话,忽然就羞红了脸。她今天早上的状况,如果让小姑子看见了那还见不见人了。感谢婆婆啊!
季婉连忙转移话题说:“安安早上吃饭了吗?锅里还有粥呢,你要是饿了,让你哥你给盛一碗。”
顾安忙了一早上,这会儿早就饿了。之前她身体不好没有去打草,这病好了,也不能一直在家里闲着。这不是一大早就跑出去了,即使吃了早饭,这会儿肚里也空了。
她听到嫂子这么说,连忙点头道:“我要吃,哥,给我盛一碗吧。”
季婉看着小姑娘那样子,估计是饿狠了。她招呼着顾安坐在凳子上,同时扭头和顾平说:“炕上我带过来的床箱子里还有斤鸡蛋糕呢,你拿几块出来给安安吃。”
顾平应了一声,走进屋里去拿鸡蛋糕。
顾安好奇地问季婉:“嫂子,这鸡蛋糕哪来的呀?肯定特别好吃。”
季婉笑着说:“这是我娘家那边自己做的,专门带来给你们尝尝。”
不多会儿,顾平拿着几块鸡蛋糕出来递给顾安。顾安接过便狼吞虎咽起来,边吃边含糊不清地说:“嫂子,真甜,比队里分的饼子好吃多了。”
季婉温柔地看着她,提醒道:“慢点儿吃,别噎着了。”
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原来是村里几个妇女结伴下工路过这里,看到顾平家的新媳妇,都好奇地探着头往院里瞧。
其中一个嗓门大的喊道:“哟,新媳妇起来啦,看着真是水灵。”
季婉有些害羞地站起身来,顾平则走到门口跟她们寒暄几句打发走了众人。季婉松了口气,重新坐下。
顾安吃完了鸡蛋糕喝了一碗粥后,拍着圆鼓鼓的肚子说:“嫂子,以后我跟着你好不好?你真好。”
季婉摸摸她的头说:“行,以后咱们一起做事。”
顾平看着这一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小家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不多时钱榆也下工回来了,看着儿子媳妇儿和闺女相处愉快,她心里也美滋滋的。
家里自从儿子当兵以后,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季婉看到钱榆回来,不好意思的走上前去说:“娘,下工回来了,辛苦了。”
钱榆高兴的说:“不辛苦,辛苦啥啊!还是我家婉婉好啊,娘这多少年了,第一次听人问我辛不辛苦,娘这心里啊,甜着咧!”
说完话后,她洗了洗手就往厨房走去。这婆婆还惦记着给一家子做饭呢。
季婉想到昨晚上那饭菜,忍不住想出声让自己来做。可是想到婆婆坚持的两天习俗,她又忍住了。
“娘,我做饭没啥经验,这两天我在旁边看着您学一学您看可以吗?”
钱榆一听这话,高兴的答应着。“那敢情好啊,娘还有个说话的伴儿。不过你看着就行,这些活计娘也做习惯了,不算啥。”
于是季婉就跟着钱榆进了厨房,准备好好的观摩一下自己婆婆到底是怎么做饭的。
顾安看着自己的娘和嫂子都进了厨房,她有些期望的说:“哥,中午我嫂子是不是做饭呀!”
顾平看了看自己的妹子,笑了笑说:“没有,你嫂子是跟娘学做饭去了。”
顾安一听她哥这话,立马叹了口气说:“就咱娘那手艺,还用专门去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