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皇宫内一片寂静,只有几盏宫灯在风中摇曳,投射出微弱的光影。
沈清澜身着素色长裙,悄然穿过长廊,步履轻盈,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她的目光沉稳,眉间却隐隐透出一丝凝重。夜风拂过,吹动她耳边的碎发,她微微侧首,目光扫过四周,确认无人跟踪后,迅速拐入一处偏僻的院落。
院落中,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早已等候多时。那人见到沈清澜,立即躬身行礼,低声道:“小姐,事情已经办妥。”
沈清澜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东西呢?”
男子从怀中取出一卷密信,恭敬地递上:“这是赵将军与敌国往来的信件,还有秦相贪污的证据,都在这里。”
沈清澜接过密信,指尖微微用力,纸卷在她手中发出轻微的声响。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低声问道:“可有被人察觉?”
男子摇头:“属下行事小心,未曾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沈清澜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做得很好。你继续监视他们的动向,若有异动,立即禀报。”
男子躬身应是,随后悄然退下,消失在夜色中。
沈清澜站在原地,目光落在手中的密信上,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这些罪证足以撼动五大权臣的地位,但她也清楚,一旦这些信件曝光,朝野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她必须谨慎行事,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夜色更深,沈清澜收起密信,转身离开院落。她的步伐依旧轻盈,但背影却透出一股决然。她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至关重要,而她,必须走得更稳,更准。
与此同时,皇宫的另一端,萧煜站在御书房窗前,凝视着远处的夜色。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夜幕,直抵人心。他的手中握着一封密信,信上详细记录了五大权臣的动向。
“陛下,沈皇后求见。”内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打断了萧煜的思绪。
萧煜收起密信,淡淡道:“宣。”
片刻后,沈清澜步入御书房,步履从容,神态平静。她朝着萧煜躬身行礼,随后抬起头,目光与他相接:“陛下,臣妾有要事禀报。”
萧煜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
沈清澜将手中的密信呈上,低声道:“这是臣妾查获的五大权臣罪证,其中涉及赵将军与敌国勾结,秦相贪污受贿,证据确凿。”
萧煜接过密信,目光扫过纸上的字迹,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抬眸看向沈清澜,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赞赏:“皇后辛苦了,这些罪证足以让朕对他们动手。”
沈清澜微微低头,语气恭敬:“为陛下分忧,是臣妾的本分。”
萧煜沉默片刻,忽然问道:“皇后可曾想过,一旦这些罪证公开,朝野必将震动,甚至可能引发内乱?”
沈清澜抬起头,目光坚定:“陛下,臣妾明白此事的风险。但若不及时铲除这些蛀虫,帝国根基必将动摇。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萧煜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片刻后,他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皇后果然深谋远虑,朕自愧不如。”
沈清澜微微摇头,语气谦逊:“陛下过誉了,臣妾只是尽己所能,为陛下分忧。”
萧煜收起笑容,正色道:“皇后可有下一步的计划?”
沈清澜点头,低声道:“臣妾建议陛下先暗中削弱他们的势力,待到时机成熟,再一举拿下。同时,臣妾也会继续搜集他们的罪证,确保万无一失。”
萧煜沉吟片刻,点头道:“就依皇后所言。此事朕会亲自处理,皇后不必再涉险。”
沈清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但她并未多言,只是躬身行礼:“臣妾遵旨。”
夜色渐深,御书房内的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人的身影。萧煜看着沈清澜离去的背影,眼中多了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沈清澜的才智与胆识远非常人可比,但也正因如此,她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萧煜低声喃喃,目光中透出一丝深思。他知道,这场权谋之争才刚刚开始,而他们,都必须步步为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