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自我提升与卓越成就的道路上,刻意练习是我们手中最有力的武器。而刻意练习的关键一环,便是勇敢地离开舒适区。
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事务时,心理上都存在着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舒适区,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温柔乡”,在这里,一切都驾轻就熟,无需过多思考与努力,便能轻松完成任务。比如,有些人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流程,每日重复着简单的操作,不需要新的知识和技能,便能顺利度过一天。又或者,像我刚开始进入某个系统时,一个人独处瞎寻思,这对我来说毫无压力,完全处于舒适区。
学习区,则是充满挑战的领域,这里的任务略高于我们现有的能力范围,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成长和努力,才能将其攻克。每一次解决学习区的难题,都是一次自我突破,能让我们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而恐惧区,是那些远远超出我们当前能力的事务,让我们心生畏惧,不敢轻易尝试。就像曾经的我,和陌生人、年龄比我长的人或者能力比较强的人交流时,内心充满了恐惧,这便是我的恐惧区。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待在舒适区。当遇到挑战自己舒适区的事情时,很多人往往会找借口逃避,一句“我不喜欢这个事”或者“我不行”,就将自己与成长的机会隔绝开来。这种行为看似让自己免受一时的困扰,实则让自己的能力成长陷入停滞。
刻意练习,要求我们主动走出舒适区,尽可能多地让自己停留在学习区。以练举重为例,如果每天只是举5斤的东西,举5次,虽然轻松,但这样的练习无法让我们的力量得到有效增长。我们必须不断增加重量,挑战自己的极限,才能让肌肉得到锻炼,力量得以提升。
足球领域同样如此。一个极具天赋的足球爱好者,即便对足球充满热情,但如果仅仅是出于兴趣在场上踢球,永远按自己熟悉的方式、踢着让自己舒服的球,那么无论他踢多长时间,都始终停留在舒适区,其水平永远无法与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足球运动员相媲美。专业足球运动员会在不舒服的位置上,踢不好踢的球,并且进行大量高强度的训练,他们不断在舒适区之外磨砺自己,通过一次次的挑战与突破,提升自己的球技。
学习亦是如此。有些人热衷于学习,听各种播音、看很多书,享受知识带来的愉悦。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舒适区学习,仅仅满足于看的时候觉得有意思、听的时候觉得有道理,而不愿意去做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比如深入思考、总结并分享,尤其是用自己的语音去分享,那么这种学习带来的成长是有限的。真正能让一个人快速成长的方式,是去做自己恐惧的事情。真正的勇气,并非无所畏惧,而是在感到害怕的时候,依然能够勇往直前。当我们不断挑战自己的恐惧,就会发现,恐惧不过是看似真实的假象。
就像我自己,曾经和人交流都充满恐惧,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逐渐克服了内心的障碍,不仅能够与他人自如交流,还能在北京五棵松体育场上万人的会场以及美国数万人的自由企业庆典上进行分享。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就交流技能而言,只要通过不断练习,任何人都能够实现提升。
在人生的旅程中,只有当我们勇敢地走出舒适区,才能不断拉伸自己,挖掘自身的潜力。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每一次突破,都让我们离卓越更近一步。让我们鼓起勇气,告别舒适区的安逸,向着学习区的挑战进发,在不断的刻意练习中,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