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西乾,李轨收到密诏后,陷入了沉思。他手握着那封密诏,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神色凝重。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若能成功营救太上皇,自己在大乾的地位必将水涨船高。但同时,他也清楚这其中充满了风险。太上皇的心思难以捉摸,也许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等着他往里跳。
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将领,商议对策。书房内,气氛压抑而紧张。
“王爷,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成功营救太上皇,必定能在大乾占据一席之地。”胡薇被任命为西乾的东军军师,他兴奋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亲自为儿子报仇的场景。
另一名将领则忧心忡忡地说:“可是,这也可能是太上皇的计谋,说不定是想借这个机会除掉我们。”他的声音低沉而忧虑,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李轨听着两人截然不同的意见,心中更加纠结。
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书房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他沉重的思考和抉择。
“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李轨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众将领,“成功了,我们将一飞冲天;失败了,便是万劫不复。”
将领们都沉默不语,等待着李轨的最终决定。
良久,李轨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不管怎样,这是我们崛起的机会,我们必须冒险一试。”他的声音坚定而决绝,眼中透露出一股一往无前的勇气。
于是,李轨开始秘密集结兵马。他调动了自己手中的精锐部队,准备兵发庆安。各地的兵营中,士兵们忙碌地准备着武器和粮草,战马嘶鸣,气氛紧张而热烈。
在蜀国,李愔接到密诏后,却是犹豫不决。他坐在书房中,手中紧紧握着密诏,目光时而坚定,时而迷茫。
“王爷,此事还需慎重考虑啊。”李云飞劝道,他站在李愔身旁,神色忧虑,“这其中的风险难以预料,也许是太上皇的试探,也许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李愔眉头紧锁,说道:“我知道,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我们可能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了。”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是对未知风险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愔日夜思考,权衡利弊。他与谋士们反复商讨,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后果。
“我们可以先派出一部分兵力,试探一下局势。”李愔原本的王府师爷建议道。
“不行,如果兵力太少,很可能被其他势力轻易消灭。”另一名谋士反驳道。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愔最终还是决定出兵。但他留了个心眼,只调五万益州军进入汉中与五万汉中府兵汇合,假装出祁山与李轨大战。
西夏的李承业收到密诏后,心中大喜。他在宫殿中兴奋地走来走去,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
“哈哈,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李承业大声笑道,“我早就渴望着能够在大乾的舞台上一展身手,这次的密诏正好给了我一个绝佳的借口。”
他立刻调兵遣将,筹备了六万大军。军营中,士兵们忙碌地训练着,喊杀声震天。李承业亲自视察军队,鼓舞士气,他坚信自己能够在这场争斗中获得胜利。
随着三位王爷的兵马逐渐向庆安逼近,整个大乾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局面。
漠北关守将叛变,西夏军率先攻入关中。各地的官员们收到消息后,有的惊慌失措,有的则暗中盘算着自己的利益。
百姓们也人心惶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集市上变得冷清,人们纷纷躲在家中,担心战争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朝廷中的大臣们也分成了几派,有的主张坚决抵抗,认为应该维护皇帝的权威;有的则主张议和,以避免战争带来更多的破坏;还有的暗中与三位王爷勾结,谋取私利。
朝堂上,大臣们争论不休,声音嘈杂。
“陛下,我们应当立刻调集兵马,抵御叛军。”一名大臣说道,他的声音坚定,神情严肃。
另一名大臣则建议:“陛下,不如派人去与他们谈判,或许可以避免一场战乱。”他的脸上带着忧虑,希望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皇帝李承逸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愤怒不已。他没想到这些大臣在关键时刻竟然如此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皇帝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场战争一旦打响,大乾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他也不甘心就这样向叛军妥协,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保住自己的皇位和尊严。
就在朝廷上下一片混乱的时候,李轨的兵马已经率先抵达关中的莫西关。
李轨站在军阵前,望着关中的西边关隘的高大的城墙,心中充满了渴望。城墙上的守军严阵以待,旗帜飘扬,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这莫西关易守难攻,三万守军是我们难以轻易突破的障碍。”李轨身旁的一名将领说道。
李轨微微点头,心中思考着对策。就在这时,他得知巴蜀出兵帮助小皇帝,原本的二十万兵马变成了十万大军,他有些玩味地说道:“加上巴蜀的十万兵马,应该能轻松破关。来人,去与大哥说说,父皇在庆安等咱们去营救呢,别再相互消耗兵力了,攻下莫西关,咱们就能进入关中!”
李愔闻言,心中思索片刻,说道:“皇弟果然也是心系父皇安危,太子太过分,不但刺杀父皇,还囚禁于庆安,我等这就联军救下父皇。”
于是,李轨和李愔的联军对莫西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城墙上的守军奋力抵抗,箭矢如雨,滚石如雷。但联军士气高昂,攻势猛烈,莫西关的守军渐渐难以支撑。
最终,莫西关被攻破,联军顺利进入关中。
李愔和李承业的兵马也陆续赶到,庆安城被围得水泄不通。
城内的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躲在家中,祈求战争早日结束。街道上变得冷冷清清,往日的繁华景象不再。
李邕在皇宫中,听到外面的喊杀声,心中凝重。他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是否会将大乾推向灭亡的深渊。
而在战场上,双方的士兵们都在拼死战斗。每一刻都有人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每一刻都有生命消逝,惨叫声回荡在空气中。
一名年轻的士兵,刚刚参军不久,他握着长枪的手在颤抖,但仍然勇敢地冲向敌人。
“杀!”他大声吼叫着,眼中充满了恐惧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