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颜语曦正在主殿里批阅奏折,龙案上,除了堆积如山的奏折外,还有两盘糕点,方便她饿了随时可以吃。
而此时,她便一边翻阅奏折,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糕点,两不耽误。
不知过了多久,余海走进来说道:“见过娘娘”。
颜语曦抬头看向他,漫不经心的说:“余公公回来了”。
“是,不负娘娘的嘱托,终于把语录买回来了”余海说完,从衣袖里掏出一本书籍,双手奉上。
春华走过去将其拿给颜语曦。
颜语曦有些诧异的说:“听余公公这话,这本语录似乎并不好买”。
余海说:“娘娘有所不知,老奴跑遍了皇城里大大小小的书坊,都没有买到,据说是皇城里人手一本,就连三岁小孩都有,没有的人还得被嘲笑,所以,每次一有货便会被抢空,晚一刻都没得卖,故而如今想买还得等个两三天”。
春红问:“余公公,那你这一本是从哪里买来的”。
余海尴尬的说:“三岁小孩的手中”。
春红脱口而出:“余公公,你该不会是从小孩子手上抢的吧”。
余海不愤的说:“洒家是那样的人吗,洒家是真金白银买的”。
颜语曦主仆几人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他,想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余海说:“老奴从最后一间书坊里出来,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正想着还能去哪里买时,无意中看到几个小孩子在一旁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子说了一句多一些人情,少一点冷漠,用爱温暖世界的话,老奴一时好奇,走了过去,问他们是如何得知这些话的,哪曾想,他们竟不约而同的从衣裳里掏出一本语录递给老奴,老奴这才不得不相信,果真是人手一本,连三岁小孩都有,然后老奴便用银子从他们的手里买了一本”。
在他说话期间,颜语曦翻开语录看了几眼,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然有上百条,不仅有她在庆功宴上所说的话,还有镇国公六十大寿,她在大长公主府镇国公府的花园里说的话,而有些她甚至都不记得自己何时说过,以至于怀疑是不是她说的,随后问:“余公公,可查到林大人是如何操作的”。
余海回答道:“林大人将你说的话弄成语录后,便放到各个书局里去,然后让几个文人学子在皇城里大肆宣扬,弄得人尽皆知,大家好奇,于是就去买来看,接着林大人又让人稍微引导一下,让大家关注到沧州的灾情上,再加上有叶三爷和李小姐两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百姓瞬间激情澎湃,这时李小姐弄了一个爱心箱,说是想要尽心意的百姓,可往里面放入钱或物,她帮大家一并送去沧州,给受灾的百姓,因此,百姓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捐鸡蛋,有人捐蔬菜,捐什么的都有,而连平民百姓都这般作为了,那些富商们自然不甘落后,齐齐出动,甚至还暗地里比拼谁捐得最多,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国各地的富商都知道了,纷纷效仿”。
说实话,这波操作着实是出乎颜语曦的意料,不得不惊叹舆论的厉害。
而后,颜语曦吩咐道:“把吏部尚书,吏部侍郎,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叫来”。
余海虽不知她要做什么,但还是答应道:“是”,然后走了出去。
接着,颜语曦起身回了寝屋,先是去看了一眼冷逸宸,然后才去用膳。
待她放下碗筷后,春红说:“娘娘,趁几位大人还没来,你先去休息一会吧,不然等会你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呢”。
颜语曦想了想,觉得可行,而且她也确实是有些乏了,于是说:“好”,然后起身朝软榻走去。
春红问:“娘娘,你不去床上休息吗”。
颜语曦说:“不了,在软榻上眯一会便好,不然还得更衣,麻烦”。
闻言,春雪急忙去将软榻收拾出来,但是颜语曦却说:“不必收拾”,春雪不解的看着她。
春红和春华扶她走到软榻上坐下,然后走到一旁候着。
颜语曦一只手靠在炕桌上,撑着脑子,闭着眼睛打盹。
见状,春红她们几人的眼中满是心疼。
结果,颜语曦睡了还不到一刻钟,余海便走了进来。
春红快步朝他走去,将他拉到一边,小声问道:“可是几位大人到了”。
余海点了点头。
春红又说:“娘娘小憩还不到一刻钟,你让几位大人等会,让娘娘再睡会”。
余海想了想,答应道:“好,那洒家出去让几位大人稍等片刻”。
春红感谢道:“多谢余公公”。
这时,颜语曦睁开眼睛,问:“可是几位大人到了”。
闻言,春红和余海两人随即看向她。
春红知道,她家娘娘这午觉又是睡不成了,不由得暗叹一口气。
余海回答道:“是,几位大人正在主殿等候”。
于是颜语曦说:“扶我起来”。
春华和春雪只好扶她起来,然后帮她整理了一下衣裳,接着扶她出去。
几位大人见到她出来,行礼道:“见过熙妃娘娘”。
颜语曦说:“各位大人不必多礼”,说完,走到龙案旁坐下,会见大臣时,她都是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而不会坐在龙椅上,因为她不想让众位大臣误会,以为她谋权篡位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