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460章 缘木求鱼(2)

唐圣历元年,突厥入寇唐朝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今河北省中西部),契丹与奚又依附于突厥,于是中原通往东北的道路被阻隔。唐朝当时正处于武则天晚期,内部的斗争非常激烈,武氏一族和李氏一族争权夺利,斗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在应付突厥人之外,再也无法应付别的危机。

大祚荣审时度势,在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建立靺鞨政权,以武则天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为国号,自称震国王。震国建立后不久,唐中宗复位,派恃御史张行岌招慰大祚荣,大祚荣即遣子入侍,臣属于唐。唐睿宗李旦即位后,于公元唐先天二年遣郎将崔忻摄鸿沪卿往祚荣所处,拜其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且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荣随即去靺鞨号,同时以“渤海郡王”的“渤海”取代“震”为国号。

从此,渤海作为国号和族称,见于史书。安史之乱以后,唐廷诏令渤海为国,以大钦茂为王。大钦茂是渤海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国王,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自大祚荣以后,渤海国的历史,基本上是由大钦茂书写的。他当上渤海国王以后,立刻酝酿迁都一事。

渤海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天宝元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天宝末年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其后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不久以后又复迁上京龙泉府。大钦茂决定,将上京龙泉府作为渤海国的永久都城,不再搬迁。

渤海国的建立,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以及东北各族和汉族的融合,都有推动作用。渤海国在长达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全面效法唐朝封建文明,依靠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华大统一的历史涵量。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

渤海国在政治上接受唐朝的封号和官职,成为唐廷藩臣。此后历世诸王继位都经唐廷的册立,终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数十次。其间除大武艺之世一度与唐发生军事冲突外,对唐基本还算和好,但是因为利益争夺而翻脸的事情也不少见。近百年来,由于契丹人逐渐崛起,切断了唐廷和渤海国的联系,双方不再接壤,冲突才逐渐的减少。

渤海国采用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受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社会经济显着发展,同内地贸易岁岁不绝。从诗人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的着名诗篇也可以看出,渤海与唐的亲密关系。诗中说:“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渤海国的疆域,初限于靺鞨的部分故地,至第十代宣王大仁秀时大体上在今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俄国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区等广大地域。渤海全盛时期,以吉林为中心,其疆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两岸,鞑靼海峡沿岸及库页岛,东至日本海,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咸兴附近。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诸侯强国。

在中原文明的强有力影响下,渤海政权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各项制度仿效唐朝。渤海政权仿效唐朝典章制度,在渤海建立三省六部,确定五京,推行京、府、州、县的郡县制度,军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有法律监狱等。社会经济有了显着的发展和进步,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各项手工业的生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涌现出一批新兴城市,其中上京城,形制模仿长安,在当时已经超过隆州府成为东北最大城市。交通相当发达,同内地的“就市交易”及互市岁岁不绝,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也相当活跃。

然而,随着契丹人的崛起,渤海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渤海国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也已经到了老年,国内弊病丛生,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都非常的尖锐。契丹人的崛起,加剧了渤海国的内部矛盾,外部矛盾也变得更加尖锐。根据不确切的情报,在渤海国的内部,已经发生过多次起义,严重打击了渤海国的统治力量。

对外的战争,乃是渤海国走向灭亡的致命伤。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契丹和渤海**队发生了大大小小三十余次的战斗,基本上都是以渤海国的失败而告终,西方的领土正在不断的缩小。原本渤海国引以为豪的盛产人参的南苏州、新城州、哥笏州、盖牟州等地区,都落入了契丹人的手中。这些地区还是渤海国主要的产马地。

渤海国现任国王大玄锡,登基已经有十七年的时间,今年已经六十余岁,但是他爱美之心不死,一直对妙龄少女很感兴趣,今年才刚刚下令从全国各地选拔秀女,供他淫乐。唐廷的皇帝李俨,还有他的老子唐懿宗,虽然奢侈无度,热衷于宴会玩耍,但是对女色倒不是很在乎,而这位大玄锡却是老当益壮,老而弥坚,实在是令人佩服。

以往渤海国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向天朝伸手,借助唐廷的力量来解决危机,但是现在,由于河北地区长期战乱,唐廷根本不可能对渤海国提供任何的援助,这使得渤海国的的确确有灭亡的危险。对于大玮瑎的到来,张铎等人的感情都非常复杂。渤海国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入朝了,显然是没有将唐廷放在眼里,直到鹰扬军崛起,才重新出现,的确让人觉得有点不太是滋味,这完全是在见风使舵嘛。

李怡禾不动声色的说道:“他们还真的找对人了。除了我们,谁也无法帮助他们。”

刘鼎点点头。

渤海国没有派人向兴元府求救,而是直接找到了鹰扬军,对鹰扬军来说,也算是一种尊敬,显示出渤海国人的眼光。鹰扬军在王满渡决战中,迫使突厥骑兵不得不暂时撤退,这本身就说明了鹰扬军强大的战斗力。渤海国很容易将契丹骑兵和突厥骑兵放在一起评论,认为鹰扬军也能够打败契丹骑兵,大玮瑎这才会找上门来。如果鹰扬军没有逼退突厥骑兵的话,大玮瑎肯定不会出现。

事实上,有史以来,渤海国对于唐廷的恭敬,都是有条件的。这种尊敬绝不是先天产生的,相反,这是大唐军队用自己的实力赢来的。在当初大祚荣建立渤海国的时候,渤海国并没有立刻停止和唐廷的战争,而是一边和唐廷和谈,狮子大开口,希望从唐廷这里得到各种特殊的权力。背地里,渤海国又和奚族等狼狈为奸,派人假扮强盗马贼,抢夺大唐边民,消耗唐廷的实力。

用直白的话来说,渤海国对于唐廷的恭敬,也是看情况的。如果唐廷的力量强大,渤海国就表现得特别的温顺,派来的使者都是毕恭毕敬的,进攻的物品也最丰富,进攻的频率也最频繁。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前,渤海国进贡给唐廷的人参,质量都是最好的,数量也是最多的,皇室的人可以拿人参当饭吃,极其稀有的千年人参,也毫不吝啬。

但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渤海国进贡的人参数量大大的减少,质量也大大的降低,甚至出现用树根冒充人参的现象。至于千年人参,早就没有了。当初宪宗时代,一代名将李塑在战斗中负伤,宪宗命人从皇宫中找来一些人参给李塑送去,结果太医们找来找去,都只能找到一些次品,究其原因,乃是渤海国已经有多年没有进贡了,宫中存放的上等人参,早已用尽。

到了唐懿宗年间,渤海国就再也没有派人进贡了,虽然渤海国的商人屡屡出现,带来了大量的上等人参,在长安、洛阳等地高价出售,可是进贡的人参却根本没有。寿昌公主出嫁,唐懿宗希望万国来朝,给足他面子,但是也没有看到渤海国的影子,倒是日本遣唐使送来了部分贵重的礼物。

至于皇帝李俨登基以后,渤海国更加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李俨的登基典礼上,也没有看到渤海国的正式代表。在这之前,曾经有谣言说,渤海国准备脱离唐廷而独立存在,再也不接受唐廷的敕封。这种谣言,在大钦茂成为渤海国王以后,传播得最为强烈,甚至连唐廷都一度信以为真。

幸好当时的唐廷,也正好是开元后期,国力强盛,能人辈出,有效的遏制了渤海国人的野心。最终,在安史之乱之前,渤海国人都没有出头的机会。在安史之乱之中,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渤海国人参与了安禄山的行动计划,大钦茂和安禄山之间,还有亲笔信来往,称兄道弟,甚至连渤海国人瓜分中原地区的草图都有。但是唐廷为了缩小打击面,尽快平息安史之乱,因此没有提及此事。在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唐廷再次敕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封检校太尉。

大钦茂在位五十七年,是渤海国历史上的最重要人物,甚至比开国的大祚荣还要重要。纵观其一生,对于唐廷的态度变化,也是随着唐廷的实力强弱而变化的,中间没有丝毫掩饰的成分存在。当时唐廷重臣裴度就曾经私底下说过,渤海国只知道索取,在有求于人的时候才会出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在和唐廷中断了来往三十多年以后,渤海国才重新找上门来,显然是看到鹰扬军势大,可以给他们提供援助。而他们的来意,显然是最清楚不过的,那就是联合鹰扬军抵御契丹人。几乎可以想见,大玮瑎应该会开出一系列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鹰扬军这里得到援助。

朱有泪不屑的说道:“这等小人,最好先晾在一边,让他尝尝被冷落的味道。”

刘鼎想了想,慎重的说道:“把关正杰请来,让他和大玮瑎首先谈谈,摸清楚对方的底细。他远道而来,咱们要待之以礼,至于我们能够提供多少的援助,提供怎么样的援助,咱们以后再商量。”

李怡禾低声的说道:“大玮瑎指名道姓要见你,这……”

刘鼎轻描淡写的说道:“就跟他说,我现在没有空见他。他有什么事,可以跟关正杰说。如果他的确是有诚意的话,在适当的时候,我会抽出时间和他见面的。”

李怡禾转身去了。

朱有泪滴溜溜的转动着眼珠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身边的人一看朱有泪的这个样子,就知道这家伙是不安好心,说到算计别人,在这里的这么多个人里面,还真的没有哪个是他的对手。这家伙的内心世界,实在是太恶毒了,偏偏他对佛经还有如此之高的造诣,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到了要用佛经来化解心中罪孽的地步。都说万物相互相成,朱有泪本身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刘鼎故意问道:“你在打什么主意?”

朱有泪舔着嘴唇,两眼放光,羡慕的说道:“听说东北地区的人参不错,大玮瑎至少也应该拿上几百斤给咱们作为见面礼吧!要是连这点意思都没有,诚意实在有限啊!我强烈建议,我们的接待规格,应该参照大玮瑎的见面礼来决定。”

张铎愕然说道:“几百斤?你以为人参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随便张张口就有几百斤?”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逍遥太子爷亮剑之保家卫国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欢乐宋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神话版三国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时空战纪酒海钩沉帝国从零开始大乾暴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抗战之超级小兵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都城一品神探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崇祯窃听系统汉末龙蛇风云录开局被退婚,嫂子说,我嫁你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伐清从南洋开始穿越古代:商城空间可种田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我就刷个抖音,古人求着说别停!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纵马西域总关情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老子是最强皇帝红颜与剑影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抗日之神级兵王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