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晚风本是随口一问,被林修竹这一反问,倒是心思浮动了一下,给小九天专门建个书院,就像现在那些为了子女学习而捐献教学楼,图书馆的大土豪家长们一样。
不过她也只是稍稍设想了一下,便立刻放弃了,感觉不怎么靠谱。现在的学院起码能让你拿一个毕业证,到哪里这个毕业证书还是有人承认的。
而她自己建一所书院,顶了天也只能让顾九天当个院长而已,到了别的地方可不一定有人认。
很快,马车便在学院大门口停了下来,顾晚风和林修竹一起下了马车,顾晚风又不可避免的琢磨了起来,学院这个时候找他们干什么?
但是没办法,书院有事找,当家长的还能推三阻四不去吗?
他们这边在大门口刚站定,上次那个看门的老先生便已迎了出来。
老先生还记得他们,直接将他们带去了苏夫子的院落。
所以很快,顾晚风和林修竹便在了苏夫子的对面,苏夫子的小童给几人都上了茶。
没等顾晚风继续瞎琢磨,苏夫子就开门见山,“顾九天的文学功底十分扎实,在凤鸣班上表现十分优秀,然而,老夫早早就定下了行程,要去顺天府游历一趟。本是打算让这些学子们自学一段时间,然而,我后来想了想,打算挑五六个学子同我一起前去游学。今日冒昧请两位过来,是想同两位商量一下,可否让顾九天跟老夫一起去游学?”
顾晚风有些愕然,她经过了上次的入学测试,对这位苏夫子也多少有所听闻了。
这位夫子曾经交出过两位状元,十几位进士,是个响当当的牛掰人物。而现在这个牛掰人物,愿意将顾九天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传授学业。
顾晚风和林修竹对视一眼,没能从林修竹的表情里看出他的想法,她沉吟片刻,问道:“不知我儿,顾九天自己是什么意思?”
苏夫子笑道,“小九天是个好孩子,他说要同父母禀报商量后才能决定。”
顾晚风多少有点欣慰,好在儿子并没有因为遇见了一个超级大佬就头也不回的抛弃娘亲。
顾晚风含笑道:“那可否让人唤来我儿,待我们商议后决定。”
苏夫子点点头,吩咐那小童去将顾九天叫来。
很快顾九天跟着小童过来,几人齐聚一堂,一番商议之后同意了顾九天跟着苏夫子游学的提议。
顾晚风心里多少是有些不舍的,之前在书院求学,那好歹一旬还能回去一趟,如今跟着夫子游荡四海,那可真是一年半载都未必能见到一面了。
然而良师难遇,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的,由不得他们瞻前顾后,多思多虑。
顾九天很快便收拾行装,和夫子一起踏上了行程。
一家人都在十里长亭给他送别,苏夫子年过四旬,风度翩翩。看着一家人依依惜别,他哈哈大笑,“好男儿志在四方,诸位不必如此。九天虽然游学在外,然而心中必然时时挂念着你们,那便时时与你们是心挨着心的。”
夫子发话了,几人连忙点头称是,挥手送别了几人。
目送苏夫子和一众学子走远,众人这才登上马车踏上回程,顾揽月忍不住掀起窗户,探头往后看,然而大路上早已人踪渺渺,什么也看不见了,她有些舍不得的问顾晚风:“娘亲,为什么要让哥哥跟着那个夫子走啊?”
顾晚风看着女儿小小的脸,叹息的说道,“世事难以两全,小鸟长大了,总是要飞出巢穴的,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宽广,去历历外面世界的冷暖。”
顾揽月问道:“娘亲的意思是,我以后也是要出去看看的吗?”
顾晚风含笑点头,“那当然了,我的小月亮,能文能武,自然也要见天地之浩大之,见众生之冷暖。”
几人闲聊着,很快马车便回到了太原府林家老宅,顾晚风几人下了马车,唯独留下顾揽月坐在马车里,她还等着车夫将她送回学院呢,这次出来送别大哥是请了假的,午后的课她还是要去上的。
忙完了顾九天的事情,顾晚风便将心思又放回了百货坊上面。其实这事做起来他们也算驾轻就熟,因为林修竹时常组织商队南来北往,他手下的人对于收货卖货已经十分熟练了。
如今得了林修竹的吩咐,立刻散落到各郡各县村走了一圈,将何处村庄有何特产,价几何,量多少,全部登记的一清二楚。
没几天一叠叠资料便汇聚到了林修竹这里,堆的小山一样高,顾晚风看着那厚厚叠叠的一沓资料,眼前发黑。
好在如今她手下也是有些人可以用的,这次因为知道来太原府要开设新的店铺,顾晚风特意带了两个过来。
一个叫做闻香,一个叫做闻茗,两人俱长得十分标致,更要紧的是都读书识字,还有心细如发,是做文书的好人选。
这资料到了两人手里没几天,便在顾晚风的要求下汇聚成了一幅表格。
顾晚风有了这直观的表格做参考,很快便定下了初步要进的货。这边开始谈进货的价格,那边顾晚风便已经开始琢磨如何宣传的事了,所谓的百货坊,在古代倒也有个别有点类似的杂货铺子。
然而顾晚风这次是准备做大做好的,她想做的是升级版,便打算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在门面上。
首先她这次买下的这个大酒楼上下的空间委实不小,甚至后面还带有一个院子和后厨房。
顾晚风收拾了一番,按照前世的记忆大致的规划了食品区,衣服区,和用具区。
她这边找了人开始定做各种尺寸的货柜,那边又找了一群人商量宣传的事。
之前她用过一次宣传单子,然而这个东西起码得需要被宣传的人能看得懂,这可就大大的难以实现了,要知道来超市买货的人,恐怕很多都是不识字,甚至不会算数的。
因此顾挽风想了想,决定效仿现代的那种宣传车,找一群人充当大喇叭,直接亮嗓子来宣传。
很快,乐财就帮顾晚风找好了宣传的人,顾晚风看了看,果然个个一副好嗓子,她将事先编好的词又找林修竹润色了润色,这才交给几人演练起来。
一天后众人都练得熟了,顾晚风便让他们沿街走巷的叫喊宣传。
除此之外,顾晚风还做了一批纸袋,在每批纸袋上都印上一朵同样的兰花,以此作为她店铺的标识。
不仅如此,她店铺里所有的货柜上面也有兰花的标识,这边宣传队出去了十多天,尽可能的将百货坊的信息散布到太原府以及下面附近的村上。
而那边去村上收货的人也陆陆续续的赶了回来,将收获的满满的货物一一放在货架上面。
一切就绪,顾晚风先自己进店里巡视了一圈,效果让她十分满意。
果然这一番辛苦没有白费,店铺一开业就进来了非常多的人,很多人本来是来看稀奇的,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百货坊这种东西,只模糊的听人说是个类似杂货铺子的东西,但又比杂货铺子高级的多,故个个都充满了好奇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都挤进了顾晚风的店里。
好在为了准备开业,这天顾晚风,除了正式的员工,还临时请了二十几个临时的员工。
有了这三十多个人的忙碌和解说,众人很快就弄懂了在百货坊里购物的流程。
一些人觉得新奇,便随意挑选了两样价格低廉的东西前去尝试。其他人见状也开始纷纷逛起了东西,有遇到需要的也会随手拿两样。
以至于开业的第一天,顾晚风备好的货物居然就售出去了三分之一。好在她有足够的收货渠道,很快就补齐了货品。
那些第一天买了东西的人回去了之后,不免要炫耀吹嘘一番,这便引起了其他没有来的人的极度好奇心。
第二天还没开门,门口就已经挤满了人。等门一开,更是一窝蜂的冲进了百货坊里。
不过第二天卖出去的没有第一天那么多,很多人就只是来看看,但这也足够了。
接下来顾晚风又仔细的观察了半个月发现生意日渐趋于稳定,人流还算可以,在扣除了各项支出,付完各种货款后,顾晚风自己手里还能余下一大笔银子。
顾晚风觉得这大概是她做出来的非常明智的一个决定了,因为这个百货坊的收益,远比她当初所预想的酒楼生意的收益要高得多。
有了这个成功的例子,顾晚风便放了心,开始大胆的筹建百货坊的分店,要知道超市最大的好处在于它的便捷,若想便捷只靠一家店是很难达到的。
顾晚风很早就留意起了分店的位置,如今觉得这生意能做,便开始积极主动的,去租房子谈合作了。
很快她在太原府城里又开了两家分店。因为百货坊之名已经渐渐在太原府传开,两家分店一开,立时便有许多人前来扫货,倒是比总店的时候还热闹,毕竟总店时候,百货坊属于一个完全陌生新鲜的东西,好多人都只是在外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