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竹倒是不负众望,很快的就想出了好几个字谜,一一写出来,供顾晚风挑选。
顾晚风精挑细选了三个字谜,然后便兴致勃勃的要写家信了。
林修竹见她兴致高昂,完全没有要按时睡觉的意思,只好认命的陪着她,去书案那边,拿出墨锭,在砚台里加上水,一点一点的磨起来。
顾晚风盯着砚台,见墨水差不多了,从笔筒里抽了一只狼毫毛笔,蘸了蘸墨便开始抄写起了字谜。
很快,一封比顾九天的家信还要短的多的家信便被写成了。顾晚风在字谜之后简单的说了一下家中诸人的情况,又狠狠地谴责了一番顾九天家信写的太短,便收笔不写了。
林修竹看了两眼,说道:“娘子不觉得你的家信也很短吗?”
顾晚风很有道理:“我写的短,那是因为肚中缺少墨水,小九天读了那么多年书,写的短,那是因为他太懒。这是不一样的。”
林修竹十分受教的点点头,“娘子说的极是。”
顾晚风的家信写好了,这才肯老老实实的去睡觉,第二天一早她便把家信封装好,让人送去商队里捎到京城。
因为在写家信的过程中,林修竹的鼎力帮助,顾晚风决定做一份好吃的,好好的感谢感谢林大老板。
她十分殷勤的去问林大老板想吃什么,林大老板说:“那可得好好挑一挑了,若是这个菜太简单了,岂不是很难显出娘子的本事?”
顾晚风好奇的说道:“你且挑来,我倒要看看,有什么菜能显出我的本事来?”
林修竹果然就挑出了一个十分能显她本事的菜,这个菜叫做牡丹鱼片,老实说顾晚风都不得不觉得,能想出这个菜的人真的是个人间鬼才。
要知道她在看到鱼的时候,完全就不会联想到牡丹什么之类的,但偏偏就有人能用那个薄如蝉翼的鱼片来,做出栩栩如生的牡丹花来,还能把这朵由鱼片做成的牡丹花变得色香味俱全。创意和想象力那都是杠杠的了。
当然,对于顾晚风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好吃,林大老板既然敲定了菜,顾晚风立刻行动起来,她仔细的看了好几遍菜谱,意外的发现,这道牡丹鱼片居然是一道川菜。
在顾晚风固有的印象当中,那川菜不是麻就是辣嘛,但是偏偏就有这么一两道特立独行的川菜,牡丹鱼片堪称川菜中的显眼包了。
菜谱上用的是草鱼,顾晚风便去精挑细选了两条草鱼,这道菜做起来其实很费工夫,需要将鱼刺去除,细致的挑选出干干净净的鱼肉。
顾晚风费了一个上午的功夫,才挑选出了足够用的鱼肉。又在里面加入面粉,敲打成薄片。然后切成一片片的花瓣,再用圆珠一片片滚出花瓣起伏的弧度。
大大小小的花瓣做好之后,用油微微炸透定型。接着要做一个底,可以把花瓣一一安上。
底是用山药泥做出来的,顾晚风蒸了两根山药拌上糖粉,碾碎成泥,然后修成一座小山丘的形状。
修好之后,顾晚风拿出一根胡萝卜,切出一小把细丝,焯水熟透之后,插在小山丘的顶部充作花心。
剩下的就简单多了,只需将那些花瓣按大小一圈圈的插入山药泥中。
很快,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便做好了。然而现在还不能吃,还要熬一个鲍鱼汁,把熬好的鲍鱼汁浇上,整道菜的色香味就一样不差了,能让人馋的筷子都放不下。
鲍鱼汁倒是把人给难住了,这种海鲜哪里是想吃就能吃得到的?
顾晚风,只能调了四五种醮汁,用精美的小瓷碗盛了,摆在这盘牡丹花旁。
做好之后,顾晚风晚风左看右看,觉得应该差不多了,她并没有见过这道菜,倒是牡丹花是见过的,自觉做的还是非常像的,只是不知口感如何?
想到林大老板还在翘首以盼,顾晚风连忙将这一盘牡丹鱼片装入食盒,提去了院子里。
林修竹正在翻看账本,顾晚风将那食盒往他桌子上一放,也不说话,只笑笑看着他。
林修竹心里便了然了,立刻捧场的说道:“看来这次发挥的非常稳定啊!”
顾晚风点点头,林修竹迫不及待的打开食盒,立刻就是一声惊叹,这也太漂亮了吧!
顾晚风顺势说道:“那当然要足够的漂亮,才能表达我深深的谢意啊。”
林修竹一一取出食盒里的盘子,筷子,先是递给顾晚风一双,然后拉着她坐下,两个人一起品尝起美食来。
人间小幸福,真的是暖心又暖胃,两个大人幸幸福福的吃着美味佳肴,而在遥远的他乡,还有一个焦急的等待回信的顾九天。
顾九天第一次尝试离家这么久,还走了这么远。偶尔他也会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的经历,然而,那次的经历并没有让他觉得有所畏惧,反而因为林修竹的出现,让他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尤其是又跟着娘亲和爹爹去见了那么多的风景,见了那么多的人之后,他就更加想要去见更大的世界,更多的风景。
现在和夫子一起前行,便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惜远行再好,有一点却是难以避免的,那就是想家。
自从上一封家书寄回去之后,没隔几天顾九天就忍不住又写了第二封家书,他有太多的话想和家里人说,而且看到了这么多的美景,看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人,他也想要告诉娘亲爹爹和妹妹。
好在留给他思念的时间并不太多,他这边正眺望远方,想要看到寄送家书的人,那边夫子已经踱步过来,问道:“小九天,今天的文章写了没有?”
顾九天连忙转过身向夫子行了礼,这才来到书案前取出一篇文章,恭恭敬敬的交给了夫子。
苏夫子拿在手里,从头到尾扫了一遍,就忍不住先赞了一声,“卷面保持的很好,以后参加科举,这个是必须的。”
说完这才开始认真的逐字逐句的读起来,一边读一边忍不住将他觉得好的句子念出来。
越看越是欣喜,忍不住夸奖道:“小九天,你现在的功课真的是进步飞速啊,我感觉离你能够参加乡试已经不远了。他年成为举人,进士想必也能成为你的囊中之物。”
顾九天没想到夫子对自己的赞誉会这么高,他十分怀疑夫子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要知道他这次出来之后跟着夫子也没少见一些惊才绝艳的同龄人,还有那些已经在科举道路上走的更远的前辈们。
那些举人和进士的谈吐,让他由衷的佩服,所以对于夫子现在就把自己看的那么高,顾九天自己反而是有点怀疑的,他觉得他离夫子所说的那个水平,还差着很多距离,还需要更多的历练和更深功夫的磨砺。
然而,苏夫子是个不羁的夫子,向来不接受反驳,所以顾九天很明智的没有开口。
让他没想到的是,即使如此,夫子也没能放过他,看他沉默不语,夫子瞪眉怒眼的看过来,“怎么你不相信夫子的判断吗?你知道夫子我见过多少人,教过多少人,见过多少文章吗?你知道我曾经也担任过阅卷官吗?”
顾九天真是满心的无言,他觉得苏夫子这是有点仗势欺人了。
他是十分相信夫子的才华,也十分相信夫子的能力的,但是他十分怀疑夫子因为对他有所喜爱,所以在阅卷评文章的时候,偏爱于他,把他的水平往高处了夸。
然而现在他只能露出一个微笑,诚恳的说道:“夫子误会小子了,小子只是喜不自胜,难以言表,也多亏夫子的殷勤教导,才能有小子的今日。”
苏夫子这才转怒为喜,说道:“你是个知道感恩的,更是一个求学入仕的好苗子,否则夫子我才懒得理会呢。”
顾九天连忙附和:“是,是,是,夫子,您说的是!”
师生两个例行的互夸之后,苏夫子又留下了今天的功课,这才施施然的步出了房间。他这次带在身边的学子也不止顾九天一个,还有好几个正嗷嗷待哺呢。
这边顾九天立刻便进入了认真的学习当中,要知道他们远行游历,很多时候时间是要花在路途上面的,那留给学习的时间必然是很少的,为了不把功课什么的落下,争分夺秒,见缝插针,那都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了。
好在,夫子是一个十分善学的人,教给了他们不少方法,让他们在学习的路上省了不少力,少走了很多弯路。
很快又是几天过去,这天顾九天盼望已久的家信终于到了,他迫不及待的拆开,然后就愣住了,因为那封装的十分厚实的家书里基本上全部都是白纸。
足足装了十几张白纸,每张白纸上都是一个字,好在每张白纸还标了序号,顾九天按照这个序号把每一张白纸上面的字都抄下来,然后满心疑惑,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