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江州干旱,一些乡绅士族跑到河部恳请将江州河道南岸打开一小段缺口,因龙河浇灌农田。江州百姓乡绅贿赂河道官员,官员得了好处贿赂何以时,何以时觉得自己应该为百姓造福,于是擅自打开河道缺口,浇灌江州农田,解了江州旱情,百姓纷纷给何以时送万民伞称他为活菩萨。
借龙河水浇灌农田解决江州旱情一举,让何以时的威信一举超过了温如玉,连栗成功也帮着他在皇上面前请功,永定帝说此举恩泽天下,秋收时江州必定迎来一个大丰收。
岂料到九月之后,接连二十天暴雨倾盆,龙河洪水袭来,江州河道南段立即被冲毁。洪水淹没了江州几十万亩农田,金定府、庆阳府、丹阳府、江州府仿佛洪泽,百姓被淹死者达到十几万,上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qqxδnew
灾民蜂拥到江州肥水府,肥水府为了避免灾民冲击城池,下令关闭城门驱赶灾民。彼时庆阳府乡军都尉宁玉揭竿而起,率饥民攻破肥水府府城,打开粮仓放粮,至十月中旬,宁玉率领的起义军达到十几万人,整个江州全都乱套了。
永定帝大怒,下令严查,督查院不敢怠慢,查得是因何以时放水救江州旱灾后,并没有彻底堵住龙河缺口,导致洪水冲击时南段防备不足,但当时那批河道官员如今都被洪水淹死,无可追究了。
江州灾民暴动,需得有人负责,何以时瞬间老了几十岁,而提携何以时的栗成功也免不了承担责任。随后刑部查到何以时买官卖官,并查到何以时行贿栗成功,而督查院早就接到举报,却因督查院受宰相栗成功管属,导致隐瞒真相。
江州百万百姓流离失所,皆因栗成功用人不当。
刚刚担任宰相不到一年的栗成功竟然参与买官卖官,毫无根基的他立即受到朝野弹劾,原本想要攀附新宰相的人转身落井下石。
彼时有臣子记得温如玉的警告,说当初温如玉极其不喜欢何以时,但何以时是栗成功的心腹,这才当了河部左侍郎。
永定帝招来栗成功,栗成功磕头谢罪,表示愿意辞去宰相承担责任,但永定帝考虑到栗成功担任宰相不到一年便因行贿受贿而免职,折损朝廷颜面,且何以时给自己献上道家修仙修炼书籍有功,便让栗成功戴罪立功处理江州水患。
皇后商婉儿得知永定帝准备轻罚栗成功,立即找到皇帝,痛斥栗成功行为恶劣将影响朝局,且若不处罚栗成功以及其党羽,日后其他人买官卖官如何惩罚,朝廷颜面放在何处。
此时江州宁玉农民起义军攻破江州大部分乡野地区,仅有部分县城、府城因乡勇坚守而未被攻破,宁玉农民军扑向富裕的杭州。
江南总督李存元紧急征调扩充乡军,向朝廷恳请援军。兵马大元帅李存义请示带兵平叛,永定帝允之,李存义率岭南军团、江南军团、西北军团和西南军团火速出京,十一月时进入江州。
江州起义军得知江南扩充乡兵十万,转而掉头南下攻打岳州,却不料岳州牧金盛打了宁玉一个埋伏,三万农民军被岳州军包围在山坳之中,宁玉最终乔装女子逃出伏击圈。金盛俘获近两万农民军,并未杀俘,而是将他们安置在岳州西南苗汉府屯军生活。部分农民军将金盛仁义之举传到了江州,使得江州农民军内部对金盛的评价非常高,部分人希望投靠金盛。
宁玉战败岳州后,内部发生分歧,江州北方农民军主张继续进兵富裕的杭州,而江州南部农民军领袖左兴认为,杭州虽然富裕但自古以来为朝廷税赋重地,朝廷必然会派遣大军,应向西转进。
宁玉无法说服左兴,且宁玉新败于岳州威信大降,便就此分兵两路。
李存义率军入江州后,得知农民军分兵,也不得不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率岭南军团和江南军团向杭州方向驰援,另一路由族弟李存仁带领西北军团和西南军团向牧州驰援。
农民军化整为零,逃入山中,禁军一时之间无法剿灭,只得常住江州,导致军费开支季增。
此时朝廷方面,皇帝也没能保得住栗成功,文官集团、李氏集团、后党纷纷站出来表达强烈不满。最终,栗成功被夺去功名罚没家产,赶出龙都回乡务农。而何以时被处以斩立决,全族流放边塞,没收族产,何以时极其党羽十几人被处死,朝廷没收脏银达到百万两之多。
罢相后,宰相之位空虚。
按照顾雍的遗嘱,栗成功后由王典继承。
但顾雍认为王典虽有才干却格局不大,心胸不够宽广,临终之前嘱托永定帝,五年之后考教王典心胸后才可委以重任。
此时李存义推荐扬州牧李宇,部分文官推荐韩毅和罗弗,一时之间争执不下。
王典在栗成功临行之前赶往送行,对饮三杯后,栗成功方道:“顾相意属于你,然担心你气量不足,你若能有容人之量,陛下必然重用于你。”
王典若有所思,回府之后与发妻商议,发妻献计说:“礼部尚书李培东历任三代元老,你若推荐与他,必得圣上宽心。”
王典遂即前往皇宫,向永定帝推荐由李培东任宰相,永定帝问起缘由,王典道:“李大人有三长,一曰年长厚望,他在礼部二十余年,主持朝廷各项考试与大典,熟通国内外天下大局,由他做宰相无人不服;二曰友众,他与人交好从不轻易和人冲突,百官口碑极好,且此人虽做礼部尚书,却从不纳私委任公正,深得学子们称道;三曰族羽,李大人祖上为唐李一系,而兵马大元帅祖上也为唐李一系,当年天唐帝国灭国后,李大人祖上选择归顺圣汉,大元帅祖上选择另立新国,最终被征服,从而两李分支。但李大人终究与大元帅同出一族,李大人为相,大元帅必然欣然接受。”
永定帝不敢贸然接受,便与皇后商议,皇后说:“李培东为相倒也不错,且他如今已经七十有二,做不了几年宰相。但李氏从此独大,又该如何?”
“依皇后的意思呢?”
“重启双相,如何?”
永定帝大笑:“不愧是贤后,此办法最好,由李培东任左相,王典任右相。”
不久,永定帝下旨,朝廷重启左右相制度,左相为首右相为辅,左相由李培东担任,主管六院政事,右相由王典担任,主管八部政事。圣旨宣读之后,百官反倒称赞皇后智谋无双,如此左右相并存,各方势力终于不再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