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祭天大典即将举行,汴京以及城外的天坛都需要加上守卫,轩翊这几天也是加紧安排防守,确保到时候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这天,黎明时分,天还未亮轩翊就早早的起床穿戴整齐出了门,今日就是冬至,祭天大典将在今日早晨举行,他们都必须要参加,并且需要很早就到天坛外等候。
祭天大典举行的地方在京城外南端大祀殿,天坛面积约十里,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
大祀殿初为三重檐,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
殿高近四十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大殿的全部重量都依靠二十八根巨大的楠木柱支撑着,象征着天上二十八星宿。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中央的盘龙藻井遥遥相对。
圜丘坛就是皇帝祈求上苍的地方,那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石坛每层周围都有汉白玉栏杆和栏板。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石块全是九的倍数,象征九重天。
当轩翊来到天坛外的时候发现已经有许多大臣早已经在此等候。此时天还未亮,天坛外架起了三根指明方向的,望灯杆。
同时轩翊还看到陈设祭品执事人员已经在将神厨内供品送至坛上,迎神亭陈列于皇穹两侧,等待祭祀时刻来到。
轩翊并不太懂这些,趁着现在时辰还早他又亲自去天坛周围巡视了一番,特意叮嘱了负责此地守卫的人,然后才又回到外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大臣来到此地,全都穿戴规整恭敬的站在一旁等候皇帝的到来。
随着祭祀时间临近,这时只听远处传来一声鸣钟声,接着就见皇帝乘坐玉辇,由独孤天下,魏无极等十位大臣引导下亲临祭坛。
待到皇帝的玉辇来到近前之后,在此等候许久的大臣们立即跪地迎接,“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身穿祭服走下玉辇,对诸位大臣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时辰已到,祭天大典,开始!”
随着礼部司仪话音落下,祭坛的东南的燔柴炉被点燃,燔烧事先挂在里面的牛犊,用肉的香味来迎接神的降临,同时赞引官高唱燔柴引帝神,中和韶乐钟鼓齐鸣。
皇帝走到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叩首跪拜,上香,然后又到列祖列宗牌位前叩首跪拜,上香。随即回到拜位前对着诸神行三跪九拜之礼。
拜完皇天上帝之后,皇帝再次登上坛面,跪在正位前双手将制帛和苍碧高举,将它们小心翼翼的祭奉于神位之前。
随即皇帝回到主拜位,随着进俎乐奏闲平之章的开始,浇汤官手捧汤壶向牛犊身上浇灌热汤。皇帝接过司爵官奉上的醴酒向皇天上帝及列祖列宗劝酒三连奏。
祭拜完皇天上帝,列祖列宗之后,皇帝来到天坛中间的天心石上,据说站在这上面就能够与上天对话,以此来获得祈福。
此时文武百官全都叩首跪地,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期待着皇帝的祈福。
皇帝站在天心石上,双手向来,眼睛微闭,面向苍天。片刻之后隆重庄严的声音自他口中传出
“惟天惠民,奉天辟壤,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伏维上帝,锡福祥于三界;居高听卑,作真宰于十方。愿昭阴阳不测之神明,以示彰表无私之满腔。宏施法力,大发吉祥;有求必应,无灵不张。风调雨顺,并无灾殃: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凡属世间有情之物,普使终成眷属:所有太平盛世之人,概令咸臻寿疆。恩洋上苍,庆高明之悠久;德溢人间,作盛世升平之瑞祥。谨择今日,瞻天仰圣,四海永靖。伏望上天遣神,肃仙府之威仪,免人间之劫数。不独我天玄蒙不朽之恩,下民亦荷无疆之福矣!伏惟尚飨!”
随着皇帝的祈福祭文念诵完,中和韶乐乐的演奏,皇帝再次俯下身去,行三跪九叩之后,礼官上前撤走馔食,祭天大典也宣告接近尾声。
皇帝转过身,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众位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
文武百官站起身来,皇帝走到望了位上注视着铜鼎,百官全都面向东方,执事人员将贡品,祝文和制帛放入鼎中焚烧,伴随着乐曲,所有的虔诚和祈愿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缕缕青烟缓缓上升,至此祭天大典正式礼成!
接着皇帝走下天坛,乘上玉辇,大乐齐奏,起驾回宫。
文武百官们纷纷跟在其后,跟随皇帝一同回宫,准备进行冬至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