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部天问

第一章洗脑

李玉廷拟旨褒奖张烁时,吏部尚书兼首辅孟良臣“恰巧”没在内阁。

其实,这并不是偶然。

能在勾心斗角口蜜腹剑的朝廷中枢坐稳六部之首吏部尚书的那把椅子多年,而且更是被尊称为“孟相”——意思是相国,也就是内阁首辅,孟阁老在官场上的功力修为已臻化境,超乎寻常的灵敏嗅觉只是基本功而已。早在一个多月前,孟阁老便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感觉到了紫禁城里空气中的异样,不动声色地提前又布了一个大局。

半个多月前,孟阁老上书告了一天假,理由非常充分:祭祖。大明讲究的是忠孝传家,适逢孟阁老的祖父冥诞,这是人之常情。而且孟阁老明确表示:人不离京师,不搭席棚、不设官鼓大乐、不做水陆道场,谢绝一切宾朋,只是几个骨肉至亲慎终追远,以求光前裕后的家族内部事务,一天足够了。圣天子本就龙体欠安,这等小事自然随口一句话就准了。

自从孟大人高风亮节地把本该前途无量的族弟孟良卿荐到诚王府做几乎一辈子再也出不得头的长史,哥儿俩就再没怎么见过几次面。朝廷里有很多忌讳,最最重要的有三条:文臣不能结交武将、文臣武将均不能结交外戚、还有就是无论文武都不能跟藩王有什么私下联络。

在这一点上,孟阁老做得无可挑剔。

祭的是同一个祖父,孟长史自然也要向诚王告假参加。而且,祭奠完毕当晚也就回了王府,再多事儿的言官也不可能拿天理人伦的大事说啥。

已对孟先生目为师长的诚王第二天问起,孟长史郑重其事地谢过,然后便又开始了讲筵的每日功课。

今天孟先生讲的是朱熹的《四书或问》。“内圣外王”(修炼自己的内心达到极高的境界,从而对外实行王道)虽然是由道家的庄子提出,但早已为儒家所用,尤其是程朱理学,将“内圣”视为出发点,归宿是“王道”(区别在于老庄意义上的“内圣外王”目的是解决诸侯混战的局面:对内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对外讲“仁”,彼此相安不要再打仗了;而程朱之学是说提高自己的包括道德在内的全方面修为认知,从而向所有地方推行王道,隐然带有一统天下的含义)。孟先生讲了一会要义,见诚王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于是又开始讲故事举例子。话说朱子(朱熹)有个一语定交的好友郑自明,娶了他另一个朋友陈师中的胞妹陈氏为妻。郑自明英年早逝,陈氏意欲改嫁(两宋的风气相当开明,改嫁之事实属平常,民间自不用说,名人显贵中陆游的妻子唐琬、李清照、王安石的儿媳庞氏等例不胜枚举),朱熹继承的是二程那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思想,苦劝陈师中阻止,无果,陈氏“再适太常少卿罗点”……

诚王有些疑惑:“先生为什么想起这个故事?”

孟良卿淡淡地一笑:“殿下莫急,还有另一个故事呢。同样是这位朱夫子,对人和对己却全然不同——其弟亡故,朱子竟多般设法教其弟妇改适他人。这事殿下怎么看?”

“莫非朱子之弟身故与其妇有关?”诚王猜测道。

“非也。”孟先生摇了摇头。

“朱子是怕睹弟妇而思其人?”

“非也。殿下也莫猜了,很多人说,朱子只是想独占朱家的家产尔。”孟先生笑了。

“啊?竟有这等事!”这个答案实在出乎诚王的意料,不禁张口结舌。

“殿下,内胜外王话虽易,行却难。古人云‘君子不欺暗室’,又云‘君子自胜’、‘君子慎独’,说的都是这个道理。面对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内圣,绝不是轻易便可做到的。”

“先生教训的是,孤明白了。孤会努力做好一日而三省吾身。”诚王诚恳地说道。

孟先生又摇了摇头:“殿下还要尽可能的远离诱惑。前面故事里的陈氏,是她自己改适的决心已定,否则,恐即使其父陈俊卿以宰相之尊迫之,若自己坚拒,旁人又能如何?

“殿下最须警惕者,妇人也。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盖因妇人识字者寡,绝难明圣贤之道,故凡事多随性而为。寻常之家且不免其败,得人主宠信,必忘乎所以;加诸近侍多小人,狐假虎威,媚上欺下,大祸便不远矣。如夏之妹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等不胜枚举。臣斗胆,千岁尚需乾惕。”

听到这番“肺腑之言”,年轻的诚王哪里想得到两只老狐狸早已谋划好了,多年前便给自己下了这么大一个不着痕迹的套子,现在开始收口儿了,脸上泛起一丝激动的红晕:“先生金玉良言,孤必时刻谨记在心。有先生教诲,乃孤之幸也。”

孟良卿一躬到地:“殿下从谏如流,实大明之幸也。”

接下来几天授课的内容主要是讲史。这天孟先生结束的时候有些早,说要再温习一遍《四书集注》。刚刚讲的大汉陈汤虽远必诛的典故把诚王听得热血沸腾正在兴头上,哪里愿意背那些“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的绕口令,缠着孟先生继续讲大汉。孟先生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前几天说到内圣,臣便接着给殿下讲讲这个吧。所谓的内圣,其实除了强化自身修为,还有另一重含义,那就是要懂得自我保护,‘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在汉初,便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汉高祖晚年专宠戚夫人,独钟其子,取名如意,总是想改立如意为太子,但都被勋臣所阻。后来,只好封刘如意为赵王,叫自己的忠直之臣建平侯周昌做赵国丞相,把他托付给周昌照顾。高祖崩后,吕后先是把戚夫人关在宫中永巷做苦役,然后便叫使者去传赵王进京。”

“啊?那吕后显然没安好心。”怕孟长史匆匆结束故事又叫自己念绕口令,为了拖延时间诚王插话道。

“是的。不过,因为有周昌的保护,吕后没能得逞。使者去了三次,每次都被周昌拒绝了。周昌说,高祖把赵王托付给我,我不会辜负他的信任。你们回去就说赵王病了,无法动身。”

“嘘。还好,还好,多亏了有周昌啊。”诚王半真半假地长出了一口气。

“可是好景不长。”孟先生打断了诚王的感叹,“吕后立刻就明白了:要除掉赵王,一定要先把周昌干掉。于是派使者去叫周昌进京‘述职’。”

“不能去啊!”诚王配合地喊了出来。

“周昌可不能不去!藩王的丞相名义上是在王府里当差,实际上还是朝廷的任命,除非赵王下直接命令,他必须服从朝廷的安排,何况,述职这个理由很冠冕堂皇。”

“那……赵王下命令了么?”诚王有些紧张了。

“没有。赵王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一心只顾着玩,周昌总是督促他读书,心里巴不得这个老家伙快点离开呢。”

“啊,糊涂!”诚王叫了出来。

“周昌到了长安,马上就被吕后囚禁了起来。”

“哼,换做孤,绝不会放周侯走!”完全如孟良卿所料,听着故事,诚王入戏了。见状立即送上一顶高帽:“殿下天纵英明,岂是那赵王可比的。”

“后来怎样了?先生快讲。”

“吕后再传赵王,再没人敢拦阻,赵王便到了长安。不过,另一个人挺身而出,充当起他的保护人。”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对抗那个恶妇人?而且,还有谁能对抗得了她呢?”诚王好奇地问道。

“赵王的哥哥,惠帝刘盈。刘盈乃吕后所生,但他完全不像吕后那般歹毒,心存仁厚,非常爱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讲到这里,孟良卿貌似无意地端起茶杯啜了一口,实则顿了顿叫诚王自己品味,然后接着讲道:“惠帝知道其母一心要害赵王,便亲自到霸上去接他。从此兄弟二人食同器卧同塌,一时吕后也没有下手的机会。有一次吃饭,吕后叫人给赵王端了一杯酒,赵王正要喝,被惠帝抢过去,说:‘朕是哥哥,好酒朕当先饮!’作势要喝,吕后急忙一把把那酒打翻掉了*……”

“那酒有毒!”诚王惊叫起来。然后喃喃道:“孤也有一个好哥哥。”

孟良卿点点头:“可惜,好哥哥也不能时时刻刻保护赵王这个不懂事的弟弟啊。有一次说好了哥俩去打猎,天太早,赵王小孩子贪睡,跟惠帝说你先走,我马上便跟来。结果,又足足睡了一个时辰。吕后发现寝宫里只有赵王自己,便叫人把早餐换了……等惠帝回来,赵王已经变成了冰冷的尸体!”

诚王沉默了,在思考着什么。

孟良卿看着若有所思的少年,继续又添了几把猛火:“赵王既薨,吕后还不放过他的生母,叫人砍去戚夫人的四肢、挖掉她的眼睛、割掉她的舌头、熏聋了她的耳朵,把她丢在茅厕里,叫做‘人彘’,就是猪一样的人。为了警戒惠帝不许再违背自己的意图,拉着他去看已成为怪物的戚夫人,惠帝惊惧,精神就此失常遂废朝政。更有甚者,为了独揽皇权,大逆人伦,迫惠帝立其胞姐鲁元公主之女张嫣为后!让舅舅娶外甥女,殿下,这便是妇人之恶!再令张嫣假孕,阴以他人婴儿冒其出,若阴谋得逞,大汉江山便名存实亡了啊!惠帝抑郁而崩后,吕后干脆直接篡了大位临朝称制,内诛忠臣,大封外戚还兼宠信宦官。最可恶的,更被蛮族羞辱,冒顿单于直接遣使来说,‘您是寡居,我也是孤身一人,不如咱们成婚合为一家吧*。史称‘谩书辱后’,我大好华夏,险染胡膻!”

“哼,大胆蛮夷竟敢如此狂狷!孤在此立誓:绝不和亲、绝不妥协、便是死社稷,孤也绝不会委曲求全!”诚王愤怒的双眼像要喷出火来。

孟先生赞许地点了点头:“殿下大勇!最后,幸亏有陈平、周勃等一干国之栋梁尽诛诸吕力挽狂澜,才又恢复了汉家江山。殿下,这便是内圣不修的结果:倘赵王不贪一刻之眠、不食来历不明之物,假以时日,兄弟二人合力齐心,那大汉岂不是另一番恢弘气象!”

说到这里,孟良卿知道火候已足,咕咚跪下:“故臣有谏,愿殿下亲贤臣,远小人,戒贪色,摒佞竖。勤修内圣,为万岁国之藩篱,方乃我大明之福、兆亿黎民之幸!”言毕,目光灼灼地看向诚王。

孟家兄弟俩的目的完全达到了!诚王对自己的长史长长一揖,动容道:“先生快快请起,先生教导,孤不敢稍忘!有先生时刻教诲,真孤之大幸也!”

借着祭祖的名头与族弟商量好一切,首辅孟良臣表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全神关注着皇宫大内的动静,待听到圣上病势垂重,张烁要去献药,老狐狸立马借口吏部有要事直接溜了,丢下李玉廷临时主持内阁——若是圣上就此康复,自己不损分毫;若是真闹出什么风波……哼哼,你李大人去扛雷罢!

*本篇知识点

*饿死事小。见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或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娶),如何?”

伊川先生(程颐)曰:“然!凡取(娶),以配身也。若取(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

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

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打翻酒杯的典故。其实是吕后害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肥(这名字起的好吧)的事,不过刘肥很聪明,被惠帝所救后立刻向吕后送出一大块自己的封地,从而逃过一劫。

*谩书辱后。冒顿单于其实并不是故意侮辱吕雉。白登之围时高祖为了脱困曾与之结为兄弟,对老流氓刘邦来说,只要能逃得性命,莫说结义,认个爹都不在话下(从前为了能跑快点,三番五次把亲生儿女踹下车);但少数民族同胞实心眼,草原上有哥哥死了弟弟娶其嫂的习俗(为了保护家产不落入外人之手。不过我们汉民族便聪明多了,遇到这种事,大多要么是像圣人朱熹那般逼着嫂子\/弟媳改嫁净身出户、要么干脆想办法把孤儿寡母卖掉。当然,最好是偷偷弄死,那样才叫一劳永逸——多一份家产就可以叫自己的娃多念几天圣贤书,以后鱼跃龙门就能号称诗礼传家啦),冒顿也不是真想娶早已满脸褶子的吕雉,更多的是一种礼节而已,代表他心里真的认老流氓当亲哥哥。吕后一开始不明白,觉得这个蛮子是觊觎大汉江山想把使节砍了与其决一死战,后来有明白人跟她说是误会,当年您家老流氓都差点被这货砍死,而且您自己也早把韩信英布彭越那帮能打的家伙全咔嚓了真心打不赢人家,还得继续糊弄。吕雉遂厚赐来使,给冒顿写信说自己年老色衰牙都掉光了草原上没地方烤瓷牙,打发几个宫女冒充宗室送过去和亲,这事就过去了。

孟良卿是为了叫诚王疏远内宫,故意如此曲解。

「这番铺垫俺自己都很得意呢,嘿嘿。」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逍遥太子爷亮剑之保家卫国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欢乐宋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神话版三国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时空战纪酒海钩沉帝国从零开始大乾暴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抗战之超级小兵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都城一品神探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崇祯窃听系统汉末龙蛇风云录开局被退婚,嫂子说,我嫁你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伐清从南洋开始穿越古代:商城空间可种田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我就刷个抖音,古人求着说别停!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纵马西域总关情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老子是最强皇帝红颜与剑影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抗日之神级兵王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