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46章 皇太孙朱允炆

应天府。

朱允炆坐在文华后殿他父亲坐过的位子上,仍然穿着丧服的少年,在先生们的教导下认真的读书。

根据朝廷颁布的礼仪,他一般是在早朝后,直接来到文华后殿的。他的三个弟弟也来到这里伴读。

詹事府的官员,请朱允炆升座,然后侍讲官员入殿。

此时。

朱允炆身边的小黄门,为他展开案台上的书本,侍讲官上前几步,几位皇家子弟大声读书。

等皇家子弟们读熟后,侍讲官则开始深入的讲诉书本的内容以及引发的思想。

今天值班的是黄子澄。

在他看来,教导皇孙们读书,特别是皇太孙,未来的大明皇帝,是天下最神圣的事情。

没有人不靠学习就能成才的。

哪怕是大明皇帝朱元璋,也从来不会放弃学习的机会,只要有时间,就会请大儒教授知识。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人偾事,一人定国……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黄子澄念一句,少年郎们就跟着念一句。

和许多人想的不一样,四个学生很乖顺,哪怕心里感到无聊,也会老老实实的大声跟读。

黄子澄感到学生们已经读顺了,才开始为他们讲解。

“所谓治理国家,必须首先治好家庭。意思是说,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教育好,而能教育好一国百姓的人,那是没有的。”

“所以那些国君只要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并治好自己的家庭,他即使不出家门,亦能完成对全国百姓的教育。”

“因为在家孝顺父母的道理,就是侍奉国君的道理;在家尊敬兄长的道理,就是服侍长官的道理;在家慈爱子女的道理,也就是支使全国百姓时,要以慈爱为本的道理……”

“如果国君一家仁爱相亲,那么全国百姓将受到感化,便会兴起仁爱的风气;国君一家谦让相敬,那么全国百姓也将效法,便会兴起谦让的风气;如果国君贪利暴虐,那么上行下效,全国百姓便会见利忘义,犯上作乱。”

“国君所作所为的关键作用,竟有这样的重要。这就叫做国君一句话,可以败坏事业,国君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安定国家……”

无论黄子澄的教育方式是否先进,但是在十四世纪的尾声,这种力求在统治者头上戴上仁德礼孝的“枷锁”,对老百姓的确是最有利的,也是老百姓希望的。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古今中外,无论什么形势,老百姓都希望头上的统治者是有道德的。

而绝大多数的统治者,同样不分古今中外,不分什么形势,也力求在百姓面前展露出的形象,也是要具备优良品德的面貌。

这种行为,叫做“顺应”民心,以服天下。

朱允炆比朱高炽大一岁,虚岁十九岁,已经是一名青年了,他的表现,符合黄子澄对明君的标准。

聪明好学,孝顺恭敬,仁厚爱民,礼臣重道。

对能培养这样的储君,黄子澄觉得非常荣幸,并认为人生的志向,已经别无所求。

的确。

自从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允炆的表现,令许多的大臣感到惊叹。

少年郎的表现,在从独木桥脱颖而出的大臣们面前,显得苍白而暴露。

可谁也无法否认,眼前的这名少年郎,无论他的行为是否稚嫩,可他的确努力的以“国君”标准规范自己。

正是因为朱允炆的表现,令许多的大臣感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官员们的品性不值得信任,只信任他定下的制度,来自于他早年的印象,很难扭改。

但不可否认的是,官员中的确有批前仆后继,具备志向的薪火之士,毕竟明朝立国近三十载。

旧时代的人,凋零的差不多了。

随着新生代的成长,并且大量的涌入官场走上高位,大明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太子一系的老人,这几年离世的不少,可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变成了皇太孙一系。

代表了两个时代,也是两种风气,正是两方目前冲突越来越激烈的原因。

以黄子澄为代表的新派,认为天下归心,高举正统,任何人都要忠孝,国家才能稳定。

而以茹瑺为代表的老派,认为国家形势复杂,需要妥协一些势力,既要打压也要让步。

两者的矛盾,可以通过对藩王的态度来表明。

旧派习惯了藩王,也知道藩王的实力,以及没有改变圣人的想法时,是无法解决藩王问题的。

而新派认为,天下人都要臣服皇权,而能对皇权造成威胁的藩王,更应该要打压,不得与之妥协。

如果非要简单的划分,那么旧派是大明初立,人心混乱的产物,新派是国泰民安,人心归服后的产物。

在朱元璋这两年明显苍老,身体不爽朗的局势下,新派的声音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新派在皇太孙身前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老派,造就了老派的实力,从原来的强大逐渐削弱了下来。

也可以看做原来的太子一系的标签,开始转化成皇太孙一系的标签。

相比较东宫的热闹,朱元璋这里显得有些冷清。

他处理奏章的速度慢了下来,因为视力问题,导致他无法再快速的处理奏章。

多年一起互相扶持的妻子死了。

让他欢喜的嫡长子死了,令他气愤的老二也死了,这两位儿子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对他的人生是有重要意义,别的儿子比不上。

感觉到身体健康流失的朱元璋,不但没有因此恐慌,反而有丝解脱的荒谬。

说起来朱元璋也觉得奇怪。

他看过了那么多的书,越是追求长生的皇帝,越是嗑药死的越快,反而不嗑药的自己,倒是怎么也死不了。

朱元璋年轻的时候,跑遍了无数的地方,当了皇帝后,就不怎么出游了。

就连封禅泰山他也不去,在他眼中,去泰山一次,要劳动多少民力,还不如为老百姓省口吃的。

老二死了,他骂了老二后,又一次对儿子们下发了告诫,命他们遵守国法,爱护境内百姓,引以为戒。

每日忙的不是国政就是国政,从早到晚,数十年如一日。

晚年的朱元璋,病痛来临时的表现太怪异了。

因为什么动静都没有,和前些年一样,整日和国政为伴,没有闹出幺蛾子出来。

而国家动兵仍然稳的很。

例如边境,除非是有土司起兵作乱,危害一方,才会最后派兵征服,平常是以王化拉拢为主。

无论是对西对南对北,只有在土司起兵,彻底撕破脸后才会动兵,看起来显得很“软弱”。

要说他没这个军事实力还是没有这份气魄呢?

北平开平扩卫的事情,本来他是同意的,可老二死了,朝臣们反对激烈起来。

朱元璋没有精力了,于是放弃了这个方案。

但是北平布政司提出的移民,朱元璋认为对国家是有利的,同意了北平布政司的奏疏。

“朕记得在二十五年,从山东登莱二府,迁移贫民五千六百多少来着,是三十五户还是五十户到东昌,以及北平河间一带吧。”

身边的太监惊讶的张开嘴,回答不上来。

朱元璋也没有指望太监能回答他,每日处理奏疏的时候,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自言自语成了习惯。

以前还有妻子可以说话,还有标儿,现在的朱元璋,更像孤家寡人了。

“下旨,山东与山西,统计五丁以上及小民无田可耕者,起赴北平编籍屯种。”

天下的形势牢牢的记在朱元璋脑海中,哪怕是现在的他,仍然能准确的做出判断。

明朝的移民,采取就近原则,并且以无地农民为主,凡移民恳田的,都有朝廷给予耕牛、种子、路费,三年不征税的政策。

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乡民无田者耕种,每户给田十五亩,又给两亩蔬菜地。

还有余力的,不限顷亩,皆免税三年。

包括服役的百姓,在当地开垦的,无牛者官府给之。

正是朱元璋全方面的政策支持,才只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改变了北方的人口和生产环境,恢复了农耕文明。

朱元璋对农业的力度,正如后世对经济发展支持的力度,在那二十年,全国上下以经济为目标,无论是官员还是人民。

在北平。

经过数年的调控,人口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农业人口的基数上,追求的是工业人口。

北平第五座焦炭炼制厂开工了,以供应炼铁炼钢的燃料需求。

而北平的煤炭行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接一座矿井被开发了出来。

朱元璋三十年如一日对农业的发展推动,造就了朱高炽在北平发展工业的基础。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逍遥太子爷亮剑之保家卫国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欢乐宋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神话版三国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时空战纪酒海钩沉帝国从零开始大乾暴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抗战之超级小兵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都城一品神探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崇祯窃听系统汉末龙蛇风云录开局被退婚,嫂子说,我嫁你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伐清从南洋开始穿越古代:商城空间可种田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我就刷个抖音,古人求着说别停!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纵马西域总关情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老子是最强皇帝红颜与剑影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抗日之神级兵王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