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没有误会”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从易年口中说出时,赵公明整个人都彻底地绝望了。
如果说暗中算计博弈,以赵家的根基来说,就算败了,也能保住性命。
而如今随着易年这一闯,赵家再无后路可言。
此刻,望着眼前这正一步步朝着太和殿逼近的身影,赵公明没有半点办法。
易年手持长剑,全身上下未沾半点儿血迹,可在赵公明看来,此时的易年却是浑身鲜血,仿佛来自地狱的杀神一般。
赵公明可是堂堂京城首富,平日里见多识广,其见识之广博绝非普通百姓所能比拟。
然而,即便是如此阅历深厚之人,今日所目睹的一切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围。
以往,赵公明也曾听闻过所谓“血流成河”的描述,但那些不过都是些口头上的传闻罢了。
直到此时此刻,当他亲眼看到那御林军士兵们流淌而出的鲜血在倾盆大雨的猛烈冲刷之下竟然真的汇聚成了一条条猩红刺目的河流时,他才深深地意识到这个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恐怖与血腥。
其实,这并非是赵公明第一次见到易年出手。
葫芦口的时候,他就目睹过易年带领众人杀出包围的举动。
但那次的情况毕竟与现在大不相同,况且当时死亡的人数也远远不及此次这般众多,场面也没有眼下这般惨烈。
如今这场面实在是太过骇人,以至于让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京城首富都感到毛骨悚然、胆战心惊起来。
凝视着眼前伫立在自己面前的易年,赵公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陌生感。
那每日慵懒地躺在医馆屋檐之下面容平和的少年形象,已经被皇宫中的鲜血冲刷得无影无踪。
如今呈现在他眼前的,是杀伐果断的绝世身影。
这般凌厉狠绝的行径,赵公明无论如何都难以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身影重合在一起。
而从皇宫中发生的一幕来看,这绝非易年的一时冲动之举。
显然,他老早便筹谋好了此次强闯皇宫的计划。
可就在动手杀人之前,他居然还能气定神闲地先去吃一顿包子。
他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一瞬间,赵公明完全猜不透易年了。
以前,赵公明始终认为易年能够在与圣山以及诸多门派错综复杂的恩怨纠葛之中侥幸存活下来,多半是仰仗着钟万爻的庇护。
但此时此刻,当亲眼目睹易年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冷酷手段后,赵公明恍然惊觉。
原来不知何时开始,这看似平凡无奇的少年已然在悄无声息之间成长为一个令世人皆需仰头瞻望的存在。
因此,当双脚踏上这片广场的瞬间,赵公明做出了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定。
倘若今日有幸能够逃过一劫,那么从今往后,自己绝不能对易年抱有丝毫算计之心。
毕竟,现在的易年已然成为了可以肆意践踏一切凡间规则的存在!
对于一个能随时随地掀桌子的强者,规则早已无用。
就如眼下,哪怕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北祁,依旧没法阻挡他的脚步。
不过换种方式想想,赵公明心里又好受很多。
他今天带着自己前来,便是向世人宣告,他与赵家是绑在一起的。
正如之前说的那般,他活着,赵家无恙,他不死,赵家安稳。
方才或许还后悔不应该陪他去吃那顿味道还算可以的包子,但现在,这想法早就抛在脑后了。
干!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这点儿魄力没有,还怎么执掌赵家!
想通了,赵公明的心思逐渐回归。
深吸几口气后,原本紧绷着的神情终于慢慢恢复了正常。
但当嗅到空气中那股浓烈且刺鼻的血腥味儿时,身体还是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然后,刚才目睹的一幕幕惨烈景象瞬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御林军士兵们残缺不全的肢体、满地流淌的鲜血以及痛苦扭曲的面容…
尤其是他们那缺胳膊断腿的惨状,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般清晰可见…
一想到这些,赵公明只觉得胃里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搅动着,一阵强烈的恶心感迅速从腹部升腾而起,直冲嗓子眼儿。
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感觉,身子猛地一躬,“哇”的一声将早上吃进去的那点儿东西全部都吐了出来。
呕吐物溅落在地上,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好在有雨水冲刷,味道很快被压下。
然而此刻的赵公明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一边干呕着,一边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试图阻止更多的秽物涌出。
但那种翻江倒海般的难受劲儿却丝毫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厉害。
有些反应真的是人的本能,根本就不受意识的控制。
尽管赵公明平时自认为胆量过人,但面对方才血腥恐怖的场景,终究还是没能忍住生理上的不适。
能够强撑到现在才发作,已经算是相当不容易了。
易年听到身后的动,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心里暗自思忖道:
也不知道赵公明是不是第一个在这儿如此失态大吐特吐的人?
手腕一抖,龙鳞插在了石块儿上。
一缕青光出现在掌心,贴在了赵公明的后背。
撑着伞,帮着赵公明顺着气儿。
看向张骁等人,缓缓开口:
“三…”
手在赵公明身后拍了拍,青光不停捋顺着赵公明的气息。
“二…”
从赵公明腰间取出手帕递了过去。
“一…”
龙鳞又一次握在了手里。
蓝光亮起!
……
太和殿朝堂之上,宽敞无比的大殿之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文武百官们整齐地分列于两侧,个个身着华丽官服,神情肃穆。
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秦怀胤正襟危坐,其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令人不敢直视。
面沉似水,不怒自威,那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气势蔓延在整座大殿之中。
此时,大殿中的气氛异常凝重,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昨夜的传言早已传遍朝野上下,而在座的诸位大臣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殿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雨滴敲打在宫殿的屋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雨声传入大殿之中,竟给原本就有些寒冷的氛围更增添了几分凉意。
秦怀胤余光一扫,旁边掌事太监高声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下一刻,大殿中开始有声音出现。
群臣们依次上前汇报着各自所负责事务的进展情况,声音此起彼伏。
而秦怀胤则始终保持着那份威严,居高临下地聆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
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时而眉头微皱提出疑问或给出指示。
不得不说,尽管秦怀胤城府深沉得让人难以捉摸,但在处理朝政方面,的确堪称北祁近年来历任皇帝中的翘楚。
若不是因为东远州一事,即便易年与秦怀素以及周晚之间私交甚好,恐怕也未必会下定决心除掉他。
可秦怀胤的野心实在是过于庞大,甚至已经到了不惜拿整个天下作为赌注的疯狂地步。
倘若继续放任他如此肆意妄为下去,必将导致更多无辜百姓丧命。
其后果甚至可能不亚于妖族再次发动万年前那种大规模的入侵战争。
如今天元的局势错综复杂、变幻莫测。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北祁万万不可陷入混乱,否则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面临亡国的厄运。
日常汇报完毕,大殿静了下来。
按照惯例,便要退朝了。
不过秦怀胤却并没有像往日那般起身离去,而是依旧坐在龙椅之上。
看向下面群臣,脸上忽然起了一丝笑意。
“众位爱卿昨夜可曾听闻什么传言?”
众人一听,神色各异。
但并没有人回应,全都低头站在下面。
秦怀胤瞧见众人样子,脸上笑意更甚。
“司马爱卿,晋察司的消息向来最快最全,你说说…”
被点到名字的司马长顺从队伍中走出,躬身行礼,开口道:
“回陛下,晋察司负责的乃是朝堂中事,对些坊间传言一般并不做理会,如果陛下想弄清楚,臣现在立刻去查…”
秦怀胤听着,摆了摆手,开口道:
“那倒不用,对了,听说晋察司昨天有人敲了鸣冤鼓?”
司马长顺立马开口道:
“回陛下,是,东远州人士,易年,昨天敲响鸣冤鼓,携状纸状告龙尾关总兵卫杰与通江县丞刘品之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枉顾东远州百姓性命…”
“真假?”
“暂时还不清楚,不过卫杰与刘品之正在回京述职的路上,臣已经派快马前去接应,等到他们二人入京,一审便知…”
秦怀胤点点头,开口道:
“那就好,御状乃是百姓之权,切不可无视,如今东远州遭了大劫,这案子万不能忽视,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明明白白,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谨遵陛下之下,臣自当竭尽全力…”
秦怀胤再次点头,开口道:
“好,那众爱卿便…”
话说了一半,秦怀胤忽然停了下来。
目光望向南边,眼睛眯了起来。
那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开启的大门,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