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强撑着身子,再次举起神器,准备继续注入力量。项羽见状,立刻上前一步,大声道:“大人,我来助你!”说着,他将自身磅礴的力量缓缓输送给景洪,英布、季布等人也纷纷效仿,将力量汇聚到景洪身上。
在众人力量的加持下,景洪感觉体内的力量汹涌澎湃。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引导神器的力量,那道能量光柱变得更加粗壮,光芒也愈发耀眼。能量光柱与裂缝中的神秘力量激烈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整个天地都仿佛在颤抖。
裂缝在能量光柱的冲击下,闭合的速度明显加快。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胜利在望时,裂缝中突然涌出一股黑色的烟雾,这股烟雾如同一头狰狞的巨兽,张牙舞爪地扑向能量光柱。黑色烟雾所到之处,能量光柱竟开始变得黯淡,仿佛被腐蚀一般。
“不好,这烟雾有古怪!”景洪脸色大变,他能感觉到神器的力量在这黑色烟雾的侵蚀下逐渐减弱。他心急如焚,额头上的青筋暴起,拼尽全力维持着能量光柱。
此时,陈平在一旁紧张地观察着战局,他突然发现,黑色烟雾在靠近两件神器融合产生的光芒时,似乎会出现短暂的停滞。他灵机一动,大声喊道:“大人,将神器的光芒集中在烟雾上,或许能克制它!”
景洪闻言,立刻调整力量的输出方向,将两件神器融合的光芒全部聚焦在黑色烟雾上。奇迹发生了,在神器光芒的照耀下,黑色烟雾渐渐消散,能量光柱也重新恢复了光芒。
随着能量光柱的持续注入,裂缝越来越小,最终,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裂缝彻底闭合。天空中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噩梦。
众人瘫倒在地,大口喘着粗气,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景洪缓缓收起神器,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战斗,他们不仅守护了神器,还拯救了整个世界。
回到京城后,景洪将神器献给皇帝,并详细讲述了此次经历。皇帝对景洪等人的功绩大加赞赏,不仅赏赐了丰厚的财物,还封景洪为护国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
然而,景洪深知,世间的纷争永远不会停止。在遥远的地方,或许还有未知的危险在等待着他们。但他并不畏惧,因为他知道,只要众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从那以后,景洪带领着他的兄弟们,时刻守护着这片土地,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守护神,而他们的传奇故事,也在世间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新秦启世,烛夜谋章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将咸阳城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星辰在遥远的天际闪烁,恰似镶嵌在这块绸缎上的细碎宝石。巍峨的咸阳宫,在夜色里影影绰绰,像是一头蛰伏的巨兽。宫墙高耸,飞檐斗拱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咸阳宫的一间密室里,烛光摇曳,如同一群灵动的萤火虫在狭小的空间内翩翩起舞。商山四皓,四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端坐在案几旁。他们的胡须如霜雪般洁白,眼神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与沉稳。范增,虽已年迈,却依旧身姿挺拔,脸上的皱纹里藏着无数的谋略与故事,此刻正眉头微蹙,陷入沉思。张良,一袭白衣胜雪,面容俊朗,眼神中闪烁着温润而坚定的光芒,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在斟酌着什么。冯去疾,身形魁梧,笑声爽朗,声如洪钟,每一次开口都仿佛要冲破密室的墙壁。蒙毅,身着戎装,英气逼人,眼神中透着军人的果敢与坚毅,他腰佩长剑,剑柄上的宝石在烛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被赦免的李斯,面色略显憔悴,眼神中却依旧透着精明,他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着众人的话语。还有墨夏,这位年轻的谋士,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时不时地张望着众人,似在寻找着发言的机会。
扶苏,身着一袭华丽的龙袍,袍上绣着的金龙在烛光下仿佛要腾空而起。他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温和与坚定,此刻正站在众人面前,身姿挺拔。他拱手,诚恳地说道:“天下人苦秦久矣,恰似久旱盼甘霖,寡人决意采纳商山四皓的黄老之求,让百姓休养生息,就如春风拂过大地,唤醒沉睡的生机。”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密室中回荡。
“田亩赋税,从今往后,三十税一。”扶苏微微扬起下巴,目光扫过众人,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大秦刑法,过于苛刻,如枷锁般束缚着百姓。”他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忧虑,“各位爱卿,不妨议论一番,一个月后,列个条陈呈给寡人。”
众位大臣纷纷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动作整齐划一。他们拱手弯腰,齐声说道:“臣等遵旨!”声音洪亮,震得密室中的烛光都微微晃动。
商山四皓中的一位,微微眯起眼睛,笑着看向范增,说道:“小范啊,我们四个老家伙,性子就像那急性子的炮仗,一点就着。今晚,咱就把条陈给皇上写出来,如何?”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爽朗的笑意,打破了密室中的凝重气氛。
范增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说道:“前辈所言极是,事不宜迟。”
张良站起身来,拱手向商山四皓行礼,温文尔雅地说道:“如此,便由在下执笔。”他的声音温润如玉,让人听了倍感舒适。
冯去疾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在密室中回荡,他拍着大腿说道:“众志成城,何愁天下不治!这就如同千军万马齐头并进,定能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热血沸腾。
蒙毅也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说道:“各位稍候,我去让御膳房做点夜宵来,大家吃饱喝足,才好做事。”说罢,他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密室。
扶苏回到寝宫,执事太监满脸堆笑地迎上来,恭敬地问道:“陛下,今日翻哪个妃子的牌子呀?”他的声音尖细,在寂静的寝宫中显得格外突兀。
扶苏微微摇头,神色疲惫却又透着几分温和,说道:“今日太晚了,朕想去后宫各处转转,散散心。”他的眼神望向远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不一会儿,扶苏坐上龙辇。龙辇由四匹高大健壮的骏马牵引,马蹄声清脆而有节奏。龙辇上装饰着华丽的丝绸和璀璨的宝石,在月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扶苏坐在龙辇上,看着周围的宫殿和庭院,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这大秦的未来,此刻就肩负在自己和这些大臣们的肩上,而今晚的商议,只是一个开始……
龙辇缓缓前行,车轮碾压在石板路上,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在寂静的后宫中传得很远。月光如水,洒落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泛起清冷的光,给眼前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薄纱。
扶苏透过龙辇的纱帘,看着后宫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心中却无法平静。他想起刚才密室中的讨论,那些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秦在自己的手中走向繁荣昌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后宫的妃子们早已得到消息,纷纷在各自的宫殿前翘首以盼,希望能得到扶苏的青睐。她们精心梳妆打扮,身着华丽的服饰,脸上涂着精致的妆容。有的妃子紧张地绞着手中的手帕,有的则故作镇定,眼神中却掩饰不住期待。
当龙辇经过一处宫殿时,一位年轻的妃子忍不住向前走了几步,轻声呼唤道:“陛下……”扶苏闻声转过头,看到了这位妃子楚楚可怜的模样。她的眼睛犹如一汪清泉,在月光下闪烁着动人的光芒,粉嫩的脸颊因为紧张而微微泛红。
扶苏心中一动,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温和地说道:“爱妃早些休息吧,朕今夜只是随意走走。”妃子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还是乖巧地行礼退下。
龙辇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处幽静的花园。扶苏突然下令停下,他走下龙辇,漫步在花园中。花园里的花朵在月光下静静地绽放,散发出阵阵淡雅的香气。扶苏俯身,轻轻抚摸着一朵盛开的牡丹,花瓣柔软细腻,仿佛是上天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陛下,夜深露重,可要保重龙体。”跟随在身后的执事太监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扶苏直起身,望着夜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朕肩负天下重任,怎敢轻易言累。这江山社稷,百姓民生,都系于朕之一身,朕唯有殚精竭虑,方能不负先帝重托,不负天下百姓。”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花园中回荡。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琴声如潺潺流水,又似林间微风,轻柔地拂过扶苏的心田。他顺着琴声的方向走去,只见一座小亭中,一位女子正专注地弹奏着古琴。她身着素色长裙,身姿婀娜,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身后。月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边,宛如仙子下凡。
扶苏静静地站在亭外,聆听着美妙的琴声。一曲终了,女子才发现亭外的扶苏,她惊慌失措地起身,盈盈下拜:“民女不知陛下驾到,惊扰圣驾,罪该万死。”
扶苏微笑着说道:“爱妃不必多礼,你的琴艺精湛,让朕沉醉其中。”说着,他走进亭中,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子。女子面容姣好,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与后宫中那些浓妆艳抹的妃子截然不同。
两人交谈起来,扶苏发现女子不仅琴艺高超,而且对治国理政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为扶苏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不知不觉中,夜已深,扶苏却浑然不觉,他沉浸在与女子的交谈中,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疲惫。
直到执事太监再次提醒,扶苏才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他恋恋不舍地起身,对女子说道:“今日与爱妃交谈,让朕受益匪浅。改日,朕定会再来听爱妃抚琴。”
女子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期待:“民女恭送陛下,盼陛下早日再来。”
扶苏回到龙辇上,心情格外舒畅。他望着渐渐泛白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相信,在自己和大臣们的共同努力下,大秦一定能够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
本书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