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荣禄八百里加急传回的消息,世铎等人纷纷弹冠相庆,果真这小子栽了个大跟头,那么,现在就到他们发动的时候了,看不整死他才怪。
可当他们正准备串联起来去颐和园告荣禄的御状,彻底将他摁死的时候,又一份加急情报传了回来。几位军机大臣对此意见相左,不得不暂停了面见慈禧的进程,先聚在一起商议具体对策。
奕匡因为从小遭受父亲被发配边疆,自己被降袭过继,家产被内务府剥夺的一连串厄运,为人性格最是谨慎,亦或者说是胆小。
所以,当他听说汉军意欲和谈,而且只是要四川那块边远之地时,态度表现得最是积极。
他清楚,无论清军能不能打赢这场内战,都会动摇朝廷的根基,导致朝廷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对抗其他地方层出不穷的叛乱。因此,调兵遣将徒损火力,还不如招抚更实际,等朝廷变法强大后再打也不迟。
可是世铎依旧坚持认为必须先剿灭四川的叛乱,好震慑其余跳梁小丑。在他看来,荣禄的失败完全是因为他蠢,自己等人还没开始发力他这就败了,这速度令他都觉得匪夷所思。
所以,双方争执不下,又没有第三个有分量的人出面表态,最后只能把这份和谈条件呈送慈禧面前,由她亲自定夺。
慈禧拿着加急情报手抖如筛糠,显然心中愤怒至极。这几天大臣们要求光绪亲政的朝议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自己也好趁机休息几天,可就这么着也不想让人安生,该死,都该死!
深吸了几口气,慈禧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愤怒,她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不能再动不动就生气。过了半晌,她才朗声喊道:“传李鸿章、彭玉麟、曾国荃觐见。”
没过多久,李鸿章三人便匆匆赶来颐和园觐见。因为刚刚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署了《中法新约》,以及和伊藤博文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李鸿章被清流们批判卖国,所以这段时间一定萎靡不振,仿佛老了几岁。
慈禧一见他这副样子,心有不忍,怜惜地说道:“李中堂近来辛苦了,看座!”
“谢圣母皇太后垂怜!”李鸿章躬身拜了拜,半边屁股坐到了小太监送上来的椅子上。
李鸿章有位置坐,但彭玉麟、曾国荃两人则只能站着回话。彭玉麟还好,虽然他年纪比这里所有人都大,不过他出身军旅,身子骨还算硬朗。可就苦了曾国荃了,他唯唯诺诺低眉睡眼,两条腿却是不停打颤,好似马上就要晕倒了一般。
但他心里却是十分亮堂,他都没料到自己只是进京来京察一趟,慈禧都能将他叫来问计,足见慈禧对他的重视程度。
慈禧环视了新进来的三人,将荣禄的八百里加急情报递给他们传看,随后问道:“三位都是大清的股肱之臣,你们说说,这事怎么看?”
李鸿章最先看完,他想了想拱手道:“太后,微臣认为绝不能答应,如果这个口子一开,后面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乱子来。”
“嗯。”听了李鸿章的话,慈禧并没有表态,而是继续盯着彭玉麟二人,等待他们的意见。
彭玉麟身为兵部尚书,对如今的局势最为了解,湖南、甘肃、广东、云南,甚至身处京畿的天津,也都有乱子发生。他们兵部已经疲于奔命,可是乱匪越剿越多,照这样下去,朝廷迟早要完。
但有些话他不能明说,说了自己这把老骨头也得跟着玩完儿。他只好避重就轻地说道:“以微臣看来,堵不如疏、剿不如抚,如果封其爵位能断了他们的念想,或许能换来一时的安宁。正如圣祖皇帝在位时,采取怀柔政策给三番封爵,待朝廷厉兵秣马,依旧能将三番削个干净。”
一旁的曾国荃也附和道:“启禀太后,微臣也认同彭大人的看法。并且,我们还可以给乱匪的两大头目分开敕封,给匪首之一的卢简诚的赏赐要在李继恒之上、廖观音之下,这样必能引起他们之间的内乱!”
曾国荃作为地方汉人督抚,他的想法和李鸿章及彭玉麟都不同,因为他是地方实权派,肯定希望手里握着的权柄越来越重。既然朝廷连一个乱匪都能分封,那他这个手握重兵的督抚该不该也封一封?
不过要说搞独立建国这一套,他和曾国藩一样,根本没有胆子,就算手中掌握了半壁江山,同样被清廷给压制地死死的,今天说这话完全就是想多捞好处而已。
慈禧看了眼一旁的礼郡王等军机大臣,又看了看李鸿章这几位汉人重臣,心里一股无名火“腾”的一下就蹿了上来。主剿的拿不出个剿法,主抚的拼命找借口,还把祖宗之法搬了出来,这些大臣的脑子都被狗吃了吗?
发怒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唯有冷静思考才可能想出好方法,慈禧一言不发,紧闭双眼沉默了起来。她这一沉默,屋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不已,寂静得几乎落针可闻。
过了良久,她再次睁开眼,脸上毫无半点情绪地说道:“明日廷议,诸位爱卿回去写好条陈,都退下吧。”
“嗻!”
等众人都离开,慈禧所在的那个屋里传出阵阵瓷器摔碎的响动,并伴随着她喋喋不休的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