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晋献公也是个不拘一格,无所畏惧,脾气秉性别具一格之人,如今讨伐骊戎胜利,又得了两个美女,自然要向文武群臣展示,自己睿智果干,所以不用听太史官的占卜,一样可以大胜而归。
于是当众奚落了太史苏,居然半开玩笑式把太史苏的菜肴撤走,让他喝干酒,以宣示自己君权至上的神圣性。
太史苏只得微笑退下,等他回到桌前,同行太祝郭偃取笑道:“嘿嘿,老苏,我早就说了,你的龟甲占卜不行,咋样,挨呲儿了吧!哈哈哈……”。
太史苏道:“莫要笑,龟甲卦辞显示的是“胜而不吉”,这没有错啊!国君确实是打了胜仗,但是后半句预示着虽然胜利了,但是却不是一件好事。
你看看现在国君得了骊戎两个美女,据说为了这两个娘们儿,放弃了一举全歼骊戎的机会,居然还给了骊戎首领无数粮草。
那两个妖女居然和国君三人一起淫乱,这这这……这简直就是昏庸无道,只怕是晋国要乱了。
你想想,晋国士卒拼死拼活为了晋国征战,结果国君为了两个女人而放弃国家利益,再加上妖女蛊惑国君,国君如今是春风得意,又听不得逆耳忠言,只怕晋国会有灾难啊!
常言道国之戎,分男戎和女戎,简单点说就是,国家之间战争,分男子军队和女子军队,男人军队可以灭国,那么对方也可以派出女人军队灭你的国家。
想当年夏桀灭有施国,得了妺喜,最后丢了夏王朝,而商纣王灭有苏国,得了苏妲己,同样丢了殷商王国。
我看啊!这骊姬和少姬就是妺喜和苏妲己,晋国危已。
郭偃道:“嘘,不可妄言,哪有这么厉害,那灾难会发生在何时”。
太史苏道:“当年姜太公曾说过,国君不修德行,将会礼仪尽矢,祸事不远,以十为限,因为十是最大的单数了”。
郭偃道:“我也算了算,确实国君得了骊姬并非好事,但是卦象上看,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吓人,灭国倒是不会,但是晋国会陷入短暂内乱”。
并且卦辞上有显示,骊姬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胜而不吉不但是指国君一人,也是骊姬的卦辞。
两个人嘀嘀咕咕半天,随后摇头叹息。
就在这个时候,曲沃的诸公子前来跟国君献酒,桓叔庶支当中最为显赫的富子端着酒道。
恭喜国君旗开得胜,又得了漂亮的美姬,如今又继承了晋国国君之位,可谓是风光无限。
国君可不能忘了咱们曲沃老家的人啊!我们桓叔,庄伯一族庶支,也是为了夺取翼城君位,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天下太平,祈求国君念在都是一脉相连的骨血至亲,赏给宗室子弟些许良田,让我们有口饭吃啊!哈哈哈……。
庄伯庶支的游子也道:“对啊对啊!国君如今春风得意,自然不会忘记我们曲沃小宗,是不是啊!”。
然后曲沃桓叔,庄伯一系的诸公子赶紧起哄,晋献公听闻嘿嘿一笑道。
“那是自然,我们曲沃之所以历经桓叔,庄伯,武公三代人不懈努力,才打败了翼城大宗。
如今我是国君,自然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放心,我改日立即全部册封公室子弟,以示对庶支做出来的贡献”。
晋献公言罢,底下一片欢呼,晋献公以喝醉为由,被人搀扶回去,随即告诉寺人,快去传士蒍前来议事。
士蒍来到内宫,晋献公正坐在榻前等待,看到士蒍到了,晋献公道。
士大夫,你来,寡人问你,你看到了今天晚上酒宴上的情况了吗?
士蒍是何等聪明之人,士蒍道。
“您是说公子富和公子游吗?”,晋献公一脸阴沉道。
你看看这两个狂徒,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我开口要官,如今虽然大宗翼城被咱们曲沃代替,但是以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庶支的宗室子弟似乎也有曲沃代翼的想法。
士蒍道:“曲沃原本就是小宗,但是经过三代人不懈努力,硬是拿下大宗,并且得到了周天子承认。
这一举动给天下庶子们带了一个不好的头,那就是只要有实力,就可以通过武力夺取大宗君位。
现在曲沃经历了三代人攻打翼城,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所以三代国君没有区分嫡庶,造成现在公室子弟个个手握重兵。
我们要是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只怕他们就会效仿当初桓叔之法,晋国又要陷入内乱”。
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将其威胁消灭于萌芽之中,这样方可保证晋国不会发生大乱。
晋献公道:“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士蒍道:“我有一法,可以将这个威胁一次性削除”。
诸公子不是要封赏吗?我们全部照给,先稳住他们,然后我们就告诉他们,为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晋国曲沃地方太小。
咱们可以在绛山之南,绛水之北的聚地修建新都城,其规模要比曲沃和翼城都要大,都要好。
然后我们告诉诸公子,晋国准备迁都,大家可以免费前去聚地新都城分到宫殿府邸,这是为了表彰他们为晋国做出来的功绩。
但是这里面猫腻可就多了,因为府邸大小,规模,位置不同,咱们可以利用这个,让他们窝里斗,到时候等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在出手一举拿下。
晋献公高兴道:“好……此计甚妙,这件事就由你亲自办理,我即刻任命你为晋国大司空,全面前去聚地修建新都城,暗中嫌隙诸公子,此事若是办妥,你大功一件,寡人一定重重有赏”。
于是士蒍继任晋国大司空,带人前去聚地选址,对外宣称晋献公要修建最好的都城,将来准备把都城迁到这里,一时间曲沃诸公子,文武百官,商贾匠人无不四处打听,试图在新都城为自己将来选一个好位置的府邸。
公元前671年春,曹庄公去世,其子曹夷继位,但是曹庄公曾娶了戎人的公主为妾室,生下一子取名为姬赤,从小在戎地生活,如今得知父亲去世,于是和戎人商议,准备回国夺取君位。
当戎人大军抵达曹国,公子赤告诉守城的曹伯,自己是回来给先君尽孝治丧的,请求开门。
公子曹羁劝告曹伯,那有奔丧带着军队回来的,这公子赤从小就在戎地长大,跟着戎人学的毫无信义可言,万不可相信他的鬼话,不能放他进来。
曹伯道:“不会的,公子赤为人宽厚老实,如果不开城让他进来奔丧,会被天下人笑话曹国无礼”。
曹羁三次劝谏,曹伯不听,非要开门迎接,于是曹羁道。
“曹国大难临头,于是曹羁当即收拾行装,带着一家老小逃亡陈国”。
曹伯打开城门,迎接公子赤进城 ,谁知道戎人进城之后,直接屠杀曹国公室子弟,将曹国公室杀光,拥立公子赤为曹国国君,史称“曹僖公”。
曹羁三次劝谏曹伯,曹伯不听他的劝谏,曹羁于是弃离曹国逃难,这就是典故“三谏之义”的来历。
欢迎阅读下一章,风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