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之内,烛火熊熊燃烧,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一众将领正襟危坐在四周,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凝重之色,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氛围愈发压抑起来。
戚继光端坐在首位之上,他那刚毅的面庞此刻显得格外严肃,双目如电般扫视着在座的诸位将领。
只听他沉声说道:“今日这一战,虽然未能一举攻破敌城,但我军也并非毫无收获。”
“然而,不得不承认,此城确实坚固无比,敌人的防守更是滴水不漏、严丝合缝,想要将其攻克,实非易事啊。”
“不过,本将军坚信,只要我们全军将士能够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就必定能够战胜眼前这强大的敌人!”
言罢,戚继光微微一顿,紧接着便开始详细询问起各位将领对于当天战况的具体看法,同时也让他们各自阐述一下针对后续作战计划所提出的宝贵建议。
一时间,营帐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众将领纷纷踊跃发言,毫不保留地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见解。
有的将领主张继续加强攻城器械的打造,以增强攻击力度。
有的则认为应当派遣精锐部队绕到敌后,实施突袭。
还有的提议利用地形优势展开伏击……
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共同探寻着破解当前困局的有效方法。
在这个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戚继光和他麾下的这些将领们并没有因为白天那场激烈战斗的失利而感到丝毫气馁。
相反,他们在重重困难面前激发出了更为强烈的斗志。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前方等待着他们的道路必然是充满荆棘与坎坷的,但只要始终怀揣着那颗必胜的信念之心,义无反顾地奋勇向前冲锋,那么总有一天,他们一定能够成功攻破这座坚不可摧的城池,迎接那象征着胜利的璀璨曙光!
与此同时,城头上的朱桓和鲁肃也没有放松警惕。
他们一边安排人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一边研究如何加强城防,以防戚继光次日再度来袭。
整个夜晚,敌我双方都在紧张忙碌着,为接下来的生死较量做着准备。
……
与此同时,在战场的另一边,只见太史慈一马当先,犹如一颗闪耀的流星划过天际。
他胯下战马嘶鸣,手中那杆长枪闪烁着寒光,仿佛能够刺破苍穹。
身后紧跟着的是气势如虹、浩浩荡荡的交州军,他们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向前迅速推进。
这支军队一路疾驰,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漫天尘土。
他们所过之处,大地都为之震颤,草木也似乎感受到了这股强大的力量而瑟瑟发抖。
没过多久,太史慈所率领的交州军便与甘宁和周泰所带领的部队成功会师。
当三位猛将相聚时,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
士兵们欢呼雀跃,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太史慈骑在马上,英姿飒爽,他高举长枪,大声呼喊:“诸位兄弟!今日便是我们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之时!让敌人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他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在空中炸响,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听到太史慈的呼喊,甘宁咧嘴大笑,露出一口洁白如雪的牙齿。
他豪迈地说道:“哈哈,太史将军说得太对啦!今天就让这些家伙尝尝我的厉害!看我如何杀进城去,将敌军杀个片甲不留!”话音未落,甘宁手提长刀,双腿猛夹马腹,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他的身影快如闪电,眨眼间便已接近城门。
相比之下,周泰则显得沉稳许多。
他静静地坐在战马上,紧紧握住手中的双戟,目光冷峻地凝视着前方的城池。
那座城池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但周泰却毫无畏惧之色。
只听他低沉地喝道:“兄弟们,随我一同冲锋!”
随着太史慈、甘宁和周泰三人先后下达命令,三支队伍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如三把锋利无比的利剑,以雷霆万钧之势直直地朝着城池刺去。
士兵们呐喊着,奋勇向前,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攻克城池,取得胜利!
就在这时,站在高耸城墙之上的周瑜极目远眺,目光所及之处,正是那逐渐逼近的敌军。
只见那旌旗飘扬、尘土飞扬,而为首之人,赫然便是太史慈。
周瑜见状,心头不由得一紧,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心中清楚得很,此次来犯之敌绝非善类,特别是那太史慈,此人勇猛无比,堪称一员悍将。
然而,面对如此强敌,周瑜却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
他深吸一口气,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应对之策。
片刻之后,周瑜便胸有成竹地开始有条不紊地做出部署。
只见他双手叉腰,昂首挺胸,高声呼喊着命令:“弓箭手准备就绪!务必瞄准敌军先锋部队!投石车立即调整角度,一旦敌军靠近城池,即刻发动攻击!”他的声音洪亮如钟,响彻整个城墙。
城墙上的士兵们听到周瑜的指令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行动起来。
一时间,脚步声、铠甲碰撞声以及弓弦拉紧之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紧张而又激昂的战斗序曲。
弓箭手们熟练地弯弓搭箭,一支支锋利的箭头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
投石车手们则全神贯注地调整着投石车的方向和力度,他们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紧紧握着操作杆,只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甘宁率领的队伍离城墙越来越近。
周瑜双目凝视着敌军的动向,当看到他们即将进入己方的射程范围时,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新的命令:“放箭!”
话音未落,城墙上瞬间万箭齐发,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倾盆而下的雨点一般,带着凌厉的风声向着甘宁的队伍呼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