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沈强考虑是否可能是自然因素造成信号丢失时,无线电中传来轰6d长机飞行员的声音,他们的雷达同样因为强电磁干扰而失效。
“该死……”
沈强沉思片刻后决定改变策略,不再沿之字形飞行以寻找目标,而是径直朝目标方向飞去。
这一举动很快有了收获。
尽管干扰依旧存在,但雷达告警装置却捕捉到了运8J两点钟方向一个正在搜索的x波段雷达信号。
“终于找到你了!”
由于歼6和歼7的航程有限,沈强指挥的蓝方部队无法派遣战斗机进行护航,即使知道了红方的大致位置,也无法派出飞机进行拦截。
因此,沈强选择避开对方的攻击路径。
尽管不清楚红方是如何在如此远的距离上干扰到他的雷达;
但根据计算,那架晚起飞40分钟、航程刚过3000公里的歼轰7,在完成这么大的迂回后燃料必定所剩无几。
考虑到半主动中距导弹在低空尾追时的有效射程大约为10公里;
沈强认为自己暂时是安全的,并且只要拖延时间,对方就不得不因燃油不足而返航。这是他做出的最佳判断。
然而,实际情况与他的推测有所偏差。进入演习区后,歼轰7上的两名试飞员通过被动雷达迅速锁定了三架蓝方战机的位置。
驱逐舰上的两部二坐标雷达发出的稳定电磁波成为了他们理想的信号源。利用这些信号,飞行员无需直接对准目标就能探测它们。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存在,他们先降低高度进行超低空飞行,然后抓住机会切入蓝方飞机和己方舰艇之间启动干扰装置,给对方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从随后运8j奇怪的航线调整来看,干扰效果显然非常显着。
“接下来该怎么做?”武器控制官在无线电中问道。
按照计划,他们携带了霹雳11和霹雳5导弹以及副油箱,可以模拟攻击接近中的两架轰6d。
不过,导演部的任务要求并没有明确指出必须“击落”蓝军飞机,而是说如果能在导弹发射前成功干扰载机就算胜利。
现在他们的燃油充足,可以持续保持在蓝方轰炸机和己方舰艇之间的位置进行干扰,实际上已经满足了获胜条件。
但由于当前的低空飞行状态,他们无法与塔台正常联系以确认演习结果。
而蓝方的三架飞机也没有离开演习区的迹象。贸然爬升将使后面的驱护舰编队失去掩护,这让他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如果对方此时突然发起模拟攻击,那结果将难以预料。
因此,四架参与演习的飞机和两艘不明所以的军舰在海上僵持了几分钟。
“蓝方的那架运8预警机到底在搞什么?几乎要飞回海岸线,离开演习区了。”一位观察员报告说。
由于被动雷达的数据只显示在后座显示器上,这次是武器控制官比飞行员更早掌握情况的变化。
“它一直在向西飞行吗?”飞行员问道,他的hUd上因为没有开启主动雷达而信息稀少。
“确实如此,但现在它稍微调整了方向,好像在躲避什么东西。”武器控制官补充道。
飞行员决定不再等待:“干扰已经持续太久了,我们开始爬升。”
随着高度增加,歼轰-7的雷达警告系统检测到了新的信号。
“这不像是搜水2000的特征。”武器控制官一边说,一边操作面板分析信号。
干扰吊舱能够识别雷达信号,并与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对比。尽管数据库还在初步建设中,但恰好包含了一些关键型号的信息。
“数据显示……是AN\/ApG-66。”武器控制官报告。
“而且,我们的被动雷达显示,在运8后面大约80公里处有两个紧密编队的目标。”
飞行员心中一惊,脱口而出:“F-16?”
AN\/ApG-66雷达最常用于F-16A\/b战斗机。但在东海区域,这种机型并不常见。
飞行员迅速修正了自己的猜测:“不对,应该是空自的F-4EJ。”
“真是狭路相逢啊。”飞行员感叹道,意识到今天的演习可能不会那么顺利。
在这一刹那,飞机座舱内的两名飞行员终于理清了刚才混乱的局面。
他们驾驶的运8j侦察机不像歼轰电7那样配备有能够识别雷达信号类型的先进告警系统;
因此误将F4EJ战斗机发出的ApG-66J雷达x波段信号视为假想敌的拦截机。
由于运8j的搜水2000雷达安装在机头,当它背对目标时就失去了探测能力。
再加上F4EJ距离超过250公里,超出了517h舰载雷达的探测范围,而两架轰6d轰炸机又缺乏空中侦测装备,这一切导致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他方向,却忽视了正在接近的F4EJ。
这片空域位于公海之上,远离陆地,使得海岸线上的固定雷达无法提供实时监控。
结果,在歼轰电7被对方雷达旁瓣扫描到之前,所有的侦测设备都没有发现这两架前来“串门”的F4EJ。
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一幕,恰恰反映了当时华夏海军航空兵在没有预警机和区域防空力量支持下的现实困境。
依赖地面雷达和基地飞机的局限性,使得远洋作战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幸运的是,随着歼轰电7爬升至8000米高空,通讯重新建立,两位飞行员迅速向远在东莱的指挥中心汇报了情况。
尽管事件发生在公海上空,F4EJ直接冲向运8j的行为仍被视为挑衅行为。
然而,在国际水域,实力往往决定了话语权。
海军航空兵的歼轰7此前与岛国航空自卫队的F4EJ有过交手经验,从纯性能角度来说并不逊色。
但当前携带的电子战吊舱和副油箱等额外装备影响了飞行性能;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架独一无二的原型机,承担着试飞任务,所以基地指挥官下令避免近距离冲突。
“是否可以派遣几架战斗机进行支援?”一名参谋军官提出建议。
但是4团参谋长罗汇川清楚,他们的战斗机航程有限,即便起飞也坚持不了多久就得返航。
于是他考虑联系空军,请求派遣两架歼8战斗机前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