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亦熵在电话里说:“这项目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历经十五年的研发,还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呢。
不过后来因为技术和资金的问题,不得不搁置。”
“这么说来,确实是我关心的那个项目。”许宁兴奋地回应道。
“我联系到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沈鸿老院士,他曾任国家机械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又是一机部的顾问。”杜亦熵继续说道。
听到沈鸿的名字,许宁心中暗自惊叹。
这位传奇人物仅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在延安时期担任过兵工厂总工程师,之后更是自学成才,成为华夏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设计主持人。
即便现在已届九旬高龄,他的名字依然响亮。
有了这样的线索,许宁感到自己的计划有了新的转机。
即使沈老已经不在一线工作,但他的经验和见解无疑将为许宁提供宝贵的指导。
即使已经离休,这位德高望重的专家依然保持着广泛的人脉网络。
毕竟,那台6.8万吨的模锻压机正是在他担任机械委员会副主任时立项的。
“沈院士这两天在医院做体检,建议不要打扰他。他说你可以周一去家里找他,到时候他会邀请当时参与关键子项目的几位同事一起见面。”
这便是资深院士的影响力——一个电话就能安排一次小型聚会。
许宁感激地回应道:“您的帮助真是雪中送炭。”随后与对方聊了几句便结束了通话。
三天后,许宁带着精心挑选的小礼物来到杜亦熵提供的地址。
那是一栋位于京城的老式公寓楼,建于上世纪末,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并不破败。
这里住着多位知名学者,外表普通的建筑内蕴藏着非凡的智慧。
按响门铃后,一位大约三十岁的女士开门询问。她看到门外站着一位年轻人,看起来像个大学生,起初感到疑惑,甚至探头查看是否有其他人陪同。
确认只有许宁一人后,她礼貌地问道:“请问你是哪位?”
“我是许宁,之前和沈老预约过,今天来拜访他。”许宁解释道。
听到这话,女士显然愣了一下,然后转身向屋内喊道:“爷爷,门口有位叫许宁的客人在找您!”
声音轻柔地传来,显然是沈鸿的孙女。
随后,一位约莫五十多岁的男士迅速从屋内走出,一见到站在门口的许宁,便热情地上前迎接:
“小许同志,您好!沈老经常提起您,作为杜院士的得意门生,快请进。”
许宁递上带来的果篮和点心,那开门的女子——沈艺卿,沈鸿的孙女,一边接过礼物一边不好意思地说:
“真抱歉,我刚才还以为您是跟我爸同龄的专家呢,毕竟973项目的成员听起来都应该是教授级的人物。”
“没关系,这样的误会挺常见的。”许宁淡然回应。
他早已习惯于人们对他年轻外表的惊讶,这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简单寒暄后,误会轻松化解。
引路的是青华大学的颜永年教授,当年重型模锻压机设计团队的关键人物之一。穿过堆积如山的旧报纸,他们来到了沈老的卧室。
“沈老,非常荣幸能来拜访您。”许宁握住了这位老科学家的手,感受到那几乎干枯却依然温暖的触感。
沈老虽然年逾九旬,但精神矍铄,只是身体略显虚弱。沈艺卿早前提醒过,谈话不宜超过一个小时。
直奔主题,许宁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他对重启重型模锻压机研发项目的构想,并强调了当前航空制造业对此类设备的需求。
听到这里,沈鸿原本颤巍巍的手中拐杖仿佛突然有了力量,他的眼神瞬间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当年项目停滞不前,主要是因为遇到了几个棘手的问题,长时间未能突破,导致上级失去了信心……”
沈老喝了口茶,开始详细解释起那段历史。
“我们当时在液压系统、电气装置和控制组件上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最终遇到了三个主要难题。”
“首先,对于机器主体结构的研究不够深入。最适合超重型水压机的框架应是板框组合式,这种设计在漂亮国、苏连及其出口到法都国的大型水压机中都有应用。
然而,为了达到同样的性能,我们需要精确计算结构应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挑战。
因此,我们不得不选择预应力钢丝缠绕结构作为替代方案,尽管理论上可以满足需求,但由于材料和技术限制,可靠性难以保证。”
“其次,设备振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实验阶段我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却始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最后,国内没有符合标准的液压油也是一个障碍。
要克服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需要时间进行研究。
遗憾的是,在我退休后,政策方向发生了变化,项目也就此搁置了。”
老院士谈起这些技术问题时如数家珍,情绪激动,甚至需要孙女沈艺卿的帮助才能平静下来。
当提到现在的技术是否能解决当年的问题以及6.8万吨水压机的审批时,沈鸿的眼神流露出对项目的渴望与担忧。
虽然现在航空产业受到重视,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但考虑到过去的最大吨位仅为3万吨,直接提升至6.8万吨仍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不过,一旦实现,将为国内生产飞机部件带来新的机遇。
颜永年教授补充说,由于沈老年纪已大,精力有限。
他将负责详细解释更多细节,毕竟他在模锻压机设计工作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有更充沛的体力来进行详尽说明。
随后,他们离开了房间,让沈老得以休息,并转移话题聊了些轻松的内容。
许宁心里清楚,90岁的沈老不太可能全程参与这次高强度的讨论。
对他来说,能够通过沈老牵线搭桥见到颜永年,就已经达到了此行的主要目的。
然而,当颜永年开始讲述模锻压机资料的情况时,许宁还是感到一阵意外。
“一部分?”他下意识地重复道,以为接下来会是技术细节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