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市场在美国并不罕见,还有一些专门卖中古、画作、潮玩、手办、明星签名、老物件等特色店。
更低价还有十美元店,亦或者旧仓库盲盒拍卖,常听人说,有人从当中捡到宝。
即便在中产阶级小区,也有不同规模的跳蚤市场,低价出售或以物换物。
也因此,杰奎琳拥有她妈妈的衣柜很正常。
打开衣柜,虞娇“哇”赞叹声脱口而出。
衣柜一角里面是杰奎琳的衣服,t恤、休闲裤、风衣、西装外套等,共七八件,尺码都不小。
亚伦又高又壮,他的姐姐拥有模特身高合理。
剩下一大半是姐弟俩妈妈格塞夫人的旧衣服,以裙装居多,按照春夏二季(迈阿密热带通常只有两季)、颜色长短整齐悬挂,看上去对强迫症患者很是友好。
裙子风格也很多。
有公主裙,做工精细,胸前或裙摆上的手工蕾丝上有不少珍珠钉珠点缀,每颗珍珠仍然状态极佳。
礼帽、腰带、手套这些都保存得很完整。
在现在看来的复古风,上半身衬衫,下半身同色或撞色的半身裙,低调典雅,有点法式风情的感觉。
当然,也有现在看仍不过时的长裙。
夏季吊带居多。
一部分是丝绸的,十几年来依旧流光溢彩;另一部分则为掐腰波点花纹亮色裙,活泼、个性、热闹。
还有两条经典的黑裙,款式剪裁都很漂亮。
格塞夫人品味很好,看得出她很喜欢这些裙子,难怪杰奎琳不愿胡乱处理。
因时间太久,这些衣服都累积不少灰尘。
虞蓉先简单清理了一下,然后从中挑选几件,比如为两日后的单身派对挑的两件。
一件高腰印花裙,嫩黄叶印花为基,再搭配其他颜色花朵,和谐清新,中长袖,裙子轻盈飘逸。
一件纯色丝质。
虞蓉比较喜欢真丝材质的衣裳,真丝轻薄透气,穿上去舒适贴身,有种被温柔包裹的触觉。
这一件直筒长裙,吊带+V领领口设计。版型略为宽松,但因真丝材质本身自带垂坠感,适当宽松反而更能展示身材本身。
不过,虞蓉最爱的还是那种真丝的缎面光泽随着人的律动荡起微妙弧度,氤氲出一种波光粼粼的柔美。
格塞夫人身高和她差不多,能穿下,尺寸并不完全一样,有些裙子还需要适当地修改一下。
虞蓉以前不会这个,但上辈子在港娱学了不少,多次自己设计服装。
与后来成为国际知名设计师的何杰关系很不错,也从何杰那里学了不少。
最重要的,亚伦家有一台缝纫机,从满是杂物的地下室里刚搬出来的。
在美国,由于人工昂贵,再加上非长期蓝领工安全隐患问题,很多人都养成了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比如修电器、疏通马桶、保养汽车、修剪草坪、自制家具,dIY即”do It Yourself”,每个家庭都有工具箱。
像格塞夫人这样喜欢裙子的女主人,拥有一台缝纫机并不奇怪,针线包也全,还有剩有一些布匹和碎布,包袋、餐布、窗帘、玩偶等,都可以自己搞定。
虞蓉先尝试了一下使用缝纫机,她原先是会的,现在只是把技能捡起来。
这才开始动工。
由于昆娜闹得厉害,得先搞定她的裙子和玩偶。
玩偶简单,她做了一只肥肥的咖啡猫,往里面塞了一些棉花。
裙子有点难。
尤其是小昆娜这个小人儿,年纪不大,但像一个难缠的甲方,提出诸多不合时宜的要求。
即便虞蓉脑子里有一对未来点子,也很难满足她,最后做出了几条糖果色公主裙,还有一条彩虹色的。
手艺还是有一点生疏,细节肯定比不上何杰他们专业服装设计师,大致能看,穿上也不违和。
与搞定昆娜相比,自己的细节修整反而变得简单又熟练起来。
以前老是听留学生说,在国外很能锻炼自己。
虞蓉觉得的确没错,这辈子在美国大概能学会许多的生活小妙招。
不知不觉,上午过去了,虞蓉牵着昆娜下楼,正想要看看冰箱里有什么吃的。
门铃响了。
打开门,看见院外站着两个熟人,丹尼和安妮这一对昨天认识的兄妹,以及不太熟的四五个陌生人。
安妮灿烂微笑:“hi,薇拉,我做了些烤薄饼和蛋挞,味道很不错哦,想必你一定会喜欢的。”
这位置好像颠倒了。
通常来说,应该是新搬来的人家,为了融合当地的社交圈,上门拜访。
虞蓉也不是说孤傲地不遵守规则,但她现在毕竟是个黑户,尽量减少太多非必要的个人社交。
不过,既然人家都上门了,也只有笑脸相迎。
安妮一一介绍:“这是我的妈妈,琼斯太太,还有布朗太太,罗德里格斯?夫人,格林先生……”
银湖小区几街道几栋格塞家里入住一位顶级大美人的消息,已经疯传整个小镇。
西方人的确注重隐私,只是他们在竭力注重自己隐私的同时,又对他人的隐私有很强烈的窥视欲。
不然为什么西方的八卦周刊销量一直不低,内容也常常各种劲爆。
这些人明面上是来拜访的,有的拿苹果,有的拿蛋糕,有的拿红酒,还有的拿鲜花,但实际上,他们都是来探究了解邻居美人。
亚伦又有点不一样,他只是来他心心念念的女孩,还有几个男的也是昨天在路上遇见过就走不动的。
当虞蓉把门打开,出现在人前的一刻,在场有不少人发出诸如“wow”、“God”之类的惊叹声。
琼斯太太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是小区教会的志愿工作者之一。
她讲了许多关于教会的事情,还说假如虞蓉母女搬进来,小区教会可以为她们举办一个小型欢迎会。
这倒不必。
不过,虞蓉和亚伦的婚礼基本上定在教会举行,这可能会麻烦琼斯太太。
“上帝!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