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开故作沉思良久,这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道:
“长伯,你所说的,我何尝不知?可眼下这等局面,大家都想守成,想扩大战果,难啊!”
见陈云开似有松动,吴三桂顿时精神大振,忙道:
“云开,我如何不知如此?奈何,咱们得为长远计啊!若此役不能抢回这些人口物资,怕这些全都会成为鞑子的养分。咱们下一次再碰到鞑子主力,怕不知道又有多少好儿郎,要牺牲在沙场啊。这真的是此消彼长啊。”
看着吴三桂激动的模样,陈云开伸出大拇指赞道:
“长伯,我果然没看错你,你才是真正的天下豪杰!但一些事情,我刚刚答应了温阁老。长伯,你可愿意,为我大明,为我大明百姓,为我九边精锐,对朝廷上书,好好叙说一下其中利弊?”
“这……”
吴三桂顿时瞪大了眼睛。
哪想到,陈云开这狗艹的竟是把这等皮球又踢给了他的……
这不是拿他吴长伯当枪使吗?
然而。
吴三桂自也明白陈云开的深意。
此时。
如果不破开这等消极防御的局面,他们后续是不可能有任何功绩的,距离他的封伯梦想,自也是遥遥无期了。
半晌。
吴三桂一咬牙道:
“好,云开!我现在便回去准备,争取今日便把奏疏递上去!”
“好!”
陈云开笑着与吴三桂重重拥抱:
“长伯,那我便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
因为吴三桂对于向上的渴望,到了中午时分,他的奏疏便是递了上去,摆在了崇祯皇帝的案头上。
吴三桂身份毕竟非同寻常,崇祯皇帝对他的奏疏还是很在意的,第一批便是仔细查看。
可等看完了,崇祯皇帝却是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他如何不知吴三桂所说的正确性?
奈何。
事情到此时了,他也不敢轻易赌了。
毕竟。
眼前大好局面,各方面都能有所交代了,不就是损失一些屁民和钱财而已吗?
可!
一旦赌输了……
那等后果便是他这个天子都不好轻易承担的。
思虑良久。
崇祯皇帝便把这封奏疏又打回到内阁,先让温体仁他们头疼去吧。
…
内阁。
温体仁虽是早就料到了会有这等事情发生,却是根本没想到,此事竟是吴三桂挑头的……
这让他也有些尴尬了。
如果是别人,他说压也就压下去了,可,面对实力雄浑的吴三桂,他又怎好压?
只能是先走流程,让此事在内阁内讨论。
可。
这玩意一上内阁,就注定是藏不住的。
很快。
消息便是蔓延出来,又迅速传到市井中。
…
“本以为这姓吴的只是个酒囊饭袋之辈,没想到,他竟是有这等远见!”
“不错,我也认同吴军门的思路!决不能放这些鞑子截获的人口物资出关,否则,我大明又平添大敌呀!”
“必须把这些人口物资拦住!”
“对!忠勇伯爷英勇无敌,一定会把这些人口物资抢回来的!”
“谁敢阻拦这,谁就是汉奸,谁就是鞑子的走狗!”
京师城这几天本来就人心鼓舞,随着消息传开,迅速便在偌大的京师城内引爆了。
特别是后面诸多年轻学子的加入,理智的声音迅速被压下去,很快便变成了一边倒的‘要跟鞑子死战,把人口物资留下’!
谁反对,谁就是大汉奸,鞑子的走狗!
连带着吴三桂此役也好好出了一次大名,甚至,在一些人的刻意吹捧下,都快要跟陈云开不分伯仲了。
这让吴三桂又是振奋,却又是止不住的后怕。
振奋的是,他的名声终于起来了,且,有跟陈云开分庭抗礼的苗头了。
怕的是……
此事太大了,他怎么可能做成?
就算真能做成,也必须要仰仗陈云开的鼻息!
可万一事情做不成……
吴三桂已经有点不敢往下想了,心中更是后悔至极!
怎么就冲动了,给陈云开当了这回枪呢?
这下好了。
骑虎难下了……
…
晚间。
长剑营营地。
看着诸多消息的汇总,陈云开也止不住露出笑意。
虽说他此时也没有办法真正击溃清军主力,抢回人口物资来,但京师城此时这般局面,终究是改变了一些消极的走向!
这一来。
如果陈云开再冒进,或是运气不好吃了亏,再往回交代就好交代了,也是提前为退路打好了埋伏。
而且。
此时的这种氛围,虽说还不至于直接开启民智,但已经有那等苗头了,对陈云开而言也是偏利好的。
整体而言。
在这等偏活跃的氛围下,俨然更利于陈云开的发挥,能让陈云开有更多选择和容错的余地!
但这等风向比陈云开预想的还要更严重。
不多时。
宫中忽然有天使赶来,请陈云开入宫。
这让陈云开一时也止不住陷入思虑。
毕竟。
这等战时,陈云开是必须要值守大营,拱卫京师城的,但崇祯皇帝却是招他入宫。
很显然。
崇祯皇帝面对这等风向,也有点hold不住了,必须得得到陈云开一个答案。
好一会儿。
陈云开这才收拾一番,这些时日来,第一次踏入京师城,直奔皇城而去。
…
一路来到皇城,陈云开都有些心有余悸。
他本来是打算直接策马,迅速赶到皇城的。
但真正进城后才发现,这股风潮比想象的还要更甚!
哪怕天都黑了,却依然有很多人都在议论此事,特别是主干道上,大家都群情激奋。
陈云开都没辙了,只能选择乘坐马车赶往皇城。
不多时。
陈云开便赶到了已经很是熟悉的暖阁。
此时。
崇祯皇帝正在来回踱步,虽面上看似还稳着,实际上,明显已经乱了。
一看到陈云开过来,崇祯皇帝顿时精神一振,忙道:
“陈爱卿,这时把你叫过来,没耽误你的军务吧?”
两人聊了几句闲话,稍稍缓和了一下气氛,崇祯皇帝就憋不住了,小心询问陈云开对此事的看法。
陈云开早在来时便已经思虑条理,忙恭敬拱手道:
“皇爷,吴军门所说并不无道理,这确实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以臣本心而论,臣也想好好杀杀鞑子的锐气,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陈爱卿,你,你跟朕说句实话?此战,你,你有几分把握?”
崇祯皇帝愣了半晌才是回神,忙是小心看向陈云开说道。
以陈云开对崇祯皇帝的了解,又岂能不明白,虽然崇祯皇帝很怕承担风险,但他在内心深处,比谁都更想进取,削弱鞑子的实力!
这一来。
陈云开自然也有了更多借力的地方!
忙恭敬拱手道:
“皇爷,此事臣一时也说不好!若是现在这般,可能五成把握都没有。但,若是后续局面发展,鞑子的那些人口物资和他们的主力汇聚,加之我大明的勤王军更多了,可能有六成、甚至是七成以上的把握!”
“七成以上的把握?”
崇祯皇帝眼睛顿时一亮,但又迅速收敛,又开始来回踱步。
好半晌。
他这才道:
“陈爱卿,若此事,此事朕给你权宜之计,你最好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来了!’
陈云开一个机灵,他等的就是崇祯皇帝这句话!
“皇爷,最好臣说不好,但最不好,臣心里还是有分寸的!即便到时真要对鞑子动手,在局面不明朗的情况下,也不宜调动过多兵力!主力还是要以守卫京师城为主。若这么算,臣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可以确保京师城万无一失!”
“好!”
崇祯皇帝顿时大喜:
“陈爱卿,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了!那此战,朕便给你这权宜之计!”
…
离开皇城。
陈云开精神也是大振。
虽说达到此时的这个局面,绕的弯有点多了,还把吴三桂抬起来,但整体而言,陈云开还是最大受益者。
毕竟。
如果不把吴三桂捧起来,到时战局出现问题,就更没人能发力了,怕全都得躺平。
而吴三桂此时起来,不仅能帮陈云开分担不少火力和压力,也能让崇祯皇帝,包括朝廷,以及京师城众人更放心。
主要‘两条腿走路’,肯定是比一条腿走路更让人踏实不是?
这一来。
陈云开既是获得了想要的主动权,又在这等悄无声息间,化解了他的很大风险,并且,把吴三桂竖成了新靶子……
日后。
关宁再想贪墨那么多,可就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吴三桂很快就会被放在放大镜下。
一路回到大营,陈云开刚要筹谋接下来的战略思路呢,刘宗敏忽然又恭敬来报:
“帅爷,鞑子又有使者来了,还是那范文程。他说,皇太极又给您开出新条件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