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漠南和漠北蒙古组建的五万大军已经到达察汉泊湖泊,再往西北行军两百多公里,就会进入杜尔伯特部落所在高原盆地草原。
从这个湖泊往往下四百多公里就是陕西西行都司,也就是所谓的丝绸之路。
青海就在丝绸之路西面,其实大家离得都是挺近的,两三天路程就能到达。
不过这三四百公里的路程有山脉和沙漠阻隔,就算小心商队都不敢走直线,大军更不可能走直线。
所以真要走的话,只能绕路走,最少要行军半个月。
这次统领军队的是哈尔三部的哈达,进入杜尔伯特部落草场要通过一个狭长的戈壁区域。
这个戈壁北面和南面都是山脉,通道只有三十公里到五十公里距离。
有点类似山海关外的三百里狭长通道,要将沿途部落扫荡干净,大军才能安全通行过去。
哈尔拿着一个水壶猛然灌了几口水,随后就是大口喘息着。
这边的天气十分干燥,因为这几年干旱的比较严重,所以这一带出现了不少沙漠化的土地。
“什么鬼地方,真是热死人!”哈达骂骂咧咧起来,因为有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所以造成这边的温度十分高。
现在白日的温度就在三十度左右,不过到了夜里,温度会降低到十度以内。
昼夜温差十分大,一般人在这边还真受不了这日夜二十多度的温差。
炎热的气温,让军队都没有什么精气神,消耗队伍的水车充足,队伍补充水分及时,要不然不知道多少人要被热晕。
毕竟现在五万人马身上穿的都是棉衣。
其实还有二三个月才入冬,都是现在天气异常,气温下降都比正常节气要早一两个月。
所以冬衣都提前准备好了。
但是没想到,这边的气温在秋天还保持在三十度。
三十度的天气还穿着一件棉衣,这简直是要了人的老命。
不但人需要大量的水源,就连随军的马匹也需要大量的水源。
为了减少水源的消耗,原本五万的骑兵大军,有三分之一变成了步兵。
而五万大军中,只有三万的骑兵是有马匹。
不过就算是这样,整个军队的都十分缺乏水源,只能后方源源不断的运送西瓜过来补充军队流失的水分。
此时,在这个戈壁上的湖泊,几乎被马匹围拢一圈,所有马匹在饮水,同时兵卒也在用水清洗马匹上灰尘。
原本还清澈的湖泊,一下变得浑浊起来。
但就算如此,有不少的蒙古兵卒直接趴在东面上就是喝水,喝完了还给自己携带的水壶给装满了。
随军五万人身上都携带了一个水壶,水壶并不是铁制,而是使用囊制作出来。
所以这些水壶也可以叫做水囊,一次装满能有六斤多的水,能提供一个兵卒五六天的饮水。
加上途中每天都会分西瓜吃,所以这么一个水囊的水能够士兵十天。
哈达带领军队过来还算顺利,只是花费了十四天的时间。
所以现在队伍处于一个临近缺水的状态。
不过经过这一轮的补水,只要战事顺利,那么在杜尔伯特部落所在的草原上是有好几个大型湖泊补充水分。
哈达带领军队在湖泊休整三天,等待后面的物资慢慢送上来后,便是让大军再次前进。
最终,大军停留在一处大峡谷位置,这个位置算是一处地势相对较高的位置。
不过这边的整体地势都是向上攀爬着,对于哈达的五万大军来说,是处于地势低的地方。
这种地势大决战时是十分不利的,因为是处于上坡路段,不管马匹还是人冲上去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
而杜尔伯特部落人马占据的是高地,往下冲锋的手会有加成。
此时双方大军都集结了起来,这一场战斗的胜负将决定草原归属权。
如果杜尔伯特部落人马输掉,那么将会失去这片草原的所属权,只能往其他地方迁徙。
此时双方大军在相差二十公里的水源位置对立着,在这二十公里的战场上,零散的战斗已经打起来。
总体局势对杜尔伯特部落十分不利。
“你说辉特部的人直接投降对面了?”达赖台什听到一个很不好的消息,那就是辉特部投降了。
辉特部游牧的地方在阿尔泰山脉东南端,也是哈达进入杜尔伯特草原腹地必须经过的区域。
而哈萨克汗国,就在阿尔泰山脉西南部发起进攻。
整条山脉长五百多公里住噶尔部和杜尔伯特部落将分隔山脉南北两端。
山脉是有路可以通往准噶尔部落,等哈达将杜尔伯特部落打下来后,下一步就是攻打准噶尔部落所在。
此时作为前线屏障的辉特部投降敌人,对杜尔伯特部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辉特对阿尔泰山脉可是很熟悉,有这群人带领,达赖台什都已经能想到,一旦这一场决战失败,敌人长驱直入的画面。
“让外部的人马开始收缩。”达赖台什沉声下达命令道。
经过这段时间搜查到的消息,达赖台什知道对方大军属于远征,他可是知道现在草原戈壁上想给一支五六万大军补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所以达赖台什准备改变策略,和敌人打消耗战,杜尔伯特部落人马是在本土作战,所以不存在什么运输困难的事情。
只要拖延时间久留,对方一定会自己崩溃。
“林丹汗那边联系的怎么样?”达赖台什询问自己麾下的亲卫道。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达赖台什在知道大明王朝一心要剿灭他后,便是联系了现在在青海的林丹汗。
此时林丹汗和却图汗两人经过一两年清扫,已经在青海附近站稳脚跟。
两个部落合起来,应该能凑出两万多人马。
“首领,林丹汗那边已经回信,愿意联合在一起对付草原上的叛徒。”一位亲信禀告说道。
听到这,达赖台什总算有些自信起来。
这场战争无论怎么看,都是杜尔伯特部落获胜。
第一,敌人远道而来,属于疲惫之军,补给匮乏。
第二,杜尔伯特部落属于在本土作战,占据巨大优势。
第三,杜尔伯特部落还有十万勇士可以征召。
第四,有林丹汗这外援军队过来。
有此四条,达赖台什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