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府,贾诩一本正经地说出了必须救援庐江的理由,尤其是第三个,其实其中还含有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
兴汉八年秋,徐州风调雨顺,农业获得了大丰收。陶响携大将军府众幕僚视察徐州。
某日,陶响一行人身着便装,在徐州东南奔走了一日,所过之处,粮食丰收,百姓脸上疲惫的脸上难得看到了欢颜。陶响一行人感同身受,也兴奋不已。
徐州东南。有一条河叫不老河。午时,陶响一行人顺着不老河,行至一村庄旁,只见炊烟袅袅,村的东南不老河上有两座古桥,外观古朴典雅,造型优美。东北一座山峰,直插云霄,山形秀丽。其下良田千亩,犹如怀抱。村庄则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宛如世外桃源。
陶响沉迷于如此秀丽的风景中,下令在河边埋锅造饭。
饭时,陶响多喝了几杯酒,诗兴大发,随口念出一句:“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后又加了一句,“以娱暮年”
这两句话的本意是,这个东南面有两座古桥环绕的秀丽之地,如果能朝朝夕夕在此生活,即使是到了暮年也不会感到乏味,厌倦。
谁知此二句诗在徐州一经流传,便让人产生了其它的联想,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古代,桥和乔同音。
当时,庐江乔公家的两名女孩,乔樱和乔燕刚随母亲搬迁到徐州居住,便因绝世的美貌震惊了徐州百姓,人称“大小二乔”。上门求亲者络绎不绝。然而没有一个人求亲成功的。恰好在这个时候,陶响的诗流传开来。“揽二桥”?难道不是“揽二乔”?许多人自以为是的恍然大悟。
怪不得没有求亲成功者,大将军看中的人谁敢染指?嫌命长了?至此,乔家再没有一个敢上门提亲者。弄得乔母倒是有苦说不出口来。
乔家虽然有部分家眷和生意搬迁到了徐州,但乔公和部分族人仍留在了庐江。倘徐州或新汉不进行救援,乔公及部分族人岂不危矣?故贾诩所言,“恐失佳人所望”!
陶响意味深长地俯视贾诩,这个家伙,当真是绵里藏针。以为自己处处针对他,用这种方式告诉陶响,不要以为自己好欺负!
转过身后,陶响把目光投向其他人:“既然要救,当如何去救?”
田丰出列,朝陶响拱手一礼,道:“此事易尔。以陆伯逊之能加之曲波之勇,庐江绝非短时间内可破。吾新汉大军不妨采用围魏救赵之法,攻击其必救之处,比如寿春。迫使其退军可也!”
众人皆点头认可。诅授又补充道:“所谓天下大局,不过是一盘棋尔。常人所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吾军不得不考虑伪大汉政权的反应。彼曹孟德,其人最善捕捉战机。平常看似无害,到了战事紧要关头,被其寻到吾方空虚之处,一击致命,则吾军危也。”
陶响深以为然。以大将府发出军令,令平常驻守幽并二州的东北集团军赵云,率主力向西北集团主驻守的冀州,兖州靠拢。自从吕布,陈宫率军远出塞外,纵横数千里,横扫千军。东北集团军面临的异族威胁几乎为零。故仍把其放在幽,并二州有些浪费。把其调往与大汉政权相邻的州才是正理。毕竟,现在新汉政权最大的威胁就是大汉政权了。
大军出动,讨伐袁术。必须要名正言顺。身为草莽营主事的郭嘉献了一计。传说袁术把孙坚在洛阳所获的传国玉玺,私下据为己有,秘不示人。隐隐有自立之心。故以此为借口,写一篇声讨袁术的檄文,必将获得天下百姓的认同。
陶响想起历史上,陈琳所写的讨伐曹操的檄文,居然能以毒攻毒,治好曹操的头痛之病。想来一定是有理有据,文采斐然。于是传令陈琳亲笔写一篇讨伐袁术的檄文。
陶响又以大将军府的名义,征调张辽所部全部的南方军团,作为此次讨伐袁术的主力。同时调力士营张胜大军,水军徐盛全军,全力配合张辽军团此次南下作战。诸葛亮,陈登作为随军正副军师,参与制订作战计划。
时隔多年,新汉的战争机器又一次转动起来。所谓的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副军师陈登既是水军的一员,又是南方军团的副军师,更在后勤岗位深耕多年,有着无与伦比的经验与人脉。只见他有条不紊地发出一条条指令,各类物资都朝着徐扬二州的边境之地广陵城汇聚。
作为正军师的诸葛亮,对陈登的这一手能耐,都自叹不如。陈登真正的才能远非如此,这次的表现不过是冰山之一角。此战过后,天下人对陶响的识人之明又一次震惊了。据说,大汉魏王曹操事后叹息曰:“陈元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陶浩然洞悉人心,远异常人,非吾辈能及其项背矣!”
新汉十年夏,陈琳写了一篇讨伐袁术的檄文。列举了袁术种种不法之罪,达十条之多。当然,其中最主要的不外乎两条,一是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使百姓生活在极端困苦之中。二是私藏传国玉玺,图谋不轨。
整个文章写得文采飞扬,一气呵成。有理有据,把袁术老奸巨猾,反心昭昭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最后,更是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讨之。
此文一出,天下震惊。就连私下里和袁术多有书信往来的曹操也不得不站出来,公开表示和袁术决裂,并代表天子,向袁术追讨传国玉玺,并欲派大军,治其不臣之罪。
远在巴蜀的刘璋,也正式表态:袁术乃国贼也!欲除之而后快!
和扬州多有生意往来的荆州刘表,怕受牵连。紧急下令,停掉了荆扬二州设在荆州境内的多个榷场。水军更是全军出动,阻绝与扬州生意往来的,最为便捷的各条水上要道。
据说,袁术读完陈琳的檄文后气得吐血三升,被众名医轮番救治后方保得一命。
袁术虽然侥幸保得一命,然而清醒过来后,发现扬州已是人人喊打,四面楚歌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