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最近在网上买了些青菜,大概有十斤,这样他们至少一周不需要买菜。白珍前些天过年回家摔爆了手机屏幕的一个角,黄忆给她重新贴了手机膜。
他们俩回来深圳后,去逛商场的时候,黄忆都有意无意在看手机。他还说最近有那种以旧换新的补贴,看有没有比较优惠的手机,合适的话可以考虑换个新的。白珍却认为自己的这个手机才买了两年多,现在磨合得正好用的时候,不需要买了。
她之前另一个手机用了六年,直到开不了机了,才换了现在的手机的。她并不需要手机多么时新,只要能满足她的工作需要和联系的需求就可以了。
过年时候,她看到白梅之前的手机用不到两年,又换了一个新的苹果手机了,还可以碰触充电的。黄忆说白梅他们好奢侈啊,之前的手机也是买了高配版的,现在就给小朋友用了。他们自己又换了最新款的手机了。
之前白珍看蓝月拿出来十几部手机,都是用不到几年的,大多数是因为蓝月摔坏了手机屏幕,发现换屏幕太贵,就没有去修,放在家里,放久了,就都开不了机了。当时十几部手机都是白梅夫妻俩买给她的。她说拿去卖给收旧手机的。
白珍一台台试了下都是不能开机了。当天下午,蓝月拿去收旧手机那里,也就卖了几百块钱,每台就几十块钱。黄忆事后在那里可惜,说他们真的是浪费很多钱在买手机上面,这些手机二手卖是很不值钱了。
白梅的老公一般用手机不会用到坏,他都是看到新出来的款式就会想要换手机,而且每次买的手机并不便宜,都在4000元以上。
白珍他们公司对于业绩奖励,有时候会奖励时下的手机,她之前也想通过自己努力一把,获得那种价值两万的折叠手机,不过那个还是很有难度的,她没有达成。
蓝月经常认为 ,钱是身外物,要那么多钱干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布施了。她并不是很懂得怎么用钱。以致她几十年来并没有什么积蓄。她自己是畅快了,但是女儿们却要努力赚钱,才能给她一些钱。
有时候白珍在想,如果自己的父母以前就懂得投资理财,她们姐妹俩可能就不用太辛苦,父母可以托举一下她们。
白梅之前也很羡慕别人家里父母帮忙安排好了工作,一毕业就进到学校做老师,她说真的是差太多了。其实大家能力差不多,差的就是机遇。她们姐妹俩都是靠自己,父母不拖后腿就还好了。姐妹俩都是工作后才意识到要努力多存钱。很多时候会赚钱,不会留钱也是很悲哀的。
白珍在年轻一些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存不住太多钱,她当时就会想着用定投基金或者买些保险的方式来存钱,再后来就是买房子。多年过去了,她发现钱不能快速变现的那种投资都给她存下来了钱,比如房子、保险。
而在手里能随时支配的那种钱,很容易就花掉了。她和白梅也经常在说,能存下来钱的就是房子和保险了。虽然这几年房子不太好卖了,但是作为固定资产,它还是有保值增值的功能存在的。
现实生活教会了她们怎么投资理财。蓝月属于那种享乐型,她曾经还说过白珍,不要那么拼,你赚的钱都不是自己的,都是帮别人家赚钱。不要那么在乎钱。
白珍说她站着说话腰不疼,如果不拼,怎么交房贷,怎么交保费?白珍他们小家庭最高峰的时候,保费一年交三十多万,包括了夫妻双方父母的养老年金险、医疗险、重疾险等。那时候她收入高,一直坚持在交,还把妹妹夫妻俩的重疾险帮忙交了好几年。
她当时想着这些交保费的钱就不要了,相当于给了他们支持。他们如果不买保险,未来如果发生什么风险,和自己借钱,自己还真的没有什么钱借给他们。
白梅夫妻俩一贯对保险不是很看好。白珍却认为保险是个杠杆,未来真的有风险时,自己可以不用拿口袋里的钱出来了。就用保险的理赔金就好了。
相对来说,白珍对于钱的规划是比较长远的,也是比较谨慎的。她曾经过过苦日子,知道合理利用每一分钱。白梅和蓝月都相对没有那么多去接触很多社会的现实,她们以前都是被白苗保护得很好。
未来的日子都需要她们自己去一步步走,需要自己好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