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林火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你身为大商之王,理应顺应天命,守护人道气运。” “然而你却修炼妖族之法,自甘堕落!”
“这不仅玷污了你自身的功德、还损害了大商的气运!你可知罪”?” 林火的声音如同寒冬里的北风,凛冽而无情。
纣王和妲己浑身颤抖,无言以对,只能深深地低下头,默默地承受着人皇的怒火和责问。 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无奈。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这次的举动究竟有多么愚蠢和荒唐! 但事已至此,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只能等待着人皇的判决和惩罚。
林火目光如炬,直视纣王与妲己,心中已有决断。
他沉声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妲己,你身为妖族,却妄图扰乱人道气运,实乃大罪!” “今日,我便贬斥你,从此不得再近纣王之身!”
“纣王,你需将她打入冷宫,永不再见!” 此言一出,纣王脸色骤变,难看至极。
他心中虽然对林火充满敬畏,但此刻却忍不住为妲己辩解:“人皇陛下,妲己虽有过错,但她只是出于对小王的深情,才犯下此罪。”
“小王与她情深意重,只想与她长生久视,共度余生。” “还请陛下网开一面,宽恕她的罪过。”
林火闻言,眉头微皱,他深知纣王对妲己的宠爱,但此事关乎人道气运,绝不能轻易姑息。 于是,他耐心解释道:“纣王,你身负人族气运, 一国之君,责任重大。”
“你死后,自然能魂归我处,受我庇护!”
“身为人皇,我绝不会让你孤苦无依,定会让你在商教重生,与三皇五帝一般,遨游洪荒,享受无尽尊荣。” “你的好日子在后面,怎么就等不及了呢?”
纣王听了林火的话,心中恍然大悟,如同醍醐灌顶!
他这才明白,自己身为大商之王,肩负着何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与妲己的私情相比,人道气运和大商的未来才是重中之重。
想到此处,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愧疚之情,对林火也越发恭敬。
而妲己此刻也彻底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她羞愧难当,急忙跪下向林火请罪:“人皇陛下,妾身知罪了。” “所有罪责,妾身一人承担,绝不牵连大王。”
“从今以后,妾身愿在冷宫中思过悔过,永不出世。”
林火见状,微微点头,表示对妲己的认罪态度还算满意。
他再次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好,既然你已认罪,我便不再追究。”
“从今以后,宫中再无妲己,你便在冷宫中安心思过吧。” 纣王虽然心中无奈,但也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他深吸一口气,强忍住心中的悲痛,降下了命令:“来人!将妲己打入冷宫,永不得出!” 随着这道命令的传达,妲己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而纣王也转过身去,不再多看一眼,生怕自己会忍不住改变主意。 林火见事情已经解决,便也准备离开。
他身形一闪,便消失在了夜空中。
只留下一句话,回荡在纣王的耳边:“`”纣王,你要牢记今日的教训,时刻以大局为重,守护好人道气运和大商的未来。”
纣王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牢记人皇的教诲。
事后,夜色如水,月光洒落在冷宫凄凉的屋瓦之上。
几日以来,纣王心中挂念着妲己,终是忍不住悄悄前往冷宫,欲与她相见。 他穿过冷宫幽深的回廊,来到妲己的寝殿前,轻轻推开了殿门。
妲己正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哀怨和思念。
听到殿门开启的声响,她转身望去,见是纣王,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 但随即,又黯淡下来,她缓缓起身,向纣王行礼。
纣王快步走到妲己身边,扶起她,柔声说道:“妲己,你受苦了。” “寡人来此处,只是想告诉你,让你安心在此。”
“待寡人百年之后,魂归天地,再获自由之身,定会与你相会,共度余生。”
妲己闻言,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握住纣王的手,泣不成声:“大王,妾身知道您的苦心。” “妾身愿意等待,无论多久,都愿意等待您的归来。”
纣王心中感动不已,他轻轻拭去妲己脸上的泪水,安慰道:“妲己,你要相信寡人。” “这一世,我们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寡人对你的心意从未改变!”
“寡人会努力积累气运,守护大商江山,同时也精心培养殷郊,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似。” “待寡人归来之日,便是我们重逢之时!”
妲己点头,泪水依旧止不住地流淌。
她知道,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但她愿意等待,为了与纣王的重逢,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纣王见状,心中也是悲痛不已。
他紧紧拥抱住妲己,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身体里。 两人就这样相拥着,默默地告别。
而这一幕,都被林火尽收眼底。
他并没有阻止纣王与妲己的相见,而是选择旁观了全过程。
他心中也不禁感叹,这一对虽然曲折坎坷,但却情深意重。。
这一世,他会让他们和睦重归,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自那以后,纣王更加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努力积累气运。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守护好大商江山,还要为未来的重逢做好准备。 同时,他也精心培养嫡长子殷郊,让他学习各种治国之道和修炼之法。
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继承大商的基业。
朝中文武百官见状,都对纣王的变化感到欣慰和安心。 他们深知,大商在纣王的治理下必定会越发繁荣昌盛。
而林火也一直在暗中关注着一切,他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够见证纣王和妲己的重逢之日。
数十年后。
金鳌岛之上,剑气缭绕,仙音袅袅。
听剑独立山巅,心觉闲暇之余,颇感寂寥。
遂心念一动,欲出门游历四方,以观人间百态,感悟大道之玄妙。
他乃先天人族,头顶之上,先天火种印记熠熠生辉,如赤日当空,彰显着他那高贵的出身。 每至一处,凡人族见之,皆肃然起敬,尊称一声“人祖”。
盖因此三千先天人族,乃女娲娘娘亲手所捏,蕴含天地之精华,人族之始祖。
而后天人族,皆由泥点化形,或人族自相繁衍,虽数量繁多,却难及先天人族之尊贵。 太清老子门下玄都,亦是这三千先天人族中的一员。
而听剑,亦以此身份为荣。
然他更知,身份之外,修行之道,方为根本。
于是,他踏上旅途,欲观人族生存之状,悟修仙之道。 他飞越千山万水,遍历无数人族聚居之地。
所见之处,皆是人族为了生存,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有的宗族,为了培养一位仙道强者,不惜倾尽全族之力,投放无数资源,却往往事与愿违,难以成功。
亿兆人族之中,能成仙作祖者,寥寥无几。 此乃修仙之残酷,亦是大道之无情。
听剑心中五味杂陈,他见证了太多人族的悲欢离合,也看到了太多修仙者的无奈与挣扎。 他深知,修仙之路,艰难险阻,每一步都需付出巨大的代价。
从地仙到天仙,再到金仙、太乙之辈,每一步都是十万里挑一。 无数英才折戟沉沙,方能成就一位仙道巨擘。
一日,听剑来到一处人族小城,城中热闹非凡,却也有修仙者在此隐居。 他信步走入一家酒楼,欲借此地,听闻人族之事,感悟修仙之道。
酒楼之中,人声鼎沸,酒香四溢。 听剑坐于一隅,静听四周之语。
忽闻一桌传来叹息之声,一人道:“修仙之道,何其艰难!” “我族倾尽全力,却难以培养出一位真正的仙道强者。”
另一人接道:“是啊,我辈虽有心向道,却往往力不从心,难以突破自身桎梏。”
听剑闻之,心中一动,他端起酒杯,走到那桌前,微笑道:“诸位道友,何必如此悲观?”
“修仙之道,虽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勇往直前,终有一日,能够成仙作祖,证道永恒。”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随即露出深思之色。
一人起身抱拳道:“多谢道友指点迷津,我等定当铭记于心,不负所望。” 听剑点头微笑,转身离去。
他知道,他的游历还未结束,他还要见证更多的人族故事,感悟更深的修仙之道。
而他的心中,也始终怀着一份对人族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修仙之路的坚定信念。 数十载光阴匆匆,听剑遍历人族诸地,终返金鳌岛。
海风轻拂,岛上仙气缭绕,然他心中所感,却与往昔大不相同。 近百年的游历,让他的心灵深处,沉淀了太多的感悟与思考。
他静立于岛巅,眼前是波澜壮阔的洪荒景象,心中却是人族那无数奋斗与挣扎的身影。 人族,为了长生久世,所付出的努力,远超洪荒万族。
他们孜孜不倦,追求仙道,然而天道不公,对于人族,似乎总是少了些许优待。 听剑闭目,脑海中浮现出那些他曾亲眼见证过的场景。
无数人族修士,耗尽一生心血,却终究无法证得仙人果位,他们那无奈而又坚定的眼神,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头。
人族虽然繁衍生息,数量众多,但这又能如何呢? 在修仙的道路上,资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人族的资质,本就不如洪荒诸多生灵,继续这样修炼下去,似乎永远也看不到尽头。 他轻轻叹息,这叹息声中,充满了对人族未来的担忧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