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众人一下惊醒——
对啊!
这几年,各地的将校都换成了燕王的人了,秦王、晋王、辽王这几个的辖内,兵马虽多,其实也都是燕王的护卫在充当将校。只要这些人在底下煽动,藩王们坐立不安,也没有办法,就算想压,也压不住啊!
“恩师,如此说来,燕王这一招,竟然是想好了的?”
王纯忍不住脱口而出。
“是啊……”
李善长一脸无奈,娓娓说:“没法啊……燕王连带老夫也扯进来,是想让我帮他一手啊……”
啊?
不行!
不能帮!
这样怎么能行?
燕王无耻!
众人心里一顿腹诽。
但转念一想,也全都心里有数——
燕王既然都敢谋反了,
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这次,
他是明摆着要逼李善长出面啊。
唉!
想到这里,众人也是一阵不爽。
这时,
李善长又说:“他要老夫帮一手,那就帮一手吧……但是,老夫也不是白给的……咱们是只吆喝、不出力!”
嗯嗯!
‘对对!’
“只吆喝不出力!”
“……”
李善长冷冷一笑:“你们回去,都给下面说,就说安国公和付友德串通的,跟咱们无关……上位不是在诏书上说了吗?迁都洛阳,有利于新政!就让他们说去吧!”
嗯嗯,
对对!
众人纷纷点头——
这样最好!
正好有皇上的诏书挡着!
既然皇上都说迁都洛阳有利于新政了,那不是明摆着是说苏尘要谋反吗?
这时,
陈迪忍不住说:“恩师,那咱们就说支持平叛?”
是啊!
李善长嗤了一声:“他要平叛,就让他平去吧!咱们身为朝臣,有人谋反了,当然要支持平叛……”
“是。”
众人也全都领会了。
……
次日开始,
李善长的党羽就在各州府和京城开始散布谣言,说朝廷支持平叛,各地官绅起哄,加上皂吏、耄老这些人也都乡村鼓动,流言一下子就成气候了。声势一浪高过一浪,又比之前更盛大了。
这天,
奉天殿上,老朱已经满头白发,在殿中来回踱步,一边听着宋忠的回报。
“皇上,臣查到,流言都是李善长的党羽说的……此前则是燕王的党羽……”
嗯……
老朱嗯了一声,并没有说话,反而问了一句:“安国公呢?最近都在干什么?”
“回禀皇上,安国公在刘家港和京城两地奔走,监督今年最后一批货……额,都差不多了上船了……”
哦……
老朱点点头,忍不住说:“不动如山啊……”
他的耳目遍布天下,自然早就知道了,流言现在说是他苏尘在指使付友德称帝,他竟然丝毫不动,也让老朱感到很意外。
“吴王呢?”
老朱忽然想到,朱允熥也很久没消息了,应该已经急的不行了吧?
不料,
宋忠却回答:“皇上,吴王仍在各地督修官道,又在南阳等地督造救济署等等……属下的暗桩回报,吴王平常不见人,也没说什么,整天都很忙……”
哦?
这样?
老朱一向看不起朱允熥,这时真的有点意外,又问:“他真的在做事?没有声色犬马什么的?”
“没有,皇上,臣据实回答。”
哦……
老朱这次真的有点奇怪了——
难道转性了?
竟然真的耐着性子做事了?
他想到自己其实一直没有关注吴王的事,到底官道修了多少,什么署又造了多少,他是一概不知,于是忍不住问:“宋忠啊,他修了多少官道了?修得如何啊?那些什么署,造了多少啊?”
宋忠其实也有点为吴王鸣不平,在他看来,朱允炆整天就跟儒生在一起吟诗作对,根本不干事。吴王做了那么多事,皇上反而一点不喜欢。
一念至此,
他也直言不讳地说:“皇上,吴王督修官道已经大半年了,五条官道自京城至各地,都已经初具规模……额,吴王将原来的前元的官道拓宽了一倍,如今可以跑两辆马车……臣听工部的人说,百姓商旅们,现在觉得方便多了,都称五条官道为吴王道呢!”
吴王道?
真的?
老朱一下凛然——
难道天命在他?
要知道,
老朱这种人绝不是一般人,他看待问题,一下子就能直击本质。如果宋忠的话是真的,那就是说:朱允熥已经深得人心了!
“这是前元之德啊……”
老朱脑海里突然冒出这句话来。
前元虽然残酷,但立国之后,广兴民利,驿站官道、水利矿山,均为历代所未见。如今朱允熥竟然也这样干,那就不得了了。
一念至此,
老朱又忍不住问:“那些什么署呢?造了多少?”
宋忠也如实回答:
“皇上,吴王已经在淮西、江苏、浙江、江西四省,每个州府都造了一所医疗署,一所救济署……”
啊?
什么?
哪来的钱?
老朱准备责问,却忽然想到了苏尘——
有了苏尘源源不断的银子支持,他的确是造的出来的啊……
这么说,
朱允熥竟然真的站稳了?
想到这里,
老朱忍不住一声长叹——
难道咱真的看错了?
但与此同时,
另一个影子又忽然从脑海里冒出来——
蓝玉!
朱允熥还是蓝玉的侄孙呢!
“送终,蓝玉他们呢?有何动静啊?”
“回禀皇上,鸡鸣寺倒是没什么动静,只是那些跟着蓝玉的人,已经走了很多……”
什么?
走了?
“去哪里了?”
“皇上,他们已经是皇上赐了度牒的僧人,可以云游天下,走的时候也去天界寺挂了单,说是云游……”
云游?
不对!
老朱立刻警觉过来:“宋忠,你怎么不早报?”
这?
宋忠顿时以头触地。
哼!
老朱怒哼一声,直接下令:“宋忠,派点人手去盯着!这些人去了哪里,在哪个寺,全都要摸清楚!”
“是!”
这时,
老朱坐回龙椅,对宋忠说:“宋忠,你去吧。吴风,你来说!”
吴风飘然而入,宋忠则一步步后退,一下闪出殿外。
“吴风,那些塞外到底在干什么?”
老朱这时的语气,忽然变得特别阴冷。
吴风打了个激灵,跪下说:“回禀皇上,塞王们已经被手下将校围住了……”
哦?
果然如此!
老朱一听就明白——
这波舆论之所以再起高潮,不见得是藩王们谋反,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果然,
是燕王在底下煽动将校,逼着他们对抗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