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广阳俊靡这座城池实际上已然历经了两轮对世家官吏的血腥屠戮。当管亥所率的士卒如潮水般涌入时,初次的杀戮便已悄然展开。
那时,士卒们毫无心理负担可言,因为他们深知,但凡眼前所见的豪宅府邸,其主人必定是世家乡绅无疑。而彼时的管亥,尚身处太守府中,埋头翻阅着那一卷卷记载着广阳俊靡城内户籍详情的竹简。
就在管亥仔细查询的间隙,他麾下那群勇猛无畏的士卒们,在当地百姓的引领之下,再度掀起了新一轮针对恶霸乡绅以及残存世家官吏的屠杀风暴。这便是前后发生的两次屠戮事件。
然而,管亥之所以决定发起这第三次屠戮行动,目的只有一个——斩草除根!
毕竟,在那些密密麻麻的竹简之中,城中每一名官吏、每一位商贾、每一户世家以及所有的豪绅,甚至包括他们的亲属关系,皆被详细地记录在案。
此番最后一轮的屠戮,只为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人,彻底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
于是乎,凡家中男丁,无论年龄大小,哪怕尚未成年未及车轮之高者,亦难以逃脱被斩杀的命运。尽管管亥手下的部队人数众多,但要想将如此数量庞大的俘虏安全押送回后方的平州境内,实非易事。
当第一轮血腥屠杀展开时,如潮水般的士卒疯狂地涌进世家豪绅的府邸。他们手持利刃与棍棒,毫不留情地冲进每一间房屋,肆意地打砸抢掠着屋内的贵重物品。面对那些惊恐万分的妇女和家眷,士卒们起初还稍有克制,但随着欲望的不断膨胀,这种克制很快便荡然无存。
然而,士卒们心中仍存有一丝底线——只要不闹出人命即可。
毕竟,作为士兵,他们也渴望能从这场混乱中获得一些“福利”,这是林北等将领们默许的。
这些世家豪绅的妻女们平日依仗家族权势,作威作福、尽享荣华富贵,如今却难以逃脱这悲惨的命运。难道她们能够一直白白享受优待,而不必承受相应的恶果吗?往后要为他们之前的优待所赎罪!
待士卒们完成所有掠夺行为之后,他们将那些幸存下来的女眷统统收押至阴暗潮湿的地牢之中。这些可怜的女子挤在一起,瑟瑟发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怎样可怕的结局。
与此同时,士卒们将劫掠得来的财物源源不断地运往官府的库房,堆积如山;而搜刮出的大量粮草,则被整齐地堆放在官府的粮仓内,并由重兵严密看守,以防有心之人觊觎。
管亥亲自率领着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卒,逐门逐户地闯入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世家豪绅之家。他面色冷峻,眼神中毫无怜悯之意,指挥着手下对这些人家进行无情的屠杀和劫掠。在管亥的严厉监督之下,士卒们虽然依旧凶神恶煞,但在驱赶女眷时确实比之前稍微温柔了些许。毕竟领导近在咫尺,多多少少给领导面子不做的太过火。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悄然逝去,一场血腥而残酷的屠杀正在这片土地上上演。一家接一家的世家大族、豪门富绅,连同他们的亲眷和那些依附于他们的商贩们,都未能逃脱死亡的厄运,纷纷被无情地斩杀。
那数不清的粮草,如同小山一般堆积起来,源源不断地运进了原本空荡荡的官府粮仓。
眨眼之间,粮仓便被塞得满满当当,甚至连粮仓的大门口都堆满了溢出的粮草。
而此时此刻周边的广阳俊靡百姓们各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望着官府粮仓的粮草,碍于重兵把守,迫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难以掩饰的是那此起彼伏的吞咽声。
这些多余的粮草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嘲讽,嘲笑着站在粮仓门前的管亥以及他麾下的众多士卒。周边百姓的那希冀的眼神无一不像钢针一般扎入管亥等人的心中。
遥想曾经,如果不是那场可怕的旱灾席卷而来,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管亥和他身边的这些来自平州的士卒们,或许依然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
天灾发生的时候,他们也曾满怀希望地前往县衙,向那位高高在上的县衙老爷请求援助,询问是否有朝廷下发的赈灾粮食可以解燃眉之急。然而,每一次得到的回应都是冷漠的敷衍和无休止的拖延。县衙老爷根本没有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只是一心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财富。
在一次次的失望与绝望之后,管亥等人终于意识到,依靠这个腐朽的官府已经无法生存下去。走投无路之际,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之中,奋起反抗那个昏庸无道的朝廷。这并非是他们心甘情愿的选择,而是被逼无奈之下的绝地反击。
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张角振臂一呼,率领着众多信徒揭竿而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浪潮。他们以黄巾为号,气势汹汹地向着各地的官吏发起攻击,毫不留情地展开杀戮。同时,他们还积极收拢那些因饥饿而流离失所的百姓,试图为自己的队伍壮大力量。
起初,一切似乎都进展得颇为顺利,黄巾军在张角的英明领导下,一路势如破竹,令地方官府闻风丧胆。然而,这样的好景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府的粮仓渐渐见底,其中储存的粮草越来越少。
就在众人陷入困境之时。林北却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他巧妙地指挥着黄巾军改变策略,将矛头指向了那些富甲一方的世家大族。一时间,世家成为了黄巾军新的攻击目标,尽管在此过程中收获颇丰,但对于整个局势而言,仍然只是杯水车薪,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面对黄巾军的凶猛攻势,世家官吏一体的利益受损,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迅速召集起各自的兵马,对黄巾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行动。这场围剿战异常激烈,双方均损失惨重。然而,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林北如有神助一般,凭借着过人的运气,竟然成功逐一斩杀了汉庭赫赫有名的三位大将——朱儁、皇甫嵩和卢植。此等壮举不仅极大地鼓舞了黄巾军的士气,更是让敌人为之胆寒。
随后,林北又使出一招奇计,通过贿赂宦官,成功地买下了辽东地区的官职。紧接着,他果断地带领着残余的黄巾军部队向北进发,入驻辽东。就这样,在林北的引领下,黄巾军才得以勉强保存下来。
然而,管亥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疑问:为何官府的粮仓中会如此缺粮?要知道,荆州、益州和徐州等地皆是闻名遐迩的产粮大区,即便在运输途中有所损耗,按理说也不应该导致官府粮仓空虚至此啊!这个谜团始终萦绕在管亥心头,挥之不去。
时光荏苒,直至今日,当管亥亲眼看到眼前堆积如山、甚至已经溢出仓库的粮草时,他以及其麾下将士们瞬间恍然大悟。
庞大的汉帝国逐渐被那些盘根错节、势力强大的世家大族所侵蚀。这些世家豪绅犹如贪婪无厌的蚂蟥一般,紧紧地吸附在大汉这具曾经辉煌的躯体之上,疯狂地吮吸着它的血液和养分。他们凭借着累世积累的财富、权势以及人脉关系,肆意操纵朝政、鱼肉百姓,将整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然而林北的出现,决心要以自己手中的雄师劲旅,对这些祸国殃民的世家蚂蟥展开一场彻底的清算。他深知,若要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度,就必须毫不留情地铲除这些毒瘤,还天下苍生一片清明。
以此为基础的就是那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百姓们,管亥扫视着周边的广阳俊靡百姓,心中五味杂陈,他们曾经也和这些广阳俊靡百姓一样,饥一顿饱一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