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
小林信辉让儿子现在向自己透露他们的计划,拉自己入伙。
这是想让自己手上的“夜雾”成为他们的一支奇兵!
虽然小林广实就是原子弹研究基地情报部门的一把手,还兼任着哈尔滨最重要的情报机构保安局的局长。
手下的特工也不算少。
可是,这些人全都是在编的!
而且,基本上也都不是小林广实自己的嫡系。
派这些人执行任务,必须得有明面上过得去的理由!
要是针对大本营的高官,甚至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本人有什么行动,
别说他们不会接受乱命,小林广实也根本不敢给他们指派这种任务啊。
但自己手上的“夜雾”则完全不同!
在小林父子看来,这些特工究竟有多少人?身在何处?
掩饰身份是什么?真实身份又是什么?
日本情报机构完全不知道!
这些人多年来从小田哲也手上领着经费,执行着小田哲也下达的任务,甚至其中不少人根本就是小田哲也这些年自己发展的。
除了被影佐祯昭派到小田哲也麾下的特工,其它人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夜雾”是梅机关的下属组织。
这些人,恐怕根本没有自己的立场,而是唯小田哲也之命是从!
原来如此,现在拉拢自己,向自己透露他们的计划,就是想让自己手上的“夜雾”特工,替他们干黑活啊。
等等,这样的密谋,参与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萧诚起身走到卫生间,用冷水洗了一把脸,让自己更加清醒。
他们拉拢自己参与密谋,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在此事上出力的!
自己答应得很爽快,没有任何犹豫,小林广实不会认为自己会泄密。
而且,以两人的交情来说,萧诚甚至觉得即使自己当时没有答应,小林广实也不会认为自己就会出卖他们。
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到了真要刺杀东条英机的地步,参与密谋的成员,也都是一腔热血,为了日本帝国的利益,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的。
这不是什么为了私利,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
相反,这些人都是有着崇高理想,希望能拯救日本这个国家的爱国志士。
自己作为他的好友,和东条英机又没有什么渊源,即使因为某些原因不愿参与,也没有出卖他们的理由。
也就是说,在现在自己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加入的情况下,除非有背叛行为,他们是不会因为猜忌而对自己下手的!
相反,双方的关系还会因为共同参与密谋,而更加紧密。
危险,至少不会来自小林家。
想到这里,萧诚稍稍松了一口气。
今天小林广实刚刚和自己说了这些,至少要先向他父亲汇报吧,不会这么快就需要自己做什么事。
现在,战争形势也还没到需要搞刺杀的地步。
先静观其变再说。
。。。
哈尔滨城北,松花江上无名小岛。
穿过守卫森严的外围驻军基地,萧诚来到了小岛中央,原子弹研究基地所在的园区。
“小田中佐,这边。”
仁科半太郎一脸兴奋,带着萧诚往大楼内部走去,
“今天一定要邀请您一起,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就在昨天,萧诚接到了仁科半太郎亲自打来的电话,邀请他第二天登岛。
在电话中,为了防止被人窃听,自然没有聊什么细节,不过,萧诚能听出,他语气中无法掩饰的兴奋。
走到大楼深处的一个房间,已经有不少科研人员在等候了。
里面,是两个比人还高的巨大的矩形铁疙瘩,看起来至少有数十吨重,占据了差不多半个房间。
看起来十分笨重,分为好几个区域,上面安装着数量庞大的真空管、电容、电阻等元件。
各个区域之间连接着无数线路,显得十分凌乱。
不过,萧诚对这台巨大且笨重的机器,却没有半点小看的意思。
和后世的计算机比起来,它简直粗糙得可笑,可是,在目前这个时代,却是最先进,架构最合理的超级计算机!
虽然说,纯粹以运算速度而言,比起美国人和英国人正在使用的超级计算机,也快不了多少,仍然是每秒数千次的水平。
但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计算机,设计架构各有特色,只能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运算数学题,一旦需要进行其它类型的运算,就得通过人工进行结构调整。
这效率低不说,还很容易出错。
而面前这台,却是符合冯诺依曼架构的通用计算机,是可以通过重新编程,解决各种计算问题的。
虽然运算速度和后世的计算机比起来,简直不忍目睹,可是,它确实是可以运行程序的!
这样的真空管通用计算机,原本要等到1946年才问世!
“开机!”
和萧诚一起站在巨型计算机面前,仁科半太郎吩咐助手。
随着电闸合上,两个巨型铁疙瘩上面很多指示灯和原件亮起,还有无数小型风扇也开始运转,发出了不小的噪音。
“小田中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方程式,要解开它,人工计算至少要一个月以上。
现在,我们将它翻译成了二进制代码。”
等到机器完全启动好,指示灯显示正常之后,仁科半太郎将一根有着许多小孔的纸带递给萧诚,
“请小田中佐将它放进这个读取器。”
“好。”
萧诚接过纸带,将纸带放入机器上一个显眼的位置。
这个时代,自然是不可能有用于计算机的键盘鼠标的,不光如此,也没有显示器。
打孔纸带已经是萧诚目前能用上的,最先进的输入输出介质了。
需要计算机运行的程序,事先通过人工编程,将它翻译成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通过打孔纸带,输入给计算机。
计算机运行完成之后,仍然是通过打孔纸带输出结果。
“开始!”
仁科半太郎按下控制台上的一个开关。
纸带开始一点点向前移动,很快就全部通过了读取器,然后,整个巨型计算机上的各种发光元件开始加速闪烁。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终于,一根新的打孔纸带,从机器的另一个口中缓缓吐出。
“十一分十六秒!”
在纸带完全吐出之后,仁科半太郎按下手中秒表的按键,兴奋大喊,
“快,译码员,赶快把结果翻译出来!”
几分钟后,两张写着计算结果的纸,递到了萧诚手中,内容一模一样!
“结果完全正确!”
仁科半太郎大声宣布,现场的科学家们欢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