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矶没矛从各处调兵遣将想将抗联拒之城外也让别处的抗联人马松了一口气,这几个月来小鬼子对他们的围剿实在是太紧了。
这次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围剿抗联光是针对南满(东北南部)的抗联就出动了7.5万人,那南满的抗联有多少人呢?答案是6千人马。
经过两个多月的残酷血战,抗联各部损失惨重,人数已经不到3千人了。可就算是这样日伪军的各路讨伐队也没有放松,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围攻抗联人马。
就比如说杨靖宇当初分兵之时他带走了一千余人,政委魏拯民带走八百多人,还有一个师长带走六百多人分三路突围。
如今那两路人马是什么情况杨靖宇不知道,反正他这一路人马经过多次血战之后要不是遇到达辉朗的话怕是就要全军覆没了。可就算是这样如今他的人马加上伤员也就只剩下140多个人……
那他这一路都让敌人打成了这个熊样,别的部队呢?
杨靖宇不知道的是,其实正是因为他带的这一路人马最多,吸引了围剿抗联人马日伪军的主力,有四分之三的日伪军都对他进行围追堵截,那两路人马所受到的压力反倒是要轻松一些。
如今抗联的特遣队接近了通化,小矶没矛又是四处调兵,终于让那两路抗联的人马彻底的松了一口气,找了几处深山密林开始进行休整。
……
杨靖宇通过和这些曾经被俘的抗联战士聊天也了解到一些信息,那就是在通化和蒙江这一带的山林之中已经没有几个抗联的战士了,政委和另一个师长所率领的残部已经向东撤退了。
对于吉林与黑龙江交界之处的几个密营杨靖宇也知道,其中有一处还是抗联新建的疗养之地,那里还有一些给养与药品,有一些伤员还在那里疗伤。
只是那里距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还有一百多公里,所以杨靖宇想过去和他们汇合然后再想把他们带到老营来就不现实了。
……
现在的这处临时营地之中加上特遣队是74人,昨晚经过李鑫鑫他们几个现代特战队员的忙碌,再加上又有两个护士的帮忙让这些新来的战士之中的伤员的伤口已经得到妥善的处理。
东北的天要比南方地区亮的要早的多,早上五点多钟天就亮了,达金春从睡梦之中醒来,伸了一个懒腰,又拍了拍自己的脸让自己清醒过来。
抗联的临时营地也安排了岗哨,明哨、暗哨也有,只是没有安排的那么多,什么一公里外安排一个,几百米外安排几个统统都是没有,只是在营地的周围安排了几个哨兵,而这也让新来的抗联战士很不理解,认为他们是不是太松懈了?
其实吧特遣队的队员之所以敢这么做完全得益于他们的装备,不过这也就是在二战时期,要是在现代战场的话他们是打死也不敢这么玩票的。
飞鹰特战队的战士是有一个时刻都是清醒的,他每隔两个小时就会放飞一次无人机,在方圆五公里的范围内飞上一圈,利用无人机上的红外探测器可以发现最远八公里之外有红外特征的人和动物。
再加上他们手里的单兵雷达可是24小时开机的,这种雷达的功率很小,每个抗联战士身上背负的一块固态大容量电池都可以让这个雷达能用上48小时不关机,而那固态电池是随时可以通过补给直升机更换的。其实就是不更换也没关系,因为他们还有小型的手摇发电机……
……
清晨的密林之中十分的寒冷,地上铺着一层薄薄的冰霜,连已经掉完树叶的树枝上也挂着这种冰霜形成了一种非常美丽的雾淞。
因为天气的寒冷很多抗联战士都挤在了一起睡,互相用对方的体温取暖。
达金春看着离他不远正互相抱着取暖睡的正香的两个女战士,看向其中一人时眼神中露出无限的柔情。
那个女战士的身材不高,长的也很瘦小,脸蛋也不漂亮,可是达金春就是喜欢看她。
这个女战士叫马桂芝,一个很土气的女孩的名字,其实这也不奇怪,在旧时代的华夏女孩子取名字不是凤就是芝,或是霞或是……总之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字。
其实不单是旧华夏,就算是新华夏刚建国那阵你们知道有多少男孩的名字叫建国吗?反正作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企业数千人之中叫建国的就不下二十个,最离谱的是作者所在班组只有十个人却有两人叫建国……
说跑题了,还是书归正传。
马桂芝比起达金春来加入抗联的时间要短一些,她是在1935年的年底加入抗联的。
马桂芝的家庭成分属于富农,她的父母属于开明的知识分子,在九一八之后眼看东北的大好河山落入小鬼子之手心中十分悲愤,可是手无寸铁的又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东北的抗联相继成立之后马桂芝的家人十分同情抗联,给抗联援助了大量的粮食和食盐,结果就被特务盯上了。
马桂芝的父母和兄弟几个都被特务抓走了,马桂芝因为去了姥姥家躲过了一劫,在第二天她回家的时候发现家门口站着几个背着枪的特务,马桂芝见势不妙转身就跑。
那几个特务看着马桂芝见了他们就跑追了过来,刚追出村口不远就遇到了达金春几人。
达金春是奉命来这个小山村取粮食的,当初马桂芝的父亲就是和杨靖宇约定的这一天取粮食。
达金春和马桂芝认识,只是不熟。见马桂芝被特务追赶立即拔出了盒子炮,其他的四位同志也拔出了手枪找了地方隐蔽起来。
达金春待马桂芝跑到身边之时立即从隐藏之处出现,一把将马桂芝拉到了一边然后手中的盒子炮就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