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朱棣从全国征召的大军基本陆陆续续抵达了北平附近。
户部准备的粮草也抵达了北平。
朱棣见已经万事俱备了,便带上朱允炆,朱高煦,朱高燧和朱瞻基,率领他麾下最精锐的三大营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地从京城一路北上。
他原本是没打算带朱高燧一起去的。
但经过杨士奇不经意间的提醒,朱棣觉得朱高燧这小子从小就古灵精怪的,经常都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平时就朱棣和朱高煦能镇得住他。
如果把他留在京城,朱棣和朱高煦都外出了,朱高炽肯定镇不住他。
万一这小子在京城闹出什么幺蛾子,他远征在外还不好处理。
因此,他在临行前,把朱高燧也给带上了。
“老三,你小子不在京城好好待着,怎么也跟着我们一同北上?”
朱高煦看着闷闷不乐的朱高燧,幸灾乐祸地上前问道。
“嗐。”
“二哥,你就别拿弟弟我开涮了。”
“这还不是全怪杨士奇那个老匹夫。”
“本来老爷子都没想带着我,结果那天杨士奇突然说了一句:汉王在京城,世子恐怕难以管束。”
“于是老爷子就把我给带上了。”
朱高燧提起杨士奇,就恨的咬牙切齿。
“你还没看出来吗?”
“老头子这是准备牺牲我们哥俩,给老大父子铺路呢。”
朱高煦小声说道。
“老爷子真是太偏心了!”
“我们都是他亲儿子,他怎么能这么狠心呢?”
本来心情就不爽的朱高燧,经过朱高煦这么一挑拨,心情就更不好了。
“老头子这次带朱瞻基那小子出来,就是为了让他在军中树立威信。”
“等过几年,朱瞻基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我手里的那点兵,可能就得全部交出去了。”
“等老头子死了,老大继位,肯定会更加倚重杨士奇等人。”
“杨士奇现在就对我们俩这样敌视了,以后还不是让老大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罪名就把我们给废了。”
“到时候,我们哥俩只能在凤阳高墙里团聚了。”
朱高煦继续煽风点火道。
“凤阳高墙?”
“我就是死,也不去那个地方。”
朱高燧一听这个地方,脸色顿时就变了。
享受惯了荣华富贵的大明宗室子弟,就是死也不愿意去那凤阳高墙坐牢。
“三弟,别那么悲观。”
朱高煦突然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
“二哥,太祖又给你显灵了?”
有些小聪明的朱高燧看见朱高煦露出这个表情,瞬间就猜到他有什么办法。
但以朱高煦的头脑,如果真有这种好办法,那肯定也不是他想出来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太祖显灵。
毕竟他也算是见过太祖的神迹。
“没错。”
朱高煦点点头,并警惕地向四周扫了一圈。
在确认周围都是自己人的情况下,朱高煦小声说道:
“太祖皇帝一个月前显灵,他告诉我,要想坐上皇位,必须趁这次远征瓦剌的机会,除掉老头子。”
“除掉老头子?”
朱高燧虽然一直都知道朱高煦为了皇位是不择手段的,曾经也告诉过他,可能要跟朱棣兵戎相见。
但他没有想到会是在这次远征途中。
“二哥,这次我们可是深入草原作战。”
“这马哈木可比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狡猾的多。”
“我们临阵杀帅,很有可能会导致大军崩溃的。”
“到时候,马哈木趁势杀来,我们两个能不能活下来都是未知数呀。”
朱高燧有些担心。
他怕杀了朱棣,导致这五十万明军军心不稳,被马哈木钻空子。
到时候兵败如山倒,他们也会死于乱军之中。
“放心!”
“我不会亲手去杀老头子的。”
“我准备借马哈木的手杀了老头子。”
朱高煦冷笑道。
“马哈木?”
“二哥,不是弟弟泼冷水,就凭马哈木,我觉得他还杀不了老爷子。”
“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可常年在草原上追着那些蒙古人砍。”
“而且他还带着三大营。”
“听说神机营新装备的火铳,不光威力比以前大,就连射的都比以前远。”
“用他们对付马哈木的骑兵,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朱高燧听到朱高煦想利用马哈木来除掉朱棣,立马摇了摇头。
当然,他并不是觉得马哈木打不过朱棣,而是觉得草原上所有蒙古人加起来,也打不过朱棣。
“我自有办法。”
朱高煦把头一昂,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
“二哥,你该不会是要偷偷去联系马哈木,出卖老头子吧?”
朱高燧见朱高煦这么自信,他自然而然地以为朱高煦准备暗中勾结马哈木,一起偷袭朱棣。
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朱棣才可能被马哈木击败。
“老三!”
“你把我当什么人呢?”
“我和老头子虽然不和,但这是我们自己家的事情。”
“我怎么会去勾结外族呢?”
“这传出去,我跟那个儿皇帝石敬瑭有什么区别?”
“你二哥我也是要脸的!”
朱高煦脸色一沉,义愤填膺地说道。
“二哥,对不起,是弟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朱高燧见朱高煦生气了,赶忙抱拳致歉。
但他心里却泛起了嘀咕:“老二可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怎么今天变得这么有原则了?”
不过他立马就自己给自己解释了这个疑问:“一定是太祖皇帝要求的,他怎么能容忍老二勾结外族来杀自己的儿子呢?”
“嗯,一定是这样。”
朱高煦见朱高燧眼睛在转,肯定又在动小心思,于是他话锋一转:
“今天给你说这些,我就是想问你,以前你说的无论我跟老头子怎么样,你都要站在我这边,还能不能兑现?”
“当然兑现。”
“我可是从小到大都站在二哥这边的。”
朱高燧不假思索地答道。
他觉得既然是太祖显灵了,那这件事的成功率一定很高。
而且他确实觉得老大和朱瞻基继位后,他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朱高煦虽然大大咧咧,阴晴不定的。
但他已经摸透了朱高煦的心思,只要对症下药,朱高煦吃肉的时候,还是能分他一碗汤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