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到了三月,天气乍暖,大地回春。
筱欢颜便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孝亲王府与落叶书院之间的工地。
望着那堵横亘在中间的厚重围墙,眼中满是对未来幼儿园的无限遐想。
“李师傅,”筱欢颜朝着一位正在仔细查看围墙的老工匠喊道,“这墙得赶紧打通,咱们争取在春末让孩子们能在新地方上学!”
李师傅轻抚胡须,仰头打量着城墙,说道:“大人,这墙极为厚实,打通并非难事,只是需格外小心,千万别损伤了两边的建筑。”
“您放心,就依照这图纸施工。”筱欢颜一边说着,一边展开手中参照现代幼儿园和小学设计的图纸,“把这墙打通后,整个空间要做到宽敞通透,方便孩子们活动。”
这时,多福匆匆跑来,神色有些疑惑:“大人,铁匠那边传来消息,打造铁栅栏和大门没问题,只是这高度,九尺是不是过高了些?”(注:在古代,1米约等于3尺,3米换算约为9尺 )
筱欢颜果断摇头:“不高,这全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考虑。铁栅栏上面还得带尖,如此一来,孩子们爬不出去,外边的人也难以进来。”
多福挠了挠头,面露难色:“可这带尖的铁栅栏,看着是不是有些吓人?”
“无妨,等刷上黑漆就美观了。”筱欢颜一边说,一边从背包里掏出从空间兑换空间商城购置的黑色油漆样品,“就按这个颜色来刷,既庄重又能保障安全。”
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凿墙的声响在清晨的空气中不断回荡。
筱欢颜一边指挥,一边与工匠们热烈讨论细节:“这边打通之后,修一条宽敞的走廊,将王府和书院连接起来。”他指着图纸认真说道。
李师傅凑近仔细瞧了瞧,提出疑问:“大人这设计十分新颖,倒也可行。只是这外围墙全部换成铁栅栏,会不会不够坚固?”
“李师傅不必担忧,这铁栅栏都是精心设计的。”肖怀岩耐心解释,“并且每隔一段距离都会设有加固的铁柱,安全绝对有保障。”
随着施工稳步推进,原本分隔的王府和书院逐渐连为一体。
铁匠们也在一旁忙得热火朝天,打造出一根根顶端尖锐的铁栅栏。
看着逐渐成型的铁栅栏,筱欢颜满心期待,仿佛已然看到孩子们在这既安全又明亮的幼儿园里快乐学习的温馨画面。
日上三竿,筱欢颜在工地上忙得脚不沾地。
此时,拆除外围墙的工作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将打造好的铁栅栏竖起,准备埋入地下固定。
“大家注意,这铁栅栏一定要埋得足够深!”筱欢颜扯着嗓子喊道,“至少三尺,这样才能保证牢固,保障孩子们的安全!”
工人们齐声应和,齐心协力将铁栅栏稳稳地放入挖好的坑中,一铲铲泥土回填,夯实。
在横竖杆的交叉处钻孔,再插入铆钉,通过加热铆钉使其变软,用锤子等工具从另一侧锤打,让铆钉两端形成蘑菇状,从而将横竖杆紧紧连接。
看着逐渐立起的栅栏,筱欢颜心中的安全感也多了几分。
筱欢颜站在打通后的王府与书院之间,望着这宽敞开阔的空间,心中既兴奋又纠结。
眼下首要的问题,便是确定操场的选址。
王府一侧,亭台楼阁、假山池沼错落有致,荷花池里荷叶田田,假山上怪石嶙峋,凉亭古朴典雅,充满了园林意趣。
可这些景致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却暗藏危险。
筱欢颜皱着眉头,在荷花池边踱步,心中满是挣扎:“填平荷花池实在可惜,这满池荷花盛开时,该是何等的美不胜收。可一旦孩子们失足落水,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冬璃走了过来,看到筱欢颜一脸愁容,便问道:“干娘,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筱欢颜叹了口气,将心中的顾虑和盘托出。
冬璃思索片刻后说:“这王府的景致确实迷人,可安全第一。不过,若将荷花池填平,整个园子就少了灵动之气。”
两人一时陷入了沉默。
过了许久,筱欢颜目光坚定起来,说道:“还是安全要紧。咱们把假山挪走,荷花池填平。至于凉亭,倒是可以保留,挪到靠边不碍事的地方,以后孩子们玩累了,还能在里面休息。”冬璃点头表示赞同。
解决了王府这边的问题,接下来便是操场的具体规划。
筱欢颜仔细观察着两边的采光,发现书院一侧朝南朝东,光线更为充足,一整天都能被阳光眷顾,便决定将操场设置在书院这半边。
“这三分之二的地方,就铺上咱们精心制作的蒲草席子,”筱欢颜一边比划一边说,“孩子们可以在上面尽情地跑步、玩耍、蹦跳,再把秋千、跷跷板、滑梯都安置在这儿,让他们能尽情享受欢乐时光。”
“那剩下的部分呢?”冬璃问道。
“铺成石板路”筱欢颜笑着说,“用打磨平整的石头铺就,以后孩子们站队做操就有合适的地方了。这样一来,既安全又实用,还能满足孩子们日常活动的各种需求。”
筱欢颜想了想又道:“而且咱们的大门也在那侧开,这样孩子们上下学的路都很平整,下雨天也不怕。”
说干就干,筱欢颜立刻召集工匠们,开始了紧张的施工。
仿佛已经看到孩子们在崭新的操场上嬉笑玩耍的热闹场景,心中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