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丁谓由三司使升任为参知政事,围绕着立刘娥为后而导致的宋朝顶级官场的重新洗牌就此结束,当赵恒再次公开提出要立刘娥为后的想法后,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各位大佬全都点头表示赞同。宋朝的两府高官因为各种原因在这件事情上集体向赵恒低了头,但即使如此朝中也仍然有人不肯屈服。
赵恒让新任的参知政事丁谓前去向翰林学士杨亿宣旨让他赶紧起草封刘娥为后的诏书,但杨亿却当场拒绝受命草诏。
丁谓劝道:“事已至此,我们东西两府里的人都已经同意了,你杨大学士就别再坚持了。只要你写了,今后何愁富贵?”
杨亿凛然回道:“如此得来的富贵,我杨亿不要也罢!”
赵恒无奈之下只好找他人起草诏书,堂堂大宋不是只有你杨亿一个人会写字,堂堂翰林院也不是只有你杨亿一个翰林学士,一个小小的杨亿根本无法阻挡刘娥登上宋朝皇后的宝座。
刘娥被册立为皇后的这一年已经是四十四岁了,曾经蜀川的那个贫贱之家的孤女、那个后来被丈夫卖作仆役的少妇在这一刻终于完成了人生的超级大逆袭,她由此成为了整个大宋身份和地位最为尊贵和高贵的女人,她登上了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人所能企及到的权力之巅。从此,刘娥也名正言顺地开始接触朝政,赵恒每天晚上批阅奏表都得忙到半夜,而刘娥则在一旁当起了赵恒的首席秘书——唐朝武皇后的影子从这时起再度出现在了大宋的宫廷之中。
武则天在被封为皇后之后之所以能够接触到唐朝的国政,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治由于风疾而导致其无力胜任那般繁重的事务,这为武则天以后掌理朝政并成为摄政太后以及女皇提供了先决条件。刘娥基本上也复制了武则天的成功之道,赵恒这时候的心思根本不在日常的国政上,既然刘娥愿意帮这个忙,那么他自然也就乐于当个甩手掌柜。
话说刘娥这二十年可是没有白混,前面的二十年她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度日,后面的这二十年她却因为赵恒的出现而一跃成为人上人,但她没有像一个不知深浅的暴发户那样忘乎所以,这二十年里她完成了从一个空有一身好看皮囊的少妇到学识与见识俱佳的贵妇的蜕变,她日后能够成为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且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不是没有原因的。
那么,赵恒把活儿交给刘娥,那他又在忙什么呢?这位大宋的皇帝陛下可忙了,而且他所忙的事一般人还不一定能够干得下来,因为这需要很大的脑洞才行,这事做起来丝毫不比批阅海量的奏表容易。
要说中国古代的神棍皇帝,赵恒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不是最有名的,从秦始皇开始,求仙问道抑或醉心于灵丹妙药和佛事的皇帝可谓是数不胜数,有很多甚至就是直接死在了道士们精心炼制出来的“仙丹”上面。前有秦皇汉武和唐宗,后有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这些都是道家的忠实拥趸,嘉靖在这方面做得更是堪称登峰造极,但嘉靖也不过只是在宫里玩玩而已,虽然他连黄袍都懒得穿而是穿上了道袍,可其实赵恒的所为定会让嘉靖只能望其项背。赵恒不但要在宫里玩,而且还要拉着朝中和各地的官员陪他一起玩,从而让宋朝的官场变成了神棍的聚集地。
自从天书事件之后,赵恒隔三岔五地就能从各地呈上的奏表里收到“祥瑞”的报告,这明显是各地的官员们为了讨好他而刻意为之,赵恒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但他却乐在其中。可是,随之而来的各种批评和质疑声也是络绎不绝,赵恒当然不能装聋作哑。于是,他绞尽脑汁地亲自动笔写下了《祥瑞论》《勤政论》《俗吏辨》《崇儒术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来为自己的拜神运动做辩护,他在这里面详细地阐述了他之所以要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无非就是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替国家和百姓着想。东西两府的宰辅大员们纷纷表示充分理解陛下的用心,然后还请示将此传阅百官并刻石立碑于国子监门前,以此让天下的学子也能深刻领会伟大领袖的精神,赵恒对此欣然表示同意。
此举毫无疑问地意味着赵恒是在以此昭告天下:朕没有收手的意思,朕还得在拜神运动上继续大踏步地前进!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赵恒同志的精彩演出。
公元1012年10月8日,赵恒在苦思冥想了好久之后终于完成了古今所有帝王前所未有的一件“壮举”。这天,他将所有大臣都召集到了身边,然后眉飞色舞地给他们讲了一个鬼故事:“朕昨晚梦见上次那个说要降下天书的神仙了,原来他就是我的远祖赵玄朗,而且他说几天后他就要下凡来跟朕相见,玉皇大帝还让他传命于朕,让朕得像唐朝皇帝对待李唐皇室的远祖太上老君那样崇敬他。”
第二天,赵恒又对这些人神秘兮兮地说道:“朕昨晚又梦见朕的远祖赵玄朗了,他说他很快就要下凡了,他要朕给他摆放一把坐西朝东的椅子,然后左右再摆上六把椅子。”
随即,赵恒就命人在延恩殿设置道场准备迎接神仙们的下凡。王旦等人听到这些话瞬间就知道赵恒又要准备搞事情了,这些人面面相觑之后只得对赵恒大唱赞歌,但在走出皇宫之后这些人却也是在一个劲儿地摇头不止:看来这年轻人是真能搞事,我们这些老骨头又得陪着他玩了。
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宋朝的这帮大臣们虽然没有反对,但他们未必就是真心实意地在帮着赵恒一道装神弄鬼,他们当中的某些人在不得不向赵恒跪倒称颂的时候内心却是在泣血,但他们对此却是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愤然选择离开,但如果这类人都走了,宋朝的朝政就将全由丁谓和王钦若这种人来把持,那么宋朝的灾难也就不远了。有时候,为了大局而忍辱负重远比快意恩仇更值得敬重,这样的人古今皆有,放之于此时的宋朝,宰相王旦正是属于此类。
继续来讲赵恒的鬼故事。
事情进展的速度之快简直让这些老同志们是猝不及防,就在次日天刚放亮的时候,王旦等人被紧急召入宫中再次听赵恒给他们讲鬼故事:“你们知道吗?昨晚神仙真的来跟朕见面了,这回不是在梦里,而是真真切切地在现实里见面了。他们一共来了六个人,还有一众侍从也一并降临。朕的远祖赵玄朗告诉朕,他曾先后三次降下凡间,一次他是上古时期人皇九人当中的一员,而第二次下凡他的身份就是伟大的轩辕皇帝,他第三次下凡是在一百多年前的后唐时期,就是从他开始我们赵家就开始兴旺发达了起来。他还告诫朕要善待天下的黎民百姓,切不可荒废懈怠,然后神仙们就腾云驾雾而去。”
说完,赵恒意犹未尽地领着王旦等人一起到延恩殿去观摩了一番现场,他向众人生动详尽地描述了一番当时的情景。众人听完之后立即是跪倒在地对赵恒各种溢美之词:“陛下啊陛下,你竟然跟神仙都见了面,这可真的是古今未有啊!你说这该让臣等说什么才好啊?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间发生了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赵恒自然得传谕四方,而且他还为此而下诏大赦天下并减免各地的赋税,然后就是给已经退休的老干部们发放福利,这些老同志在原有退休金的基础上还可得到之前所任官职全年的俸禄,最后赵恒又把在京的各位高官和皇室宗室聚到万岁殿一起胡吃海喝了一顿以示庆祝。
赵恒这一顿猛如虎的操作让人觉得这一切是真的发生过,然而又有谁不知道他这是在糊弄鬼呢?然而,这一切正如索尔仁尼琴的那句旷世名言所说的那样:“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古往今来,从本质上而言,人间百态从来都是一个模样。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赵恒讲的这个鬼故事的深意。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给自己找亲戚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北魏拓跋氏虽然是鲜卑人,但他们认的祖宗却是连汉族人都得跪拜磕头并焚香以告的轩辕黄帝,北周宇文氏认神农氏为祖宗,南朝宋武帝刘裕认刘备为先祖,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这对叔侄认萧何为祖宗,李唐王朝最开始给自己认的祖宗是李广,但后来觉得还是找老子李耳认祖宗更有面子。这里面明太祖朱元璋是个例外,他起初也想给自己认个祖宗,有人提议就认南宋的理学大圣人朱熹,但朱元璋在心动过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家几代都是贫农出身,这跟南宋时期的朱熹实在是扯不上什么关系,这个明显不靠谱的说法连他自己都觉得骗不了人,最后他索性来了一句光明磊落的话——朕本淮右布衣。
那么,赵恒呢?看看他给自己认的这个祖宗:一个是三皇( 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当中的人皇之子,一个就是后来的轩辕皇帝,而且这两个人还是同一个人的转世。这个说法一出立马就震铄古今,鲜卑拓跋氏尽管也认了轩辕皇帝为祖宗,可赵恒还是压了他们一头,因为他的祖宗不但是轩辕皇帝,而且前世还是人皇九子之一,这就让赵氏压过了之前所有朝代皇帝的老祖宗,就连在民间广受尊崇的李唐王朝的老祖宗李耳都得低好几个身段。
宋朝在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上压不过唐朝,但赵恒在认祖归宗这事上却把唐朝的皇帝们压得近乎于窒息,这就是赵恒的鬼心思。最关键的一点,你们认老祖宗都是只凭自己的一张嘴,可我赵恒不一样,我亲自跟自己的老祖宗见了面,这事还是他亲口告诉我的,而不是我自己杜撰的。想比吗?你们能比吗?
没有证据和资料能够证明这事是赵恒和谁商量之后才做出来的,也就是说,这很有可能是这位神棍皇帝自己一个人在深宫内苑里苦思冥想才想出来的。这得有多大的脑洞才能想得出来?这得多劳神费心才能做到让普天之下全都为之而信服?整天想这些事你还让赵恒哪有心思和精力去批阅每天堆积如山的奏章?所以说,皇后刘娥的上位可以说是上天注定的。
这事就这么完了吗?非也!拜神运动是赵恒同志在澶渊之盟后其余生的全部事业,他至死方休。在神仙降临的次月,赵恒下令以每年的七月一日为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为降圣节,在这两个节日期间全国放假五天。
如今有一些研究宋史的学者曾谈及过宋朝各种节假日,这些假日加起来的天数远远超过我们当代的各种大小长假的总和。此言此事可谓真的不虚,如果你在宋朝时期是一个小官僚或是小资产阶级,那么这日子定然是相当的滋润。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赵恒的拜神运动确有其应该被诟病之处,但是他的拜神运动无形之中对宋朝经济的带动和拉动作用却非同小可,至少这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和休闲服务产业是因此而受益颇多。我这不是在说风凉话,而是事实。
以上便是皇帝讲鬼故事继而全国随之普天同庆的整个过程,这个时候的赵恒在老实了一年多之后已经再又腰包见长了,这个有了钱就变得骚动不安的主儿又开始了他的折腾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