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绚丽的朝霞,将整个雍亲王府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之中。年世兰早早便起了身,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带着弘辉前往若曦的住处请安。弘辉身着崭新的小袍,头戴精致的小帽,模样上已有三分像胤禛了,一路上紧紧拉着年世兰的手。
来到若曦房门前,年世兰轻声说道:“辉儿,待会儿见到福晋,要记得行礼问好。” 弘辉用力地点点头:“额娘,我知道啦。”
年世兰带着弘辉走进屋内,行礼说道:“给嫡福晋请安,福晋吉祥如意。”
“给嫡额娘,嫡额娘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若曦正坐在榻上,由巧慧伺候着喝茶,看到年世兰和弘辉,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快起来吧,大过年的,不必多礼。”
年世兰起身,走到若曦身边,笑着说:“福晋,新的一年,愿您和四爷、小阿哥都平安顺遂。”
若曦看着年世兰和弘辉:“也愿你和弘辉新的一年,一切都好。弘辉,过来让嫡额娘瞧瞧,过了年就要去开蒙了,可都准备好了?”
弘辉乖巧地走到若曦面前,行了个礼:“嫡额娘,都准备好了。”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若曦摸了摸他的头,转头吩咐巧慧:“待会把那套苏州的文墨给弘辉带回去。”
“谢嫡额娘赏赐。”
“无妨,好生跟着夫子学才是。”若曦对年世兰说:“去传话给各房,今日是大年初一,不必来请安了,我和爷一会要进宫。”
年世兰微微欠身,应道:“是,福晋,妾身这就去传话。” 说完,便带着弘辉退下了。
待年世兰离开后,收拾妥当便带着弘历前往紫禁城。一路上,弘历兴奋不已,撩开窗帘小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嘴里还不停地问着问题。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乾清宫。胤禛、若曦和弘历跪地行礼:“儿臣(孙儿)给皇阿玛(皇玛法)请安,愿皇阿玛(皇玛法)圣体安康,新年吉祥。”
康熙坐在龙椅上,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说道:“都起来吧。” 他的目光落在弘历身上,眼中满是慈爱,“朕的小弘历,又长大了一岁。”
弘历笑着跑到康熙跟前,说道:“皇玛法,孙儿给您拜年啦,祝您一切顺遂,吉祥如意。” 康熙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一把将弘历抱起来,放在自己腿上:“好,好,乖孙儿,真会说话。”
接着,康熙看向若曦,问道:“若曦,朕昨个说把弘历接进宫,你可怨朕?”
若曦微微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委屈的神情:“皇阿玛,儿臣怎敢怨您。只是弘历还小,怕他不懂事,在宫里惹出什么麻烦。”
“说真话!”
若曦抬起头:“儿臣不舍得弘历。”
康熙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丫头,朕还能不知道你的心思。朕对老四和弘历,都是寄予了厚望的。如今朕还有这个心力,想多教导教导孙儿,弘历聪慧的很,朕要好生教导他。”
胤禛上前微微惊讶,随即定了定心神跪地谢恩:“皇阿玛对儿臣和弘历如此厚爱,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阿玛的期望。”
康熙摆了摆手,打断了胤禛,继续说道:“老四,你的治世之才,朕看在眼里。这些年,你你不争不抢,一心在民生朕很是欣慰。”
康熙又看向弘历,说道:“这孩子聪慧过人,若是好生调教,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说完,康熙看着若曦,笑着说:“若曦,朕把弘历留在宫里,看你这丫头还能不能时常不进宫。”
若曦叹了口气:“皇阿玛,儿臣这进宫的次数已经够频繁了,就怕别人说三道四。”
康熙瞪了若曦一眼,说道:“你这丫头,还怕别人说什么。朕在谁能说你什么。”
这时,弘历拉了拉康熙的衣袖,问道:“皇玛法,那孙儿以后想额娘了,能回王府吗?”
康熙笑着说:“自然可以,你想回去就随时回去。”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块金牌,递给弘历,“这个你额娘也有,有了它,谁都不能欺负你,出入宫也是自由的。只不过,要有奴才跟着你才行。”
胤禛见状,连忙说道:“皇阿玛,这太贵重了。”
康熙瞪了胤禛一眼,说道:“朕给朕孙子的,你管那么多做什么。”
胤禛和若曦无奈,只好谢恩。
“好了,去给你们额娘请安去吧。”
胤禛、若曦和弘历再次行礼,然后退下。
离开乾清宫,弘历拿着金牌,兴奋地说:“阿玛,额娘,你们看,皇玛法给我的金牌,以后我就能自由出入宫啦!”
若曦看着弘历,眼中满是温柔:“弘历,你要好好珍惜皇玛法给你的金牌,可不能弄丢了。”
胤禛也笑着说:“是啊,这是皇玛法对你的疼爱,你要好好努力,不辜负皇玛法的期望。”
弘历用力地点点头。
一路上,弘历依旧兴奋不已,手中紧紧握着康熙赐予的金牌,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来到永和宫,德妃早已在殿内等候。看到胤禛、若曦和弘历进来,她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儿臣(孙儿)给额娘(玛嬷)请安,愿额娘身体康健,新年如意。” 三人整齐地跪地行礼。
德妃连忙说道:“快起来。” 她的目光落在弘历身上,眼中满是疼爱,“来玛嬷这。”
弘历乖巧地走到德妃身边,行了个礼,奶声奶气地说:“玛嬷,孙儿给您拜年啦,祝您越来越年轻,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德妃听了,笑得合不拢嘴,一把将弘历抱起来:“真是个小嘴抹了蜜的好孩子,玛嬷可太喜欢了。”
“玛嬷您看,皇玛法给孙儿的。”说完晃了晃寿礼的金牌,
德妃看着弘历手中金牌,微微惊讶:“真好看。”而后吩咐竹息带着弘历去吃点心。
见弘历走了出去,对胤禛语重心长地说:“如今皇上要亲自教养弘历,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可见皇上对老四你寄予了厚望。你呀,要更加勤勉,莫要辜负了你皇阿玛的期望。”
胤禛连忙点头:“儿臣明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阿玛和额娘的教诲。”
顿了顿,胤禛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试探着问道:“额娘,我和十四弟,您中意谁做那个位置呢?”
德妃微微一怔,随后轻轻叹了口气:“你们都是额娘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谁坐那个位置,额娘都是欢喜的。额娘只盼着你们二人能兄友弟恭,莫要互相为难。”
胤禛听了,心中一惊,小声说道:“儿臣还以为额娘只属意十四弟呢。”
德妃嗔怪地看了胤禛一眼:“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你也是额娘怀胎十月生下来的,额娘怎么会偏心呢?”
一旁的若曦听着,心中也是十分吃惊。她不禁想起上一世,德妃为了十四爷,拒不认四爷的皇位,甚至不肯坐皇太后之位。可如今,德妃的态度却有了如此大的转变。
“额娘,您放心,儿臣定会好生照顾弟弟!”
“你十四弟一心在沙场,心性太过于单纯,终究是心浮气躁了些。”德妃幽幽叹气。
若曦为德妃递上了新茶:“额娘,十四弟如今在将士心中,那是十分神勇呢,儿臣听阿玛说十四弟治军有方,破得称赞”
“治军之才是有,但老十四自小跟着老八他们胡闹,本宫是怕。。。”
“额娘,如今儿臣看着十四弟与老八也没那么亲近了,儿臣看着十四弟也是神勇的很。”
“谁说儿臣神勇呢?”胤禵的声音传来,只见胤禵带着完颜氏走进殿内,两人先是恭敬地向德妃行了大礼:“儿臣(儿媳)给额娘请安,恭祝额娘新年安康。”
德妃笑着让他们起身,胤禵起身的瞬间,与胤禛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两人互看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四哥四嫂安好。”若曦点点头。
“你四哥和四嫂刚还夸赞你呢。”
胤禵点头应是,随后又看向胤禛,认真地说:“额娘,儿臣定然会多与四哥多亲近学习,为朝廷出一份力。”
德妃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们兄弟俩能这样和睦,额娘就放心了。”
从永和宫出来后,在回府的路上,胤禛坐在马车里,轻轻握住若曦的手,感慨道:“幸而有你一直在我身边,劝我与额娘和十四弟坦诚相见,才有了如今额娘认可我。”
若曦温柔地看着胤禛,微笑着说:“哪有额娘不爱自己儿子的呢?之前或许有些误会和隔阂,但只要家敞开心扉,总会好起来的。”
胤禛轻轻点头,眼中满是感激:“是啊,若不是你,我恐怕还在和额娘、十四弟之间的矛盾中挣扎。”
若曦靠在胤禛的肩头,说道:“我只希望以后的日子,能一直这样和和美美下去。”
弘历在一旁,似懂非懂地听着他们的对话,突然说道:“阿玛,额娘,我也希望咱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快快乐乐的。”
胤禛和若曦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胤禛摸了摸弘历的头,说道:“好,咱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快快乐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