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罗夫人和自家老爷对视一眼,罗夫人说道:这陈家小姐干出了这种事,我们家可供不起了。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陈家小姐好手段啊!
她咬牙问道:陈玉珠,我家大儿没有半点对不起你的,你若是没看上我儿子,为何又要答应嫁给他。
陈大人听了亲家母的话,一巴掌就打在了自家闺女的脸上。
还赔着笑脸给沈麒赔不是,世子爷,玉珠她就是一时糊涂瞎说的,还望你不要生气。
沈麒淡淡瞥了他一眼,还望陈大人以后管好自家的孩子。
陈大人忙拱手,是是是,下官一定记住了。
陈夫人听亲家母这么一说,跌坐在地上,不敢吭声。
罗大人说道,今日我要替我儿子修了这个不要脸的儿媳妇。
罗大人想着,要是这陈玉珠真的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到时候查出来,自家的名誉也要跟着受损。
陈家人一听,陈夫人说道:亲家,你可不能这样做,可不能修了玉珠,你让我们玉珠以后还怎么活。
外边看戏的有人多嘴,还能不能活还不一定呢!就是啊!毕竟这么多条人命呢!
温言只觉得像是看大戏似的,心道:今日我才是苦主好吗?我才是那个差点被她弄死的人啊!你们能不能让我说两句啊!
这时外边又有人哭着进来,来到大堂就跪下,大人,我闺女在罗家大爷身边当丫鬟。
以前每月都会给家里捎银钱,自从前年开始,我闺女就跟家里断了消息。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后来才听罗家大夫人身边的婆子说我闺女跟人跑了。
大人,我闺女绝对不是那样的人,公堂上几家哭哭啼啼。
贺大人的金檀木一响,大堂里瞬间安静下来。
后边已经有人拿着罪状送到了贺大人的手上,贺大人接过,把那几个奴才交代的都一一读了一遍,大堂里和外面看热闹的人一片哗然。
婆子已经把那些骸骨的情况也通通交代清了,有罗家大爷的两个通房丫鬟,还有一个侍妾,一个怀了孕的姨娘。
陈玉珠一天,身子抖了抖,铁证如山,她还在摇头。
堂下的罗家夫人听后骂道:用手指着陈玉珠,你个毒妇,当初你是怎么跟我们说的。
你告诉我们梅香,冬菊不愿意留下伺候大郎,你给银子打发了。
刘家那丫头你说她跟人思通被你抓住,你没忍心拆散他们,让她们自行离开了
还有当初你说安月怀了别人的孩子,求到你这里来,你把她们打发了。
我还夸你心善,识大体,有大爱。
原来这一切你都是在对我们撒谎,瞒着我们在我们罗家做了那么多坏事。
罗夫人这么一说,明显表示她对这些都不知情,把自家摘的干干净净的。
陈夫人不可置信一直摇头,不会的,不会的,我闺女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都是他们在撒谎。
陈大人听后倒退了两步,差点摔倒,有个衙役好心,忙上去扶了他一把。
温霆筠跟闺女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温霆筠心跳的厉害,要是闺女这一回没有逃出来,温霆筠都不敢往后再想。
师爷还在读着罪状,突然就有一条温言听到了耳朵里,沈麒听了也是一怔。
温大人指着她,原来是你这个毒妇,小小年纪,就害得我儿流落在外,吃了多年的苦。
我夫人为此哭瞎了眼,因此怀了三个月的胎都滑了。
而你们陈家,做官的做官,嫁人的嫁人,这些年害我家好苦。
陈玉珠听了这些,她跌坐在地,仍然在狡辩,我没有,不是我做的。
温老将军从外边进来衙门大堂,他的身后跟着个妇人。
李氏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堂上的大人,温老将军说道:你去认一认,当年是谁把我孙儿交给你的。
李氏前些日子被温老将军派人请到了乡下的庄子上,温老将军想起当初上山祈福的还有这陈家小姐,方才派人去把李氏接了来。
李氏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跪在地上的婆子。
忙跪下说道:大人,就是这个婆子,当初她说急着有事要办,那位小公子让我帮忙照看着,她去去就来,可我从白日等的了天黑都没见她回来。
贺大人问道:你怎么确定是她。
李氏说道:我记得,她额头上有颗红痣。
陈玉珠的奶娘一听身子抖了抖,忙磕头,当初小姐说将军府家的二公子离着晋王世子爷太近,她以后不想看到他。
还让奴婢找个地方把他掐死埋了,奴婢见二公子可怜,所以找了个人把二公子交给她,我就离开了,大人我没想要害他。
沈麒没想到,那时候温言丢了是陈玉珠做的,而且只是离自己近了一点而已。
心中暗道:真是疯了。
听审的人震怒,那么小就坏事做尽了,纷纷喊着要她斩首示众 。
陈大人听了这一条条罪状,一时急火攻心,哇的吐出了一口血,也没人去管他。
陈夫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她被拦在大堂外边,这会也不知道是谁掐了她几把。
身体疼,心也疼,还有亲家了瞧不起她的眼神,瞬间心灰意冷,跌坐在地。
罗大人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纸笔,当庭就写下了休书。
这里作证的人这么多,他随便写了几个名字做为证人就行,他又要了贺大人的大印盖了下去。
满脸嫌弃的把那休书扔给了陈玉珠,陈玉珠捡起来一看,眼睛都红了。
这会她才开始怕起来,喊道:你不能替夫君休了我,我不同意。
罗大人才不管她同不同意,这样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他们可不愿意她死了还占着一个正式的位置。
要是不赶快休了她,以后罗家的孙儿出生还要喊这么一个人为娘。
贺大人的金檀木一拍,当即宣布,先关进大牢,等明日上报定夺在处斩。
陈夫人哭嚎着,看着陈玉珠被押走。
犯人都被押走,当然就没热闹可看了,看热闹的人纷纷离开。
温言扶着自己祖父出了顺天府衙,上马车回将军府去了。
秦老夫人也跟着去了将军府,刚散衙回府的秦大人和秦老大人也带着家人去了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