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在率军向淮南进发的同时,为了避免两面受敌,因此奏请朝廷请求兖、豫二州分别出兵淮水、泗水河畔,以备前燕军突然南下,致使桓温腹背受敌。
主持朝政的司马昱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妥,于是便让兖州刺史荀羡、豫州刺史谢尚分别出兵一万布兵于淮水、泗水河畔,以防备前燕军。
桓温行军至淮南郡之后,淮南太守袁宏出城三十里迎接桓温,上一次见面之时,还是袁宏担任寿春太守之时,那时的桓温刚刚从北地逃回来,一身的疲惫,狼狈不堪,可即便如此,袁宏依然对桓温尊敬有加,这让桓温十分的感动,因此引袁宏为知已;
此时桓温前来,特地带来了美酒佳肴,就是想要报答当年袁宏的接待之情,袁宏也没有推辞,二人乘船泛舟于淮水之上,两岸景色如画,微风拂面,令人沉醉,二人把酒言欢,回忆过往,畅谈未来,好不热闹。
二人把酒言欢之时,桓温登高远望,望着淮水北岸的中原故土,不由的感慨道:“国土失陷,中原百年来成为一片废墟,王衍等人推脱不了他们的罪责!”
桓温口中的王衍,是西晋重臣,出身琅琊王氏,历任黄门侍郎、中领军、尚书令、尚书仆射等职。晋惠帝时,升任司空。后又任司徒。
王衍位高权重,却不认真考虑国家的治理,只想方设法保全自己。当时正值八王之乱,天下局势繁乱复杂,为使自己及家族长久生存下去,他精心营造了一个退路。
青州和荆州都是当时的军事要地,物产也很丰饶。因此,他让弟弟王澄、族弟王敦分任荆州、青州刺史,并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长江、汉水的坚固,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要。你们两个镇守外地,而我留在京师,就可以称得上三窟了。”这就是狡兔三窟的来历。
因为王衍实在太过自私,所以当时有见识的人都很鄙夷他。
永嘉五年的时候,东海王司马越去世,王衍奉其灵柩返回东海,途中为羯人石勒所俘获。王衍在与石勒交谈时,仍推脱责任,并劝其称帝,石勒大怒,觉得这样的人留在世上完全就是在浪费粮食,所以就决定处死他,因王衍位列三公,便选择一个不流血的死法,将他与其他西晋旧臣一同活埋。
王衍临死时,看着别人说道:“唉!我们即使不如古人,平时如果不崇尚浮华虚诞,勉力来匡扶天下,也不至于到今天的地步。
桓温在这里提到王衍,其实并不是在追究他身居高位不思报国的失职行为,而是拿王衍暗讽当时东晋社会士人阶层流行的玄学风气,王衍是西晋时期着名的玄学清谈领袖,常常与一众大臣聚在一起夸夸其谈,却无力阻挡五胡入华,不仅丢了疆土,还把自己和百姓的命搭进去。
然后桓温不知道的是,袁宏也是一位清淡家,爱好谈玄,所以在听到桓温将失国的责任归究于王衍等清谈家的头上的时候,很是不高兴,于是便为王衍开脱道:“天命运数自有兴废,不一定是那些人的过错。”
袁宏的话让桓温很不高兴,东晋朝廷上下就是因为这些清谈家整日夸夸其谈,而不思为国谋政,才日渐沉沦,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腐化糜烂的风气;
于是便有意想吓唬吓唬他,所以便脸色一变,对袁宏正色的说道:“我听说东汉末年的时候,荆州刺史刘表曾经养过一只千斤重大牛,这只牛平日里所需的食物是普通牛的十倍,但干起负重运输的活来,连一头最弱小的牲口都比不上。后来曹操占据荆州后,觉得这头牛实在无用,于是就把这头牛给杀了,分给军队将士们食用,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桓温这话说的实在太狠,他将那些整天个无所事事、吃饱喝足后处到夸夸其谈的徒有其表士人阶层比喻为刘表之牛,甚至扬言要杀了他们用来劳军,这就有点过份了。
但是鉴于桓温的实力,袁宏也确实相信他能够做到,因此便不再做声,刚才还欢快的酒席也因此不欢而散。
桓温在淮南郡正式任命袁宏为军需官,负责北伐大军的粮草军需等事宜,袁宏也不推辞,表示将竭力为北伐大军服务,桓温对袁宏的表态非常满意,于是便在淮河南岸集结部队,然后分批乘船渡江,正式开始北伐。
桓温率军渡淮北伐的消息传来之后,姚襄慑于桓温的威名,立即开始收缩兵力,他妄图将一些郡县自动放弃之后,桓温肯定会分出兵力来守卫这些郡县,这样桓温的实力就会减弱,因此姚襄将兵力集中于洛阳一带,以逸待劳,打算在这里歼灭桓温的大军。
因为姚襄的弃守,沿途的陈郡、梁郡、颖川郡等郡县桓温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了下来,但是桓温并没有被这些表面的胜利而蒙蔽了双眼,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就是姚襄,因此根本就没有在这些郡县留下一兵一卒就匆匆的离开了,终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桓温率领五万大军就打到了伊水河畔。
因为洛阳守将周成的坚守,姚襄攻打了两个多月始终没有打下洛阳来,而桓温进军的速度又实在超乎姚襄的想像,因此姚襄有些措手不及,为了专心对付桓温,姚襄便解除了对洛阳的围困,专心对付桓温。
为了对付桓温,姚襄决定故伎重演,向桓温诈降,就像当年对付殷浩一样对付桓温,因此他将自己的精锐部队隐藏在了伊水北岸茂密的森林里,然后又派出使者对桓温说道:“久闻桓将军的威名,今日竟然亲自率领王师前来,面对桓将军姚襄我愿意投降,请命令你的军队稍稍退却,我将拜伏在路边向您投降。”
桓温不是殷浩,自然清楚姚襄葫芦里埋的什么药,他见姚襄还是拿出这种对付殷浩的手段来对付自己,不由的冷冷一笑,对使者说道:“本将军受天子之命,是前来收复中原,祭奠先帝的,回去告诉你家将军,他要降便直接降,想打就直接来打,派使者来耍这种小儿科的手段算什么英雄?”
一席话,说的使者面红耳赤,连忙退了出去。
使者回去后,向姚襄回禀了桓温的话,姚襄见桓温如此说自己,也有些面红耳赤,既然计谋被识破了,也就只能认真备战了,尽管他面对桓温有些胆怯,但是为了不辜负父亲的事业,同时也为了羌族的大计,也只好硬着头皮沿河摆下阵形,准备迎战桓温了。